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銳不可擋?Olympus M.ZD 40-150mm PRO 測試

文、攝:Aiden
模特兒:Daisy Cheung

隨早前 Olympus 一併公佈的銀版 OM-D E-M1 外,廠方另一樣針對高階市場的,還有讓人引頸以待的 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2.8 PRO 恆定大光圈的遠攝變焦鏡頭,連同一年前推出的 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令廠方的高階 PRO 版專業鏡頭更為完備,亦使舊有的用家升級有門。

避重就輕,轉攻遠攝

過往 Micro 4/3 用家要選用高階大光圈變焦長砲,幾乎就只有 Panasonic Lumix G X Vario 35-100mm f/2.8 Asph. Power O.I.S. 一支。Panasonic 鏡已推出逾兩年,若 Olympus 要強攻「70-200mm」市場,大抵只有「質素更高、價錢更抵玩」這條路可以走,否則是很難令已有 Panasonic 35-100mm f/2.8 鏡頭的用家轉會。要將潛在高階遠攝變焦鏡頭的「新客」和「舊客」全盤接收,唯今之計只有打造定位和檔次不同的產品,不然就好像當下 Micro 4/3 的短焦距 Snapshot 鏡般,隨便就可以數出十支類近產品,而部分更屬「自己友打自己友」的情況。

Olympus M.ZD 40-150mm PRO 落筆之妙,是在於擁有相當於 300mm f/2.8 的規格。記得年前 Panasonic 已經「借 Leica 之名」,宣佈開發 150mm f/2.8 定焦鏡頭嗎?此 Leica 鏡開發時已傳將來街價或許觸及 US$3,000 新高,足足是現時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2.8 PRO 的兩倍!在 Olympus M.ZD 40-150mm PRO 於去年宣佈開發後,已有人發現原來 Panasonic Leica 150mm f/2.8 亦被廠方在 Roadmap 內剔除。

體積上,M.ZD 40-150mm PRO 跟旗艦機 OM-D E-M1 較為匹配,如使用較輕身的 OM-D E-M5,筆者較為建議加上 HLD-6 電池手柄來平衡機身。
體積上,M.ZD 40-150mm PRO 跟旗艦機 OM-D E-M1 較為匹配,如使用較輕身的 OM-D E-M5,筆者較為建議加上 HLD-6 電池手柄來平衡機身。
M.ZD 40-150mm PRO 的遮光罩之裝拆方式十方獨特,透過其細小的機關,可以不用完全將遮光罩拆出來就可以將遮光罩收納好。
M.ZD 40-150mm PRO 的遮光罩之裝拆方式十方獨特,透過其細小的機關,可以不用完全將遮光罩拆出來就可以將遮光罩收納好。

造工扎實

Olympus M.ZD 40-150mm PRO 用上金屬鏡身,接環及對焦環等的縫隙位置亦加入 O-Ring 作防塵防水滴結構,整體造工頗為扎實,如配合 OM-D E-M5OM-D E-M1Panasonic GH4 等高階機身,讓用家可以在惡劣的環境下使用。操作方面,鏡筒設有 L-Fn 鏡頭功能按鈕,用家可自定為 ISO、畫質選擇等快捷鍵(有關功能只適用於 Olympus 相機),甚至乾脆用來停止 AF 功能。不過,鏡頭本身就已經設有手動對焦離合器,只需將對焦環向下一拉就已經可以切換至 MF 模式,故 L-Fn 鍵實際上可作為「AF 停止」外的其他用途。

對焦飛快

無反相機一直被人覺得對焦慢,並不適合作運動等拍攝用途,尤其接駁遠攝鏡頭更甚。畢竟,遠攝鏡頭內的對焦鏡片走程長,對焦反應往往不及短焦鏡般一步到位。而是次 Olympus 就在 M.ZD 40-150mm PRO 用上 Dual VCM 雙音圈馬達的對焦系統,利用兩組 Linear Motor 線性馬達和浮動對焦方式來驅動對焦鏡組,藉以減省對焦時間。筆者使用時,配上剛未更新 Firmware 版本至 2.1 的 OM-D E-M1 作測試,覺得新鏡在 2.0 版本 Firmware 的 OM-D E-M1 已有相當流暢的追焦效果,就算配合 MC-14 1.4X 增距器以最長焦距拍攝,仍可在馬場緊貼奔馳中的馬匹。當然,如 Olympus 在鏡身設計上能夠加入對焦距離選擇鍵,相信更能按用家的需要而加快合焦時間。

遮光罩在收納時跟鏡身完美整合,拍攝時,只需輕輕扭動遮光罩上的轉環,就可以拉出遮光罩。
遮光罩在收納時跟鏡身完美整合,拍攝時,只需輕輕扭動遮光罩上的轉環,就可以拉出遮光罩。
鏡尾部分額外增加了兩個電子接點,用來跟同期發表的 MC-14 增距鏡使用。
鏡尾部分額外增加了兩個電子接點,用來跟同期發表的 MC-14 增距鏡使用。

