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收到不少網友意見,指 DCFever.com「吹水閒聊」充斥愈來愈多粗言穢語、人身攻擊、誹謗等不理性討論。作為 一個以攝影興趣為主題的網站,此等漫罵式討論已超出 DCFever.com 設立討論區之原意。DCFever.com 呼籲大家以 攝影交流為目的作理性討論,並正密切留意事態的發展。
上個主題 :: 下個主題 |
作者 |
訊息 |
Mavz
註冊: 2005-01-29
上載我的肖像
|
Canon EOS 3D 的網上傳言 Post time: 8 月 9 日 |
|
|
注意:本人不負責傳言真實性的一切法律責任!
傳言如下:
佳能即將發佈全畫幅賤價CMOS單反EOS-3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據靈通人士透露的未經證實的最新消息, 佳能全畫幅民用賤價CMOS終於呱呱落地,
傳說中的 EOS-3D 數碼單反相機即將浮出水面。據說已經有狗仔隊拍攝到
了EOS-3D生產線的調試畫面。說明產品已經進入備產階段。
如果你問什麼時候發佈?靈通人士說,如果佳能沒有改期,發佈日期將是2005年8月16日。
關於價格,佳能內部對此消息高度保密。根據業內權威認識估算,如果代理商不提高價格,
佳能希望的價格折合人民幣是 23000 - 28000 人民幣之間。目標不言而喻,直指尼康D2X。
先說說EOS-3D新增的亮點:
--- CMOS畫幅尺寸:24mm x 36mm
--- 有效圖元: 約 13.5MP
--- 與對焦點連動點測光
--- 9點眼控對焦
--- 配備GPS介面,配備無線藍牙介面
--- 畫質創作系統(CIQS) (類似尼康D50和富士S3pro的反轉片模式/兒童模式,以後再也沒有NC關於PS不PS的爭議了。)
申明:本消息純粹是靈通人士的口信,嚴格來說是屬於未經證實的消息。本人不對本消息的真實性負責任。
我會以人格擔保不洩露靈通人士的身份。請大家認清形勢再拍磚。
忠心希望本帖:
--- 不要演變成口水貼,誰都不希望自己辛勤的勞動變水貨
--- 不要演變成NC打戰,如果開戰,我無條件站在N戰線。
--- 不要對其3D的真實性猜疑,我說明了這是靈通人士的消息,不代表佳能的實際產品。
--- 不要對3D發佈的時間猜測,靈通消息就是靈通消息,靈通不代表真實,但也不代表不真實。
--- 下面的文字是我一個字一個字敲打出來的,你可以不尊重我的觀點,但是,請尊重我的勞動!
|
|
|
|
 |
Mavz
註冊: 2005-01-29
上載我的肖像
|
Re: Canon EOS 3D 的網上傳言 Post time: 8 月 9 日 |
|
|
注意:本人不負責傳言真實性的一切法律責任!
傳言如下:
EOS-3D 詳細規格
類型: 35mm AF/AE焦平面快門單鏡頭反光數碼照相機
CMOS畫幅尺寸: 24mm x 36mm
焦距變換係數:1X
CMOS類型: 高靈敏度、高解像力,單層 CMOS
有效圖元: 約 13.5MP
色彩濾鏡系統: RGB原色彩色濾鏡
低通濾波器: 固定式,在影像感測器前面
存儲格式: JPEG / RAW,JEPG, RAW
文件編號: 連續和自動復位
色彩空間: sRGB/ Adobe RGB
信號傳輸介面: USB 2.0
白平衡設定:
10種預設模式:
自動
日光
陰影
多雲
鎢絲燈
螢光燈
閃光燈
手動
色溫設置
手動白平衡
自動白平衡:影像感測器自動處理
色溫補償:
白平衡矯正:+/- 9級(整檔調節)
自動白平衡包圍:+/- 3級(整檔調節)
可用鏡頭: Canon EF系列鏡頭, 不支援EFs系列鏡頭
鏡頭卡口: Canon EF卡口
取景器類型: 眼平五棱鏡取景器
取景範圍: 97% (20 mm高眼點)
取景放大倍率:0.72x (-1曲光度,50mm鏡頭設在∞)
標準曲光度: 標準曲光度為-1
聚焦屏: 有8種可更換,標準配置為Ec-CW
反光板: 快速瞬回式半透明(透過/反射比例為37/63,用短於EF 1200mm/5.6鏡頭都不會遮角)
取景信息:
自動對焦資訊:
對焦點
對焦確認指示燈
曝光信息:
快門速度
光圈
手動曝光
曝光範圍
ISO感光度設置
曝光補償
曝光警告
閃光資訊:
閃光燈預備
FP閃光
FE曝光鎖
閃光曝光補償
JPEG 格式
可拍攝數量
CF卡信息
曝光控制:
測光方式:
21區矽光電池TTL2全開光圈測光
(1)評價測光(可與對焦點連動)
(2)局部測光(在聚焦屏中心,約占全畫面的8.5%)
(3)中心點測光(在聚焦屏中心,約占全畫面的2.4%)
(4)與對焦點連動點測光(約占全畫面的2.4%)
(5)中央重點加權平均測光
曝光控制方式:
(1)程式曝光(可偏移)
(2)快門速度優先AE(1/3或1/2檔可調,可安全偏移)
(3)光圈優先AE(1/3或1/2檔可調,可安全偏移)
(4)景深優先AE(不可偏移)
(5)E-TTL2程式閃光AE
