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 日 (星期一) | 會員登記|會員中心
吹水閒聊
近日收到不少網友意見,指 DCFever.com「吹水閒聊」充斥愈來愈多粗言穢語、人身攻擊、誹謗等不理性討論。作為 一個以攝影興趣為主題的網站,此等漫罵式討論已超出 DCFever.com 設立討論區之原意。DCFever.com 呼籲大家以 攝影交流為目的作理性討論,並正密切留意事態的發展。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頁數: 1共 3 回應
上個主題 :: 下個主題  
作者 訊息

Nailimixam




註冊: 2009-04-07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joke of the day     Post time: 1 月 23 日

http://www.takungpao.com/opinion/takungpao/2011-01-22/498777.html

胡錦濤主席世紀第二個十年伊始訪美,已經取得豐碩成果,「中美聯合公報」發表,全面定位未來中美關係是「相互尊重,互利共贏」。

港人作為國人一分子,連日均十分關注胡主席此次訪美之行,而熒幕所見所聞,皆足以令人欣慰和振奮。比如昨日淩晨,胡主席出席美中全國貿易委員會宴會,主人家邀請了當年中美建交的「叩門人」、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致歡迎詞。基辛格今年八九高齡,講話行動已不免遲緩,只見他講話甫畢,工作人員還未來得及反應,胡主席已第一個上前,把老人從講壇上攙扶下來。

而且,胡主席接站上講壇後,並沒有立即開腔,而是一直目送基辛格走下禮台、安坐座位後,才開始自己的講話。如此對一位有功於中美關係的政壇資深前輩的尊重,胡主席的修養和品格,贏得了全場三百賓客─全美非富則貴的政經名流的全體起立長時間鼓掌,場面十分感人。

作為國家主席的胡錦濤,代表十三億中國人民在外,言談舉止,謹慎有度、從容不迫,充分顯示了一位和平崛起古老文明大國領導人應有之涵養和風範,確實令中國人臉上有光。

然而,胡主席的表現是如此的自信而又得體,本港個別傳媒的報道卻在那裡亂「解讀」一通,實在令人搖頭。

比如號稱全港收視率最高的無線電視台,昨日在新聞中竟然説,奧巴馬在「老房子」的私人宴會中曾當面「警告」胡錦濤,如果中國不「管好」朝鮮,美國就要增加在韓國的駐軍,云云。

如此「警告」雲乎哉,真是「嚇死人」矣!但堂堂一個美利堅合眾國元首,以前所未有的高規格接待貴客,盛大國宴之前還有親切的家宴,其後還發表了當然是早已「字斟句酌」準備好的「中美聯合公報」……,一切全為打造、推動良好的「相互尊重、互利共贏」中美關係而設,如此他會在溫馨的家宴上「警告」胡錦濤?作此報道的編輯和記者,似乎應好好了解一下此次胡主席訪美之行的成果和「警告」二字的字義,今後勿再隨便「警告」。



i guess i don't need to say it all out why this is a joke...
i am soooo afraid they will 「警告」 me
Back to top

panasg1




註冊: 2008-12-26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訪西洋     Post time: 1 月 23 日

中國頭號人物訪問美國,華文傳媒最有興趣知道的,除了榮獲美方什麼「規格」禮遇,就是奧巴馬白宮設宴的菜單。
中國式口腔飲食的消費八卦氾濫,對於中國人,其帝皇訪問西洋,在那邊吃什麼菜,比看見了什麼重要,也很正常。
中國高官訪問歐美,訪問了一百五十年,「接待規格」越來越高,訪問的內容品味,亦即其參觀了什麼地方,似乎越來越低。
譬如參觀只限於波音飛機廠、會見微軟巨子。美國人想中國多買美國的工器物質,一百五十年後,美國人也死心了,知道來訪問的中國領袖,不論其事的是「國事」級,還是叫做「正式」,禮炮幾多響,菜單有無魚翅,對於衣食穿着、飛機房車、iPhone電腦等滿足口腔四肢的生理慾望之外的一切事物,皆無興趣。
清朝中葉,曾國藩的湖南好友郭嵩燾,先當了南書房行走,也就是咸豊皇帝的秘書,後來奉派訪問英國。
郭嵩燾在英國,參觀了洋人的工器成就:皇家海軍、火車輪船,還去了倫敦的水晶宮──半圓拱頂的豪華金殿,用三十萬塊玻璃、五千根柱子築成,是十年前世界博覽會留下的科技產品。
但是郭嵩燾不想只看這些,他知道不可以「考洋人末務,而忘其本」:鎗炮和機器,只屬零食「末務」,他要看西方文明的主菜。郭嵩燾提出一張參觀的清單,想去倫敦的上下議院,旁聽英國的民主議會制。英國人看見這個中國官員,見識竟然不止於口腔、四肢、肛門,這個留辮子的中國男人,居然也有大腦,也欣然應允,還問他:我們崇尚人道,監獄要不要看?民主從教育產生,學校要不要看?
郭嵩燾看了監獄和議會,寫下感想:「觀其區處犯人,仁至義盡,勤施不倦;而議政院猶時尋思其得失,有所規正,此其規模氣象,固宏遠矣。」
議院門前,並無寃民黑壓壓的一片下跪,議會裏也沒有人人舉手擁護通過,此謂之「規模氣象,固宏遠矣」。然後訪問牛津,剛好大學生在考試,看見人家的博士,就像翰林,前三名就像鼎甲,郭嵩燾說:「此實中國三代學校遺制,漢魏以後士大夫知此義者,鮮矣。」
他參觀法庭,知西洋法治之義:「設立科條,尤務禁欺去偽。自幼即學,即以此立法,使踐履一歸誠實,而又嚴為刑禁。西洋一隅,為天地精英所聚,良有由然也。」
郭嵩燾在英國有沒有shopping,買一打奶粉回北京驗驗有沒有三聚氰胺,則不可考。三十多年後,另一位大臣張蔭桓也訪問英國,買了一顆紅寶石,送給光緒,一顆綠寶石,送給慈禧,就是沒有買手信給李蓮英,給李蓮英打小報告,告訴慈禧:綠寶石價錢比紅寶石便宜,他是有心貶抑太后您,結果在新疆砍了頭。
鑑古知今,「中美互訪」之類的戲,今日的看點,亦唯有一張菜單。
-------------

轉載自生果日報2010年1月22日
作者:陶傑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d2°c




註冊: 2010-10-21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訪西洋     Post time: 1 月 23 日

會員戶口已被刪除,資料已被標示為不顯示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土方十四郎




註冊: 2010-09-04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joke of the day     Post time: 1 月 24 日

e份報紙本身都係一個 joke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頁數: 1共 3 回應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討論區列表  |  Need a Login? Register Here 
 User Login
 User Name: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