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雅聚

附庸風雅,按照一般解釋,是指一些人雖然不懂藝術,卻又喜歡參加藝術社交活動,略帶貶義。然而,對於不懂藝術之小弟而言,類似行為不失為見賢思齊之舉,說不定是上進的表現。有見及此,加上不知哪來的靈感,小弟不久前搞了個名為《蘭亭雅聚》的攝影主題,拍了一回漢風輕滲的古雅文青。

dcf-travel-img-48493

城中具備中式庭園景觀的熱門地點,離不開「嶺風」與「九寨」。雖然都是中式庭園,兩者格局廻異。九龍寨城公園的設計,高低跌宕,林木森森,亭台古樸,着色深沉,流露幾分蒼涼,滲透着歷史感。而嶺南之風,基本上只是圍繞一泓碧水而展開的簡單佈局,平鋪直敘中略帶婉轉,一派裝飾的仿古,閒適的優雅,相比之下,更切合附庸風雅之義。 

dcf-travel-img-48494

dcf-travel-img-48495

dcf-travel-img-48496

地點不難敲定,時間仍需斟酌。「嶺風」位處荔枝角公園,毗鄰超大型私人屋苑美孚新邨,儼然是當地居民的後花園。早上時份,晨運客絡繹不絕;午後黃昏,則是屬於學童與外傭的一片天地。除了夜深人靜,以及公園關閉之時,中午應算是遊人最為疏落之時。須知世俗人多,人少,自然更顯優雅。 

dcf-travel-img-48497

dcf-travel-img-48499

dcf-travel-img-48510

dcf-travel-img-48498

天公造美,拍攝當日求求其其灑下幾陣微雨,便拒絕了不少遊人,令中午的嶺南之風倍添寧靜,更覺風雅。

既以雅聚為題,拍出來的照片,優雅必不可少,然而優雅從何而來?其實不論任何照片,賦予觀者的感覺,都是透過畫面中多種元素綜合呈現。拍攝造型人像,主要元素除了環境之外,一般還會考慮的是服裝與道具。因此,這次拍攝除了選擇「嶺風」之外,還特意上網淘了漢味濃郁的服式、古典的油紙傘,還有 A 貨線裝書《蘭亭集序》乙本。此外,model 也弄了個相對古典的髪型加持。

dcf-travel-img-48500

炮製感覺的材料應該足夠了吧?開工!

且慢!不好意思,似乎未夠。至少還欠兩個重要元素。首先是光線。相同的場景人物,不同的光照條,展現出不同的感覺。是否重視光線,往往是識唔識影相的分野。光與影,於照片之中,是非常實在的視覺元素。就以這次「雅聚」為例,柔和光線便為照片增添不少詩意。

dcf-travel-img-48501

dcf-travel-img-48502

dcf-travel-img-48503

其次是情感。或者有人認為這個太過虛無,其實相當實在,尤其是當拍攝的是人像。試想想:表情是甚麼?不就是從內心流露到表面的情感。Model 投入感情,自然會溢於外表。流光顧盼,以至身體語言,舉手投足,都是情感的具體表現,相機絕對可以記錄得到。亦因如此,model 的演出是否到位,是個重要因素。尤其是業餘 model,情緒演繹難以有求必應,很多時都是個性主導。這方面,今回算是選對了人。

dcf-travel-img-48504

dcf-travel-img-48505

dcf-travel-img-48506

dcf-travel-img-48507

dcf-travel-img-48508

場景中的實物,model 的情感演繹,再加上攝影師的光線運用,三者適當配合,就能有效地把氛圍感覺營造出來;要優雅有優雅,要文青有文青。然而仍需補充一點:大紋大路的環境氛圍或許可以在整個拍攝過程中維持不變,瞬間的表情感覺,還是要依靠捕捉。而提高捕捉成功率的要訣,就是憑感覺,找共鳴。因此,需要投入角色的不單只是 model,攝影師也應當沉浸氛圍,用心感受,才可以令觸覺變得敏銳,那怕只是輕微的嶺南風吹,也可以感應得到。

就如採用的道具線裝《蘭亭集序》,看似認真,其實有點兒嬉。這次拍攝所表現的優雅,少了一般的嚴肅,卻注入了些微的調皮。無論如何,拍一回蘭亭雅聚,感覺自己也變得優雅起來。請不要告知小弟這只是錯覺!

dcf-travel-img-48509

本文 model : Waiting
ig : waitingsuu

 

相關文章 -
空虛。寂寞。凍
感嘆魚塘邊上
拍在攝影邊上 @ 草根散記


攝光寫影 -
www.pageposer.com.hk
www.facebook.com/pageposer

 

分享感想
攝光寫影 的其它文章
夏荷小記。煩人密語 攝光寫影 .1 日前 少又話少,多又嫌多,好麻煩呀你! 沒錯,人類是最麻煩的生物。初夏兩訪城門谷拍荷,花開零星落索,意興闌珊,於是轉戰粉嶺康樂公園。 到埗,還未看得見荷塘,已見池塘旁邊人影幢幢,此起彼落。心想:這回肯... (繼續閱讀)
騙子是怎樣煉成的?城門谷初荷 攝光寫影 .5 月 29 日 唔使問阿貴,肯定又係因為地球暖化。 每年五月,荷花攝影愛好者整裝待發。然而今年,時屆五月下旬,綜合探子回報,城中大小荷塘仍只是小花三兩,未成氣候。屈指一算,半信半疑,時候應該差不多了吧?於是翻查以往... (繼續閱讀)
Suno, 合作愉快!(有片,有 AI) 攝光寫影 .5 月 13 日 一向都有興趣將多幅硬照組合剪輯成為影片,並且加上合適的配樂。然而這看似不大複雜的事情,卻有幾個實在的難題。 首先是版權問題。大部份現成的歌曲音樂,都有版權保護,不可胡作非為。其次是歌詞內容大都不能與... (繼續閱讀)
文化現像隨筆 攝光寫影 相對專業的人像拍攝,業餘興趣性質的,很多方面都是求求其其,得過且過,草根階級尤其如是。採用甚麼服裝、道具、化妝,主要看「貨倉庫存」而定。就以這次屏山文物徑拍攝為例,原本打算拍旗袍,然而庫存就只有旗袍...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繁花似咁 攝光寫影 去年底國內上映的電視劇《繁花》爆紅,紅的程度,以發紫形容還不足夠。因為那不只是紅,而是在相當程度紅出個文化現象。文學、歷史、政治、文化、流行音樂,一時間,網上媒體繁花競放,嘩啦啦的甚麼都被拉落水,沾...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春城飛花到人間 攝光寫影 「曾經滄海難為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九唔搭八的兩句,其實都與賞花相關,也能與今次小弟到南昌公園拍攝黃花風鈴扯上關係。 曾幾何時,南昌公園的黃花風鈴仿佛獨市生意,短短一段黃花隧道,導致萬人空... (繼續閱讀)
不拘一格攝櫻材 攝光寫影 今年春節姍姍來遲,急景殘年與梅花山櫻的花期重疊,加上過年前的一陣忙碌,便錯過了拍攝的機會。真的是那麼忙嗎?撫心自問,更大的原因還是懶。 去年年初,側聞有關當局計劃在城門河邊栽種更多的觀賞花卉。果不...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當心中的一切隨光 攝光寫影 著名的地標不易拍。困難之處,在於同樣的地點,如何才能拍得與眾不同?因此,拍攝一些具知名度的地點之前,小弟通常都會稍稍思考一下可以如何演繹。這次到粉嶺皇后山印度廟拍攝也不例外,大概思考了半分鐘。 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