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懷舊復刻,Nikon Z fc 詳測

文、攝:Alex


▲Nikon Z fc 及 NIKKOR Z 28mm f/2.8 (SE)

城中焦點 Nikon Z fc 終於有實機(而不是工程樣本)送到媒體手上作測試。採用懷舊復古設計的 Z fc,主要規格跟 2019 年底推出的 Z50 接近一模一樣,但外觀卻徹底改頭換面,換上跟 Nikon 昔日的經典菲林相機近似的設計,例如:感光度、快門速度及曝光補償均用上獨立的轉盤來調校,讓用家重拾當年操作菲林相機的感覺。不過,Z fc 始終是部數碼相機,Nikon 如何平衡新(數碼攝影技術)、舊(菲林機操作方式),相信是粉絲最關心的問題。


▲感光度、快門速度及曝光補償均用上獨立的轉盤來調校,讓用家重拾當年操作菲林相機的感覺。


▲Nikon Z fc 在黑銀配色以外,還有 6 色機身選擇。

事隔 8 年又一力作
在 2013 年,Nikon 曾經推出同樣採用復古設計的 Df 全片幅數碼單反相機,當時也贏得不少好評。其後很多用家希望廠方推出升級版,但最後當然是願望落空。事隔 8 年 Nikon 宣布推出 Z fc,其 APS-C 規格當初也許令一些粉絲感到失望,但當傳出預訂反應理想的消息,又設有 6 色機身選擇之後,大家便明白此機並不是一款追求高性能的產品,亦不再過度聚焦在規格上。


▲感光度轉盤設在機頂左側,跟拍攝模式選擇器採用一體化設計。


▲被快門速度轉盤、快門掣及曝光補償轉盤包圍的小 LED 顯示屏用作顯示當前光圈值。

小小  LED 屏幕復刻菲林格數窗
Df 甚至往日的經典菲林機一樣,Z fc 機身採用銀、黑配色,機頂的控制轉盤與快門掣等都盡量模仿菲林機的設計。在機身前後各設有一個快速轉盤,讓用家快速調教光圈、快門速度或自定功能。機頂最特別之處是在快門掣下方,加上小小的 LED 顯示屏。其設計明顯源於菲林機上的菲林格數顯示窗,如今則用來顯示當前光圈。可是,顯示屏除了尺寸偏小之外,在烈日下因為反光的緣故常難以看得清楚。此外,顯示窗只在開機狀態下才運作。換言之,用家無法在關機狀態下檢查完整的曝光設定(光圈、快門速度和感光度),以便開機後便能立即以適當曝光設定拍攝。

▲機身前、後各有一個快速轉盤,操作尚算便捷。


▲ISO 200、f/2.8、1/200s、50mm、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
收了 2/3 級光圈,遠攝端的高解像力叫人頗有驚喜。

昔日的菲林機大部分都用上全金屬製機身,因此非常堅固亦頗重。Z fc 採用鎂合金機身,雖然拿上手略有一些「膠感」,但淨機身連電池及記憶卡重 445g,即使配搭 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總重量亦不過 580g,十分輕便。貫徹 Nikon 舊日部分菲林機完全沒有手柄的設計,Z fc 的手握位亦完全「平坦」,雖然有加上「荔枝紋」飾皮,但手汗較大的用家久用之後也許會感到不舒適。另一方面,新機只設一條 SD 卡插槽,內置彈出式閃光燈亦從缺。


▲圓形的觀景器保護軟膠也是昔日菲林機的特色之一。


▲ISO 200、f/6.3、1/1,250s、16mm、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
拍攝正光場景,成像會經常出現高對比的特性。


▲ISO 400、f/3.5、1/2,000s、16mm、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
套裝變焦鏡的最短對焦距離為 0.2 mm,近攝花朵解像力高,表現出色。

多角度屏幕方便自拍
機背方面,Z fc 是 Z 無反相機家族裡面第一部擁有多角度屏幕的機款,外翻式屏幕用於自拍甚為方便。相機缺少高階機款的對焦搖桿,然而使用四向鍵調教對焦點位置仍然就手方便。機背的控制鍵跟 Z50 基本一樣,但部分按鍵則經過重新編排。例如 Z50 設於上下翻掀屏幕上的「放大」、「縮小」及「顯示」鍵,在 Z fc 上便移回機身上,而在底部的「刪除」及「播放」鍵則搬到機背左上角位置。事實上,Z50 的屏幕有 3.2 吋,而 Z fc 則只有 3 吋;兩者的顯示像素均為 104 萬點,理論上 Z fc 的屏幕畫質會較細膩。


▲Z fc 是 Z 無反相機家族裡面第一部擁有多角度屏幕的機款。


▲「刪除」及「播放」鍵則搬到機背左上角位置。


▲使用四向鍵調教對焦點位置仍然就手方便。


▲相機及兩支套裝鏡頭均在泰國製造。

▲支援人面及動物對焦。 ▲高速連拍達每秒 5 張;若使用高速連拍(延展),速度可達每秒 11 張。
▲無線遙控器 ML-L7 需經過連接才能使用。 ▲雖雖機身無內置防震功能,但仍提供電子減震。
▲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 控制環預設是作為對焦環。 ▲拍片鈕也可改為其他功能。

下一頁有更多畫質及影片評測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2 小時前
眾所週知,小米跟 Leica 合作開發手機拍攝的技術與演算法,今年推出的小米 14 Ultra,人像模式拍攝效果,更達至小米手機的頂峰。不過近日 Leica 在...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Ricoh 開發 Pentax 品牌的全新菲林相機正進行得如火如荼,Pentax 在上月中在社交平台上釋出半格菲林相機預告片,片中夾雜傳統菲林相機操作聲響和「1...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繼上集了解過黃金分割、引導線、景深等不同構圖技巧,今天來到進階構圖教學!謝飛除了從相片景物的層次和光影入手,更會提及如何利用色彩建構畫面。 (繼續閱讀)
1 日前
一連三日的端午節假期開始,大家安排了甚麼拍攝活動?還未有決定的朋友會不會考慮去大澳走一趟,拍攝漁村特色的「龍舟遊涌」?想輕鬆簡單的,端午節... (繼續閱讀)
1 日前
HONOR Magic V2 貴為最薄 (4.7mm) 及接近最輕 (231g) 的大摺疊屏幕手機,本身定價為 HK$10,999 已比對手如 Galaxy Z Fold5 抵玩。不過臨近父親節... (繼續閱讀)
1 日前
“要拍得好風景,先要懂得欣賞風景”好風景不一定是什麼世界名勝。美景是在適當季節,適當的天氣,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方出現的當下場景而已!所以... (繼續閱讀)
1 日前
說起防水、防塵、耐寒、防撞和耐壓於一身的輕便相機,近年大家或許只會第一時間想到 OM Digital Solutions(OMDS)的 OM System Tough TG-7,不過... (繼續閱讀)
1 日前
Canon 公布最新的中階外置閃光燈 Speedlite EL-10,此燈輸出火力為 GN40,採用了 Canon 最新的為多功能靴,並內置 Canon 自家的 2.4GHz 無線遙控閃... (繼續閱讀)
1 日前
社交媒體近日有張「奇怪」的相片被廣傳。這張相片看似是由 2 張(有人可能覺得是更多張)相片拼湊而成,但事實是,它是一張過拍攝的實景相片。 (繼續閱讀)
2 日前
最近推出的 Apple Pencil Pro,三個新功能真的實用?口講無憑,今天我們請來上代 12.9" M2 iPad Pro 的專業用家,女紋身師 Lexi 實測,看看 Apple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