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夢幻大光圈,Nikon Nikkor Z 50mm f/1.2 S 詳測

文、攝:Alex
模特兒:Feing

為了使用光圈更大的鏡頭,Nikon 放棄使用了超過 60 年的 F 接環(1959 年 6 月推出),另推全新設計的 Z 接環,作為 Z 系列無反相機的機鏡連接介面。事實上,廠方亦「講得出做得到」,在 2019 年隨即推出 NIKKOR Z 58mm f/0.95 S Noct,如今再接再厲,推出支援自動對焦的 Nikkor Z 50mm f/1.2 S


▲Nikkor Z 50mm f/1.2 S 是 Nikon 歷史上首支 f/1.2 自動對焦鏡頭。

翻查資料,Nikon 在 1978 年曾經推出 Ai 版本的 50mm f/1.2,設有 7 片光圈葉,3 年後再推出 Ai-S 版本,有 9 片光圈葉,但兩者均為手動對焦。其後單反相機邁入自動對焦年代,但 Nikon 卻再無推出 f/1.2 或更大光圈的鏡頭。今次 Nikkor Z 50mm f/1.2 S(售價 HK$17,800)的推出,對廠方而言是個里程碑,甚具意義,亦讓用家在「實惠」的 Nikkor Z 50mm f/1.8 S(售價 HK$5,080)與「夢之鏡皇」NIKKOR Z 58mm f/0.95 S Noct(售價 HK$66,000)之間,找到一個中間落墨的位置。


▲Nikkor Z 50mm f/1.2 S 重 1,090g,使用起來不算輕鬆。


▲ISO 320、f/2.8、1/640s
以接近最短對焦距離拍攝,僅使用 f/2.8 光圈,清晰景深範圍大約只能覆蓋伍毫硬幣。

體形巨大、重 1,090g
單從照片即可見,Nikkor Z 50mm f/1.2 S 鏡身稍為巨型,甚至比過去單反機上的 50mm f/1.2 鏡頭還要大一截,而且鏡身明顯偏長,感覺更像中距離(如:135mm)鏡頭。根據規格,鏡頭淨長 150mm,重 1,090g,若再加上同樣巨型的遮光罩,總長度會增至約 210cm。此鏡雖未至於像 NIKKOR Z 58mm f/0.95 S Noct 般要內置腳架支架,但只要手持拍攝一段時間,必然會感到手臂疲倦。


▲加上遮光罩後,感覺更像中距離(如:135mm)鏡頭。


▲ISO 400、f/3.2、1/100s
以最短對焦距離拍攝,雖然光圈「偏大」,但銳利度非常高,僅如芝麻大小的花蕊及周邊的粉末非常清晰。

鏡身表面上設有 3 個旋轉環,但最頂端的坑紋只是裝飾,既不能轉動亦無實際用途,頂多是讓手指有多一個支撐位。中間頗粗大的是對焦環,用家可在完成對焦鎖定(半按快門)後再轉動對焦環,以手動方式微調對焦點。最近機身的窄身旋轉環則用作調校光圈。無論光圈環還是對焦環,轉動時感覺非常順滑,甚至可以說阻力偏小。此設計的優點是,拍片時可以得到順滑的光圈轉變及焦點轉移的效果,用家亦毋須擔心使用時會發出無謂的聲響,影響影片的收音。不過,此設計的光圈環很容易出現「轉過龍」的情況,另外由於近機身,拍攝時很容易誤觸,意外改變光圈值。


▲最近機身的是光圈環,中間最闊大的是對焦環,近鏡頭前組的坑紋只供手指作支撐,無實際用途。


▲鏡身上只有 3 枚控制鍵:A/M 撥鍵切換手動與自動對焦,DISP 鈕顯示鏡頭操作資訊, L-Fn 鈕則可讓用家自定用途。


▲ISO 64、f/1.2、1/2,500s
典型的「左眼清,右眼矇」構圖。若以最短對焦距離拍攝(橫度構圖會只拍到頭部加一點膊頭),景深會更淺。

小型 LCD 屏幕顯示資訊
NIKKOR Z 58mm f/0.95 S Noct 相同,Nikkor Z 50mm f/1.2 S 鏡身同樣採用極簡約設計,線條簡單清晰,甚至完全沒有標示與刻度,僅使用一片小小的 LCD 屏幕來顯示當前光圈、對焦距離及景深等資訊。在正常使用情況下,LCD 屏幕為關閉狀態,用家需要按下旁邊的 DISP 圓鈕,屏幕才會顯示資訊。DISP 圓鈕下面是 L-Fn 按鈕,用家可自定其功能,讓鏡頭用起來更感就手。


▲正常情況下LED 屏幕會處於關閉狀態。按一下 DISP 鈕會顯示對焦距離。


▲再多按一下 DISP 鈕會顯示當前光圈。留意光圈以 ⅓ 級遞進,因此頭段間隔非常細微,很容易因誤觸而改變光圈值。


▲遮光罩直徑比鏡頭還要大。按下近邊緣位置的按鈕,可輕易從鏡頭上鬆開遮光罩。


▲鏡頭及遮光罩均在泰國製造。


▲ISO 320、f/2.8、1/640s
只要增加一點拍攝距離及收細一點光圈,景深可以增長,成像也會更清晰,頗適合用來拍攝風景。


▲Nikkor Z 50mm f/1.2 S 光學結構圖


▲Nikkor Z 50mm f/1.2 S MTF 圖

下一頁為解像力及散景測試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10 小時前
陪伴不少動漫迷成長特攝經典 ──《超級戰隊》系列終於迎來了它的最終篇章。由1975年首播的《秘密戰隊五連者》(秘密戦隊ゴレンジャー)揭開序幕,...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OPPO Find 系列一向在影像實力上表現出色,從多年前與 Hasselblad (哈蘇) 合作開始,已經成功在 Android 陣營中建立起精緻影像旗艦的形象。來到今...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本科研界近日在再生醫學領域迎來重大突破,一項即將改寫人類牙齒生長定律的研究正引發全球關注。長期以來,醫學界普遍認定人類在恆齒生長完成後便永...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由英國皇家氣象學會(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主辦、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冠名贊助的 2025 年 Standard Chartered Weather Photo... (繼續閱讀)
1 日前
有云「Porsche 就係速度與精密機器的化身」,但想不到今次他們連拍攝都玩出新花樣。原來早在 2017 年,德國 Leipzig 工廠內一支由 9 位學徒組成的小... (繼續閱讀)
1 日前
沉靜一時的 Audi 在臨近年尾有大動作!他們於香港一口氣推出六款全新及改良車型,目標直指電動車與高性能燃油 SUV 的雙軌市場。焦點毫無疑問地落在... (繼續閱讀)
1 日前
耳機並不只是用家聽歌,不少用家專注於遊戲及影片方面,Final 近日就為香港用家,帶來於日本出貨達到 16 萬對,相當受歡迎的有線遊戲耳機 VR3000 F... (繼續閱讀)
1 日前
Leica 一向不止造相機,亦擅長推出一系列「有 Leica logo,但未必有快門掣」的精品。近日品牌再度出招,正式發表 9 款黑色皮革小配件系列,定價介... (繼續閱讀)
1 日前
第 16 屆 Epson International Pano Awards 2025(國際全景攝影大賽)正式公佈得獎名單,來自意大利的攝影師 Alex Wides(本名 Alessandro Cantarel... (繼續閱讀)
1 日前
日本 Bandai 負責扭蛋業務的 Gashapon 近期與 Nikon 走得好埋,由去年至今已經推出過兩期「Nikon 迷你相機模型收藏」扭蛋,最新一期才在上月發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