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互動
文:Alex
經常在自家後院拍攝天文照片的 Andrew McCarthy 今次長途跋涉,誇越半個地球來到度假天堂馬爾代夫(簡稱馬代)圓夢:拍攝一張包含整個銀河系的照片。
▲McCarthy 專程飛往馬爾代夫拍攝銀河。(photo by Andrew McCarthy)
McCarthy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近郊地區居住,或多或少仍受到光污染的影響,天空不夠黑,導致拍到的銀河細節不夠多。另外,亞利桑那州相對較高的緯度也令銀河的南端被地球遮擋。來到靠近赤道的馬爾代夫拍攝,可以一舉解決這兩個問題。
▲馬爾代夫光害較少,也更接近赤道,可以拍到更完整的銀河。(photo by Andrew McCarthy)
今次拍攝目標是追求最多的細節,但因路途遙遠,他不能帶上平日常用的大型裝備,只能挑選較輕便的器材,包括:專門設計給天文拍攝用途的相機、鏡頭和追蹤器。經過幾次轉機再加一程快艇,McCarthy 才來到他的目的地。在馬爾代夫的一個小島上,他待了兩星期。縱使期間也遇上壞天氣及被雲層遮擋的晚上,但最終還是拍到他夢寐以求的效果。
▲McCarthy 今次只能帶上較輕便的裝備。(photo by Andrew McCarthy)
在這兩周內,他共拍下數千張銀河系的局部照片。由於他使用的鏡頭只能覆蓋銀河系的一小部分,因此必須分成許多「板塊」拍攝,才能生成最終的圖像。他說:「光污染奪走了60% 歐洲人和 80% 美國人的視角,我們無法再從浩瀚的星空中獲得啟法。我希望我的照片像它啟發我們祖先那樣啟發現今的人,讓我們就能找回已經失去的一些東西。」
▲天蠍座頭部的局部放大圖。(photo by Andrew McCarthy)
▲天蠍座尾巴的局部放大圖。(photo by Andrew McCarthy)
McCarthy 將他的作品命名為《Backbone of Night》,並以限量印刷品的方法透過其個人網站銷售。有興趣的影友可到到 Instagram、Facebook 和 X(前稱 Twitter)網站上找到他的更多作品。
▲天鵝座的天津四 (左上角) 是夏季大三角的成員之一;天津九(圖下) 附近有面紗星雲。(photo by Andrew McCarthy)
▲人馬座 (又稱射手座) 上方有眾多星雲與星團,其中包括天鵝星雲 (又稱歐米加星雲) 。(photo by Andrew McCarthy)
來源:PetaPix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