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幅 6 x 9 菲林人像方案 (一) : Voigtlander Bessa RF

 

前言:

先說明一下,其實未必有第二篇分享,但 6 x 9 菲林中幅,是筆者會使用的其中一種器材,而風景和人像也是會接觸到。

筆者也在網絡上找尋過一些資料,關於 Voigtlander ( 福倫達 ) 這台中片幅 Bessa 的實測相片分享,其實並不多,入門級型號的更是少。

 

正文:

筆者不是第一次分享 6 x 9 菲林相機,對上一次有平價的 Kodak Brownie,在 ebay 不連運費的話幾百元已有交易,不過運費隨時比起相機本身為貴。

這次筆者分享的,是 Voigtlander Bessa 1936( Bessa RF )。

 

機身制造年份不詳 ( 生產年份 : 1936 - 1950 ),但在福倫達的相機歷史內,後來的 Bessa I 在 1940s 面世,Bessa II 則在 1950s 出現,所以筆者這台 Bessa 是 1930s 後期型吧。

要分別 Bessa / Bessa RF / Bessa I / Bessa II 也很簡單,Bessa I 和 Bessa II 都是銀色的,早期 1930s 的 Bessa 的觀景器是獨立安裝在機身正上方,而 Bessa RF 則採用 Rangefinder 對焦方式,對焦時,左右兩個影像會二合為一,此種合焦方式,一直沿用至後來的 Bessa II。

大約十年前有多,也推出過 Bessa III 667,意思就是它不是 6 x 9 的中片幅大小了,轉成 6 x 7,這是跟 fujifilm 和 Cosina 合作的出品,而 fujifilm 的姊妹機則稱作 GF670,至今易手價不菲。

 

筆者擁有的,是最平價的鏡頭 Helomar,三片鏡片無鍍膜鏡頭,如果有看過前一篇筆者的文章介紹,關於 Rolleicord Art Deco 1933,二戰前的鏡頭,絕大多數是白鏡,亦即無鍍膜設計。

福倫達的鏡頭選擇 : 早期的有 Helomar ( 三片鏡片 ),Skopar ( 四片 ), Heliar ( 五片 ),前中期的加有 Voigtar 和 Vaskar( 三片 ),後期的有 Color-Skopar ( 有鍍膜設計 ),Color-Heliar ( 有鍍膜設計 ) 和已被炒賣得貴貴的 APO-Lanthar ( 網上說只有出品兩三百台左右 )。

 

下圖: 收納時的大小。

dcf-travel-img-39688

下圖:左上方的對焦轉盤,1930s 的出品,如果你說這個設計很熟面口,對的,它是抄襲 1960s 所出品的「 上海 」,亦即後來的 「 海鷗 」 seagull 相機 !

dcf-travel-img-39689

下圖:鏡頭彈出後的模樣,中間為軟身的蛇腹 ( bellow ) 設計,鏡頭前附一片黃色濾鏡,是黑白拍攝專用。

dcf-travel-img-39690

下圖:這是筆者最想討論的地方,先在中央的小小圓形觀景窗( 5mm 直徑 )作對焦,再在右邊的圓形小孔 ( 7.5mm 直徑 )作 Rangefinder 式取景,其實相當難用。

風景拍攝的話也還勉強可以,因為拍攝風景也可以無限遠作對焦,在這兩個難用得很的小孔上交替觀景,筆者這次人像還要是室內的話,其實根本連自己在拍什麼也不知道。

dcf-travel-img-39691

 

下圖: 網上圖片,出處未明圖中的 Bessa 的觀景器外露於正上方,是最初期款式。傳說德國當時正準備發動二次大戰,德國境內大型企業,都需要向希特拉強制捐獻,百年企業 Voigtlander 也不例外。

dcf-travel-img-39727

 

關於攝影

這次分別拍了兩筒 120 菲林,總共理應就是 16 張相,6 x 9 的相機都只能一筒拍 8 大張,後來筆者發現,應該當天拍了 18 張,這種相機,很容易忘記了有沒有先行過片。

中焦機率大約在三成或之下,其實拍攝之時也發現極難用,相片在光圈 F4 之下拍攝也是一個原因,如果換轉拍攝風景的話,無限遠對焦,再加上收一點點光圈增加景深,應該會理想很多。

 

以下分享的作品都是沖曬後從店員收到的 scan 版本,筆者沒有加工。 

 

相機使用:Voigtlander Bessa RF 1936

鏡頭:Helomar 3.5f 10.5cm

菲林:fujifilm Pro400h

dcf-travel-img-39672

dcf-travel-img-39671

下圖 : 沖掃版本的 100% 的圖

dcf-travel-img-39692

 