(6)A-TTL程式閃光AE
(7)TTL程式閃光AE
(8)手動曝光
(9)B門
測光範圍
在所有方式下都是EV 0-20 (在20°C,50/1.4鏡頭, ISO 100)
感光度
ISO 100-1600 (通過設置可以用3200)
曝光補償
(1)自動包圍曝光(AEB):± 3檔,調節量為1/3檔
(2)手動曝光補償:利用快速控制轉盤調節,±3檔,調節量為1/3檔
AEB和曝光補償可以同時使用
AE鎖定
(1)自動AE鎖定:在單次AF方式和評價測光方式下,合焦後曝光量自動鎖定
(2)手動AE鎖定:在所有測光方式下,按下AE鎖定鈕來鎖定曝光量
多重曝光: 無
自動對焦
類型
CMOS感測器TTL-區域-SIR(二次影像比較)
對焦點
45點區域自動對焦,面積為15mm(水準)X 8mm(縱向)
AF範圍
EV 0-18 ( ISO 100)
對焦方式
(1) 單次AF:合焦後AF停止,並鎖定焦點
(2) 人工智慧伺服AF:追蹤移動物體直至曝光瞬間,啟動焦點預測。沒有合焦指示(只有在AF失敗時以8Hz閃爍顯示)
(3) 手動對焦:當鏡頭對焦方式設置為MF(或M)時轉動鏡頭對焦環。
合焦指示
在聚焦屏上有對焦點閃爍指示(可通過用戶自選功能取消),合焦指示和聲響提示(可通過主開關取消)
對焦點選定和切換
(1) 9點自動迴圈選擇
(2) 手動選擇
(3) 9點眼控
AF點指示
在取景器中疊加指示
AF輔助照明燈
當接上EOS專用閃光燈時會自動發射輔助光線
快門類型:
電子控制縱走式焦平面快門
快門速度
30∼1/8000s,1/3檔,X-同步速度為1/250s
快門釋放
輕觸型電磁控制釋放
開機時間: 0.2s
連拍速度: 5 fps (快門速度 > 1/250S )
最多拍攝張數(JPEG): 60
自拍
電子控制10s或2s延時
LCD顯示:
類型: TFT彩色 LCD 液晶屏監視器
螢幕尺寸: 1.8"
圖元: 約118,000
影像範圍: 約100%
亮度控制: 5 級
其他
閃光燈觸點
(1) 熱靴:X-同步觸點
(2) 相機底部右邊:PC插孔
外接閃光燈功能\nE-TTL2自動閃光、E-TTL自動閃光、A-TTL自動閃光、TTL自動閃光
畫質創作系統(CIQS):
(0)原始模式
(1)風景模式
(2)人像模式
(3)兒童模式
(4)直接列印模式
遙控: 提供遙控/傳輸資料接孔,並配有防塵蓋\n
配備GPS介面,配備無線藍牙介面
電源電池:
一枚BP-511A/BP-511/BP-514/BP-512
備有交流電適配器
配合BG-E7電池手柄,可以使用6枚AA電池
161 (W) x 119.2 (H) x 70.8 (D) mm
重量 750 g (機身,不含電池)
|
|
|
|
 |
wtfgary
註冊: 2003-03-07
上載我的肖像
|
Re: Canon EOS 3D 的網上傳言 Post time: 8 月 10 日 |
|
|
不如又看看DCview-
http://www.dcview.com/article/newreadarticle.asp?id=3841
|
|
|
|
 |
winkkonglee
註冊: 2005-07-23
上載我的肖像
|
Re: Canon EOS 3D 的網上傳言 Post time: 8 月 10 日 |
|
|
just read the dcview, and the rumour may not be untrue, there is basis for announcement sooner than later.
|
|
|
|
 |
DC-Hunter
註冊: 2005-02-07
上載我的肖像
|
Re: Canon EOS 3D 的網上傳言 Post time: 8 月 10 日 |
|
|
It is not 3D ,it call 5D,please see dpnet.com. http://www.dpnet.com.cn/news/news.asp?id=9405
|
|
|
|
 |
siva6421
註冊: 2005-08-10
上載我的肖像
|
Re: Canon EOS 3D 的網上傳言 Post time: 8 月 10 日 |
|
|
看了很多,好像叫5d沒錯...
|
|
|
|
 |
mlcho
註冊: 2003-01-31
上載我的肖像
|
Re: Canon EOS 3D 的網上傳言 Post time: 8 月 10 日 |
|
|
http://www.digicamezine.com/
|
|
|
|
 |
winkkonglee
註冊: 2005-07-23
上載我的肖像
|
Re: Canon EOS 3D 的網上傳言 Post time: 8 月 11 日 |
|
|
So, is the new model code name 3D or 5D?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