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4 日 (星期四) | 會員登記|會員中心
吹水閒聊
近日收到不少網友意見,指 DCFever.com「吹水閒聊」充斥愈來愈多粗言穢語、人身攻擊、誹謗等不理性討論。作為 一個以攝影興趣為主題的網站,此等漫罵式討論已超出 DCFever.com 設立討論區之原意。DCFever.com 呼籲大家以 攝影交流為目的作理性討論,並正密切留意事態的發展。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頁數: 1共 4 回應
上個主題 :: 下個主題  
作者 訊息

peter11111111




註冊: 2004-01-19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請多多指教!     Post time: 1 月 19 日

My name's Ken! I am 13. I want to buy my first digital camera, but I don't know which is good!
Back to top

peter11111111




註冊: 2004-01-19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請多多指教!     Post time: 1 月 19 日

I think the casio, canon, olympus are good!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peter11111111




註冊: 2004-01-19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請多多指教!     Post time: 1 月 19 日

I think the casio, canon, olympus are good!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peter11111111




註冊: 2004-01-19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請多多指教!     Post time: 1 月 19 日

I think the casio, canon, olympus are good!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dreamshuttle




註冊: 2003-04-04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請多多指教!     Post time: 1 月 19 日

這是轉貼自www.dcview.com的文章,希望能幫到你:

