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8 日 (星期五) | 會員登記|會員中心
吹水閒聊
近日收到不少網友意見,指 DCFever.com「吹水閒聊」充斥愈來愈多粗言穢語、人身攻擊、誹謗等不理性討論。作為 一個以攝影興趣為主題的網站,此等漫罵式討論已超出 DCFever.com 設立討論區之原意。DCFever.com 呼籲大家以 攝影交流為目的作理性討論,並正密切留意事態的發展。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頁數: 1共 7 回應
上個主題 :: 下個主題  
作者 訊息

panasg1




註冊: 2008-12-26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外交部回應中國對諾貝爾獎持不同態度問題     Post time: 10 月 12 日

2012-10-12 19:06:00 來源︰新華網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1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答問時對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表示祝賀。

「莫言先生是最近一屆中國最高文學獎茅盾文學獎得主,他的文學造詣有目共睹。」洪磊說。

洪磊表示,中華民族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這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我們歡迎世界各國朋友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化,感受優秀中國文學的魅力。」

有記者問,2010年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後,中國政府曾批評挪威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對諾貝爾文學獎授予莫言為何卻持不同態度?

洪磊說,兩年前,挪威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的決定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和司法主權,我們理所當然堅決反對。

關于中挪關系,洪磊表示,其困難是由于挪威政府支持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的錯誤決定造成的。

「解鈴還須系鈴人,挪方應為兩國關系恢復和發展做出切實努力。」他說。(記者楊依軍、許棟誠)
-------------------------

轉載自http://www.takungpao.com.hk/sy/2012-10/12/content_1219078.htm


雙重標準是支那人的DNA,改不了的。
不過說到底,崇洋也是支那人的DNA,一樣改不了的。
若這次支那政府不作評論,裝作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才算有骨氣啊!
Back to top

jazyee




註冊: 2008-05-2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外交部回應中國對諾貝爾獎持不同態度問題     Post time: 10 月 12 日

下次比個諾貝爾和平獎比習種同李望洋後人共攞5G會點?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怪俠




註冊: 2004-12-16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外交部回應中國對諾貝爾獎持不同態度問題     Post time: 10 月 13 日

呢次個獎都好明顯係拍中共馬屁,同比獎O爸媽一樣,

諾貝爾獎始終都係無骨氣。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panasg1




註冊: 2008-12-26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外交部回應中國對諾貝爾獎持不同態度問題     Post time: 10 月 13 日

