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老字號:添記眼鏡 》

 添記眼鏡。

店主:嚴鏡添先生。

地址:上環弓絃巷排檔。

開業年份:1940。


1941年,日軍佔領香港,港人經歷過三年零八個月的艱難日子後,添叔開始在上環擺檔,售賣打火 機、毛筆、眼鏡等中上環的洋行上班族必需品。領有視光師牌照的他,1962年索性在上環嚤囉上街 近弓弦巷經營「添記眼鏡」,專賣眼鏡。經歷戰亂,添叔只找回驗眼器、打磨鏡片的機械等謀生工具, 也留下不少古老款式的眼鏡架。

今次香港小店系列有幸能邀請「添記眼鏡」的創辦人嚴鏡添先生跟我們分享他的人生經歷、故事、眼鏡驗配知識、及人手製作眼鏡的藝術。
他就是今天的故事主人翁,年逾 80 歲的「添記眼鏡」店主嚴鏡添先生。


小店位於上環嚤囉街旁的後巷,人流比較少,入口比較隱蔽。為了吸引客人,嚴先生在後巷入口旁掛上自己寫的招牌。


人稱添叔的嚴鏡添先生在 40 年代於上環的弓絃巷開始「添記眼鏡」,經營逾 60 載。


小店的「生招牌」亦是添叔親手寫的。


第一次探訪添叔時正於農曆新年前夕,添叔亦會為街坊寫「揮春」及祝福字帖。


小店的「自助式櫥窗」。



1941年,日軍佔領香港,港人經歷過三年零八個月的艱難日子後,添叔開始在上環擺檔,售賣打火機、毛筆、眼鏡等中上環的洋行上班族必需品。領有視光師牌照的他,1962年索性在上環嚤囉上街近弓弦巷經營「添記眼鏡」,專賣眼鏡。經歷戰亂,添叔只找回驗眼器、打磨鏡片的機械等謀生工具,也留下不少古老款式的眼鏡架。

驗眼器。


在驗眼後選擇合適度數及厚度的鏡片。


根據客人選擇的眼鏡鏡框,選擇預設的鏡片模型剪裁鏡片。




鏡片剪裁好後就用手工銼打磨。


驗眼、選鏡片、剪裁鏡片、及打磨鏡片都是添叔一手一腳親力親為,整個過程大概需要兩小時。添叔說:「人老了,手腳慢了,眼睛看不清。。。。。我年青時,打造一副眼鏡只需一小時。」歲月不留人。。。。。

添叔在打造鏡片時十分小心,重複確定鏡片呎吋跟眼鏡鏡框合適。添叔重複地說:「打磨時,呎寸上預留多一點比較好,小心打磨,預多好過預少,手快快打磨過度,鏡片就會作廢浪費了,令客人久等總不好意思。」


慢工出細貨。添叔說:「攪掂啦!你看一看,FIT 到漏油!」


用熱風機把眼鏡鏡框慢慢軟化令鏡框膨脹一點點,再把呎吋「剛剛好」的鏡片安裝好。等待眼鏡鏡框冷卻後,鏡框自然收縮,鏡片就不會掉出鏡框了。


完成!

小店的不同角落。




後記。


「添記」在偏僻的弓弦巷內,一不留神就會走過頭。添叔透露其生意,除了農曆新年前寫揮春有數千元收入外,平時只賺數百元,「日不發市」更是經常發生。當有心人在「鏡海」中覓到所愛,你就要有心理準備添叔會「漫天喊價」,你以為只值20、30元的鏡架,他偏偏叫價450元。從事眼鏡設計的一對「80後情侶」,得悉添叔可能是全港唯一一位懂「人手打造」眼鏡鏡片的師傅,特意來欣賞這種絕門手藝,可惜添叔在農曆新年只寫揮春不造鏡片,唯有過完年後再來光顧。

由於「添記」位置極不起眼,添叔有時會把眼鏡、舊照片、揮春及畫等,放在樓梯轉角位石壆上吸引人流,但也惹上官非,被食環署人員檢控阻街,辛苦賺回來的血汗錢分分鐘付之流水。去年4月22日,添叔將25副眼鏡及23幅畫放在石壆上擺賣,被食環署罰款4000元,同時,他未有為小販牌照續牌再罰450元。添叔還是不服氣,他說:「雖然見過鬼怕黑,但我為了生計,還是會繼續將眼鏡、揮春擺出去。」

現在,香港政府常鼓勵本地企業打造香港品牌,其實所謂的香港品牌並不需要政府大力的「催谷」和宣傳,說要將香港打造成怎樣怎樣的國際城市,什麼什麼中心。其實,香港每一個地方都有本土品牌,或者有人認為這些品牌是不入流,欠缺市場潛力,它們是市場競爭下的淘汰者。
但假若一個城市連自身的本土民間產業也欠缺,只有一些大商家和大企業壟斷整個本土市場,他們將自己產品的外形非要弄得美輪美奐和精致無暇,刻意為產品營造舊本土味道,這一切都是故弄玄虛,只賣形象,不賣內涵,這樣的產品能幫助讓外來遊客認識真正的香港嗎?恐怕連本地的香港人也會漸漸遺忘這些香港民間本土品牌。

也許,添記眼鏡是旁人的眼裡只是名不經傳低廉的本土品牌,更會質疑它的品質和耐用度,但是這些產品是以一顆真誠專注的心去製造的產品能在名店購買到呢?誰敢保證添記眼鏡是比名牌產品的質量低,也許這只是名牌效應的假象,商家肯花錢賣廣告,其產品自然能夠吸引人去購買,而沒資金能力的品牌,也隨之而被市場淘汰,實在非常可惜。

我承認人是貪新忘舊的,人追求的東西當然是希望得到最好的,但人在追求美好同時,也不能夠遺忘自己的城市曾經擁有的記憶與歷史,否則只會令自己的城市弄得無味,淡如白開水,香港亦從此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