菲林:LomoChrome Metropolis

關於 LomoChrome Metropolis,筆者不再在此介紹了,有興趣可以看看筆者之前的文章,它是一種本身是設計成偏色的菲林。

dcf-travel-img-39673

dcf-travel-img-39674

上圖: 不小心重曝了

dcf-travel-img-39677

dcf-travel-img-39675

dcf-travel-img-39676 

dcf-travel-img-39678

上圖:另一張錯誤重曝了的作品

 

結論 :

這台 Bessa RF 的機動性是一個大賣點,其實這款 Bessa 並不是冷門選擇,Voigtlander 的 Bessa 系列和 Zeiss 的 Ikonta 同是中幅輕便之選。

光學質素來說,理應是 Helomar 最差,Skopar 比較好,Heliar 和後期的 Color-Heliar 更好,APO-Lanthar 在傳說中是最好的。不過有一說法,這類摺合式相機,光學質素先天性是比較差一點,但這次人像測試,筆者是 「 收貨 」的

 

取景對焦是這台相機的致命問題,忘了過片是使用者自身的問題。

 

評分:( 5 分為滿分 )

機動性 : 5 分

取景對焦 : 0 分

機身質感 : 4.5 分

光學質素:3.5 分

 

後記 :

希望將來會有另一篇 6 x 9 的菲林相機分享吧!

 

椒絲腐乳西瓜 的其它文章
新手入門 : 審美觀 vs 大衆化 椒絲腐乳西瓜 .4 月 11 日   前言: 這篇文章分享,個人覺得是有點挑戰性,但也希望為新手朋友們在思考上有所幫助。 在筆者學習攝影之初,香港攝影班風氣很盛,可能當時的攝影世界,正從菲林轉成數碼,在大家心目中都覺得,門檻低了,大... (繼續閱讀)
GR 遊 : 鈴鹿賽車場 / 吉卜力公園之旅 椒絲腐乳西瓜 .4 月 10 日 前言: 筆者一直說,在日本拍照,實在沒多少張滿意作品,日本可能是其中一個對攝影愛好者最不友善的地方,很多地方,免費的,收費的,都會跟你說,不准拍照。 這篇文章分享,建基於對器材的選擇和心得,也為大家... (繼續閱讀)
控制器材 / 被器材控制 椒絲腐乳西瓜 .3 月 26 日   最近看過一名 YouTuber,自費購入一台相機之後,把這台相機評價得一文不值,筆者有感而發,有此一文。 先暫時不說,公開批評某家公司的產品,是否有其目的,對於一衆攝影愛好者而言,實在是毫無得著;如果要...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淺談女像拍攝,技巧以外的事(一) 椒絲腐乳西瓜 因公務繁忙,也有一段時間沒更新,一些早早想好的文章主題,看來也要開始動筆,先感謝各位讀者大駕光臨。 早兩星期,筆者有看過一段 YouTube 影片,片頭的女像在「 壓光 」這個打燈技巧之下,看起來有點老,言而... (繼續閱讀)
為何我很少街拍 : 附台北旅遊分享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今年 5 月,走了一轉台灣,因為少說也有兩三年沒出國了,目的地其實並不十分重要,能夠出出去就好。 作品是為 Ricoh GR III 作品,筆者只有變更相片大小,以方便上傳,相片沒有後制。   正文: 說到... (繼續閱讀)
淺談人像攝影 : 街頭拍攝 vs 影樓 椒絲腐乳西瓜 很久沒有更新,感謝還在有看的讀者們。 今年終於有機會外遊了,5 月份的台北之旅,一半時間是人像外影,一半時間是參加當地一日團,儘管拍攝作品還不是很滿意,但難得到外地走一走,感覺也很良好。 台北給我的... (繼續閱讀)
中片幅分享 : 支鏡唔 sharp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曾經寫過關於「 黑柔焦 」濾鏡(  Black Mist  ) 的使用分享,當時也有表明,買的是 77mm 口徑濾鏡,本打算配合 GFX 中片幅鏡頭使用。一轉眼,也原來已經是一年多之前的分享。   正文: 最近一年... (繼續閱讀)
【 新手系列 】新手應該買什麼器材? 椒絲腐乳西瓜 關於新手器材問題,記憶中筆者是沒有為此開過主題。 筆者認為這是很個人的選擇,也說些例子,也希望令新手得到啟發。 首先,筆者並不會強調自己說 「 真心話 」,早年在職的關係,筆者有從事資訊科技上的成人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