且莫急于开发莫言旧居

2012-10-13 16:58:19

莫言喜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作家个人三十年辛勤笔耕赢得的殊荣,是中国文学界圆诺贝尔奖美梦的盛事,同时也是国内文化市场的一剂强心针和兴奋剂。
一夜之间,“莫言”变成了“万语千言”。熟悉和不熟悉他的人都在关注和热议这位一贯低调的作家。许多人认为莫言获诺奖的意义堪比中国人获得第一枚奥运金牌、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北京申奥成功。
在疾风骤雨般突如其来的热议热捧中,尽管莫言一再表示,要保持平常心:“只希望尽快从喧嚣热闹中摆脱出来,大家都该干嘛干嘛去。”但他的家还是被记者围堵,他的行踪被密切关注,他的书被抢购一空,高密市领导登门献花,当地决定扩建莫言文学馆,邮政局第一时间推出纪念邮戳……
正如当地评价,莫言是高密的一张名片。在高密市邮政局推出的戳注上,有“中国•山东•高密的骄傲”、“家乡人民热烈庆贺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山东高密人”等字样。这既是高密人对莫言的真心爱戴,也体现了当地政府对莫言“价值”的高度重视。与此相关的还有莫言文学馆馆长透露的一个消息:当地文化旅游部门正在协商,“准备整理莫言旧居,想作为红高粱文化品牌的一个景点挖掘出来”。
在世名人建故居是否合适,一度是热议话题。2008年余秋雨位于浙江慈溪市桥头镇的老宅,被有关部门上报申请成为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被一些网民讥讽为建“生人祠”。更早些时候,2005年贾平凹的老家丹凤县决定投资7000万修建“贾平凹文学艺术苑”,贾平凹则建议改名为“贾平凹故居”,同样引发众说纷纭。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刘占文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故居一般都是在该人士逝世以后设立的,据他所知,再大的名家在世时也没有建故居。
英国对人文遗产的保护历来重视。伦敦文物遗产委员会规定:只有那些在某个领域内为多数人公认的杰出人物,或为人类福祉做出过重要积极贡献的,具有一定知名度且诞辰超过一百年已过世的名人,其曾经居住过的房子才有可能被确定为保护对象。相比之下,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对历史名人、传说人物甚至文学形象的所谓“故居”、“故里”之争就显得轻薄甚至荒唐了。
地方政府利用名人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大多是为了吸引外来投资,发展地方经济。贾平凹就表示,家乡要用他的名字建造,可能是从招商引资的角度想的,“这是我老家,我又不能反对,如果我反对,别人就会认为我不支持家乡建设。”而以贾平凹命名的“故居”项目进展也很顺利。今年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在其网站中介绍了“丹凤县贾平凹文学艺术苑”项目。项目投资总额从7000万元变成了1.2亿元,项目的“市场预测及投资回报分析”是“开发潜力大,市场前景好。建成后,年可实现营业收入3000万元、利润800万元、税金300万元。”可见当地政府对此项目信心满满,坚定不移。但愿未来建成之时,不要沦为游人合影照相的娱乐场所,作家本人也不要被当成地方政府增加政绩的工具。
如今,高密市也准备将莫言故居推成旅游景点项目。一旦决定建为名人故居,就要“修旧如故,恢复原貌”,要在很长的时间里妥善管理,整修维护,而这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如果由政府拍板、政府出资的话,要不要问问纳税人的意见?要不要经过财政审批?决策之前,尤须慎重。
高密是莫言的家乡,也是莫言的文学故乡。在11日晚的媒体见面会上,莫言说:“这本来是一个有红高粱的季节,可惜现在不种红高粱了。”不种高粱的高密,依然有深厚的民间文化传统。正是通过莫言的文字,更多的人知道了高密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
笔者认为,当地主推莫言这张世界文化名片,应该深挖的是文字之间流淌和浸透着的民间文化和人文血脉,而不能仅仅是作家个人的衣食住行、成长经历等外在资源。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应该投入到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上去,让名人的精神追求和名作的文化内涵融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去,让民间文化的土壤更有深度更具养分,如此才能有利于作家的进一步成长,有利于更多民族的大众的优秀作品产生。
-----------------

轉載自http://blog.people.com.cn/article/21/1350118699827.html


支那人也真太崇洋了,置孔子奬於何地?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impala




註冊: 2006-04-26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外交部回應中國對諾貝爾獎持不同態度問題     Post time: 10 月 13 日

今年孔子奬是誰人所得?
得獎者是否又不會到場領獎?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十二少




註冊: 2010-12-1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外交部回應中國對諾貝爾獎持不同態度問題     Post time: 10 月 13 日

呢次個獎都好明顯係拍中共馬屁,同比獎O爸媽一樣,

諾貝爾獎始終都係無骨氣。

+++++++++++++++++++++++++++++++++++++++++++++++++++++++
點都唔夠你呢隻支那狗嘅同胞冇骨氣囉!咪卵去領獎吖笨柒,唔丞認諾貝爾獎吖嘛!正牌屎忽鬼民族。唔亡國都冇卵用。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jazyee




註冊: 2008-05-2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外交部回應中國對諾貝爾獎持不同態度問題     Post time: 10 月 13 日

等老莫言上台領獎時搭佢攞埋劉曉波果個返去就好完啦
攞又4 5攞又4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jazyee




註冊: 2008-05-2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外交部回應中國對諾貝爾獎持不同態度問題     Post time: 10 月 13 日

應該係 “ 好玩啦 ”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頁數: 1共 7 回應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討論區列表  |  Need a Login? Register Here 
 User Login
 User Name: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