銳利度喜出望外

作為專業級鏡頭,Olympus M.ZD 40-150mm PRO 使用的特殊光學鏡片數目亦非常多,在其 10 組 16 片的光學組合內,就包括3片ED低色散鏡片、2片非球面鏡片、1片SED超級低色散鏡片、1片EDA特殊低色散非球面鏡片及1片HD高折射率高色散鏡片。在這 8 片特殊鏡片的加持下,新鏡只在邊位高反差處有少許紫邊出現,而且以全開光圈拍攝亦有不俗的銳利度,如要提升鏡頭解像力,小收一級至 f/4 會更好。

此外,Olympus 亦為新鏡及明年推出的 M.Zuiko Digital ED 300mm f/4 PRO 度新訂造一支 1.4X 增距鏡,M.Zuiko Digital MC-TC14,它可以將 M.ZD 40-150mm PRO 的焦距擴大至 112-420mm,而最大光圈會下降一級至 f/4。在第二頁的測試報告內,本網亦加入對 MC-14 於新鏡上的解像力測試比較。

最近對焦距離為 0.7 米,相應的最高放大率可達 0.42X(相當於 35mm 相機標準),能夠發揮遠攝微距的威力。 鏡身設有「L-Fn」功能鍵,可以用來調校 ISO、停止自動對焦、曝光鎖定或啟動一觸式白平衡功能。
最近對焦距離為 0.7 米,相應的最高放大率可達 0.42X(相當於 35mm 相機標準),能夠發揮遠攝微距的威力。 鏡身設有「L-Fn」功能鍵,可以用來調校 ISO、停止自動對焦、曝光鎖定或啟動一觸式白平衡功能。
鏡頭的 MTF 圖表顯示此鏡在全開光圈下已有一定的水準。
鏡頭採用 10 組 16 片設計,特殊光學鏡片的數目就有近 8 片之多。當中包含 2 片非球面鏡片、3 片 ED 低色散鏡片、1 片 SED 超級低色散鏡片、1 片 EDA特殊低色散非球面鏡片及 1 片 HD 高折射率高色散鏡片。

鏡頭變形測試

焦距:40mm
焦距:40mm
焦距:150mm
焦距:150mm

下一頁:解像力測試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3 小時前
第二天的旅程,清晨走到昆明的石林。 (繼續閱讀)
5 小時前
今月的優勝作品捕捉了日本的冬日美景,白雪覆蓋綠苔與湧泉,呈現出一種清幽的氛圍,慢曝光下湧泉流動的痕跡,為這清幽的冬日景色增添了一絲生動。請...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Canon 在大約一年前發表 PowerShot V10 口袋 Vlog 機,雖然未至於做到人手一機,但是能夠令沉寂多時的 PowerShot 系列機仔再次活起來。眼見拍 Vlog ... (繼續閱讀)
23 小時前
Costco 貨倉式超市自從於深圳開業後,都要香港人常到購物的地方,剛剛 Wechat Pay HK 推出港人獨家獎賞,送 ¥100 Costco 門市優惠券 (繼續閱讀)
1 日前
在拉斯維加斯會展中心舉行美國廣播電視展(NAB Show)在本星期初已經圓滿結束,早前有傳聞指 Canon 會在 NAB Show 出招,發表 EOS R5 Mark II、RF ... (繼續閱讀)
1 日前
無論面對甚麼主題,攝影師拍攝時若疏忽了細節,隨時會釀成災難,而最新的一個受害者正是美國海軍。 (繼續閱讀)
1 日前
日本櫻花季臨近尾聲,但春天花季還未結束,在不同地方還有很多花卉緊接上場,包括:紫藤花、粉蝶花、芝櫻、木香薔薇、杜鵑和鬱金香等等。當中的鬱金... (繼續閱讀)
1 日前
雖然全片幅無反已經面世超過 10 米,各個品牌亦不斷推出新款鏡頭來取締昔日的單反產品,但是偏偏在移軸鏡頭上就從未有原廠品牌染指,而最為「近磅」... (繼續閱讀)
1 日前
由 DCFever 主辦的本地 Gadget 界年度盛事「DCFever The Best Gadget Awards 2023」,各大獎名單已經正式公佈。多年來在網絡產品市場大放異彩的 TP... (繼續閱讀)
1 日前
HUAWEI 今日正式發售 Pura 70 系列手機,當中最頂級的 Pura 70 Ultra 已經迅速抵港,首批水貨定價由 HK$12,500 起,對比 9,999 人民幣,折合為 HK$...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