'1.畫素
在畫素大小上常見的迷思有兩種,一個是畫素是越大越好,
第二個是以特有技術擴充的畫素被當成實際成像值.
1-1 畫素是越大越好?
CCD(or CMOS)的畫素大小跟電腦的CPU常有異曲同工之妙,
cpu是電腦最被重視的核心,CCD則是數位相機最被重視的核心.
隨著時代的演進cpu是越快越好,ccd的畫素也是越高越好,
然而是這樣的嗎?cpu或許是這樣,因為新軟體越來越耗資源,
硬體當然也要升級(好個狼狽為奸的雙元帝國)
但數位相機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第一:高畫素不見得等於高畫質,基於零件的用料,
感光的敏感度及機器雜訊的抑制等,都會影響到成像品質,
不是具有高畫素的規格就代表照出來的就比較細膩,
第二:就沖洗出照片來說,一般200萬畫素沖洗4*6已能應付大多數人的要求,
僅在電腦上瀏覽的話100萬畫素也綽綽有餘,
但現今畫素皆已300萬起跳
500萬也應已足夠應付所有初階進階需求了,
但畫素的競賽事實上仍未停止,
600萬,800萬畫素仍不斷在新機種上起跳,甚至是傻瓜機....
1-2 我的畫素可以到1000萬?
由於高畫素一般來說的確是較低畫素成像來的細膩,
也具有後製上的便利性,追求高畫素就進階的角度來說也沒錯,
只不過是不是真的有用那麼多的問題而已.
不過常有初入門的使用者將廠商以特有技術擴大後的畫素當成實際
畫素來比較.雖然這些特有技術的實際價值是見仁見智,
事實上也的確有提高品質的效果.
但若將之當成實際畫素來評估,那所差真是千里
2.變焦倍數
常見的迷思有誤把數位變焦當成實際望遠倍率,及忽略高變焦的實用性
2-1 數位變焦--我的相機是高倍望遠鏡
跟以特有技術提高畫素一樣,
利用數位的特性以裁剪格放的方式提高所攝影影像的放大率
使實際的變焦倍數擴大,
類似這樣的擴充技術其實也無可厚非,做得好話其實也是蠻方便的事
至少不用自己在電腦裡裁剪格放並作加大畫素處理,
但有的數位變焦處理的不好,
又或者將光學變焦與數位變焦一起算,寫個大大的10X 12X甚至20x 30x,
光學多少X數位多少X,
寫得小小的又都是英文,沒在網路上作過功課或不仔細一點,就中招囉
2-2 變焦倍數越高越好?
跟畫素一樣,其實是夠用就好,在X前面的數字越多,往往代表鏡片越多,
鏡片越多其實對成像品質是有影響的,所以高倍數又成像不錯的機種
就不要再嫌太貴,或計較為什麼比低倍數的相機成像品質差一點了
高倍光學變焦的相機當你ZOOM out會有進光量減少的問題,所以,
並不是所有環境都可以讓你隨心所欲的Zoom 來zoom去,張張漂亮.
3.光圈大小與景深問題
關於景深的迷思是有大光圈就能有好的淺景深,稍有概念的就知道,
製造淺景深除了光圈還有焦段以及攝影時,
拍攝者,目標與背景(或前景)的相對位置,
光圈大僅代表"有利於"製造淺景深.
不過即使如此,一般DC的表現,景深要令人滿意,是不太容易的事,
所以即使配備大光圈
也不用太期望製造出滿意的淺景深.
4.快門速度 -- 高速快門與慢快門的實用性
高速快門:有超高速快門聽起來蠻炫的,
感覺就像車子時速可達1000公里一樣,
不過,有誰能把車開到1000公里時速?
開到300大多數人可能就掛了.
攝影也一樣,大多數的專業需求,
快門的速度最多也不過1/2000就夠了,
一般攝影,可能超過1/1000秒的機會都碰不到,
事實上,1/800秒以上
絕大多數的情況,就夠應付的了,包括你要拍"凍結"的畫面.
慢快門(兼談ISO值):
很多人聽說慢快門可以拍車燈的軌跡(光軌),
甚至聽說用B快門就可以拍星軌,
就興沖沖的要找有夠慢的快門甚至B快門的機種.
對DC來長時間曝光會提高雜訊的產生,
也就是說快門調越慢,雜訊就越多,
廠商抑制雜訊的技術就相對的重要,
雜訊一般在8秒內應該都ok,但16秒甚至30秒慢快門
就有商榷的必要,所以規格上有30秒慢快門未必等於
它的慢快門可以用,
還是要看廠商的雜訊抑制能力,如果實測結果雜訊令你不能接受
(接受程度每人不同)
那它的30秒有等於沒有,至於B快門,更不用說,超過30秒鐵不行,
我想這也是連DSLR都還沒聽過有人拿來拍星軌的原因吧,
何況一般DC.
高ISO值也是一樣,ISO越高產生的雜訊也越多,
大概ISO 400差不多是DC目前的極限了,
很多時候雜訊處理能力很好的廠商,
它們的DC在ISO400時,仍有很多人無法接受,
也有些廠商,雖然能到ISO 800,1600(這在DC很難得ㄌㄟ),
雜訊也抑制的還不錯
但是會限制以低畫素模式拍攝,這點也是要注意.
所以是不是要400以上的高ISO值,
這個問題也要打個大問號.
5.近拍距離--超近拍距離越近代表近拍能力越好(1cm vs 10cm)?
DC蠻神奇的是可以提供近拍模式,拍桌上的食物,
看到的小布娃娃.甚至高階的生態攝影等等,
一沙一世界,微觀的世界是很有趣的,應用的範圍蠻廣的,
但求近拍能力不是光看它能拍多近,
因為能拍多近只是他能在多近的距離對焦拍下目標影像,
但不是代表它近拍的品質或方便性比較好,
而10cm近拍代表比1cm近拍拍到的東西小(越近拍當然越大囉)?
那可未必,
有的10cm近拍仍可使用光學變焦ZOOM out,目標物體被放大數倍,
對實際拍出來的品質與實用的方便性來說,比之1cm近拍來的有用
例如,拍微觀的生態如昆蟲,要靠近到1cm 或3cm都不是容易的事,
尤其是容易受驚嚇的蝴蝶,
而且越近拍攝越容易擋到光線(誰擋到?就您跟相機囉),
受光量減少增加拍攝困難度.
所以光看數據上的近拍多少cm,不代表是高近拍實用能力.
不過小弟可不是說1cm形同虛設,
在特殊用途仍有它發揮的空間,但不存在在一般使用者身上.
6.電池屬性--鋰電好還是鎳氫好?
常看到有人說鋰電比較好,續航力高,也有人說鎳氫好,
電力其實也很夠用,而且容易找到替代的鹼性電池彌補臨時缺電,
又便宜......,其實用啥電池不是重點,重點是相機要省電.
談輕便,只要夠省電,電池少帶幾組,才是真正輕便,不省電,
就算到處弄得到電池,常更換也會換死你,不省電,就算電池夠
小夠輕,還不是要多帶幾顆?
談續航力,夠省電,都能撐個一天,拍個兩三百張不換電池,
管它用啥電池呢?
7.結果論--看看網站上post的相片就對了?
直接看成果其實是蠻easy又實際的做法,直接判斷能不能接受,
跳出規格數字的迷思,不過仍要注意,網路上的照片都有後製,
至少會作縮圖,事實上一般的DC照片在相機上都有調整值,
也就是嚴格來說,數位相片都被"處理"過,處理不是件壞事,
總之能得到想要的結果與品質才是最重要的,但要多注意看到的照片
後製的程度多少,另外,攝影時的天時地利跟攝影者的技巧,
影響成相品質也很大.
簡單的說就是千萬不要誤以為買了相機就會拍到那樣好的畫面,
也不要以為怎麼那麼貴的相機拍的比幾千塊的相機差?
這跟其他客觀因素都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攝影者的拍攝與後製技巧.
8.結論--你能用得高興就好
其實就初學者來說,除了考慮需求與預算還是考慮需求與預算,
斤斤計較於規格上的數字或誰強誰弱,意義不大,如果當你看中的
機子都符合你需求的話,挑台你看最順眼的就對了.
是你玩相機不是相機玩你,也不要太在乎一些品牌或規格堅持者的話,
當然他們堅持的立場也不是說錯,不過那是別人的角度可以參考
但不用被左右.買到手就好好用它,若是精挑細選過就算錯也錯不到那,
買來之後好好的享受她帶給你的樂趣才是最重要的. '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頁數: 1共 4 回應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討論區列表  |  Need a Login? Register Here 
 User Login
 User Name: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