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4 日 (星期三) | 會員登記|會員中心
吹水閒聊
近日收到不少網友意見,指 DCFever.com「吹水閒聊」充斥愈來愈多粗言穢語、人身攻擊、誹謗等不理性討論。作為 一個以攝影興趣為主題的網站,此等漫罵式討論已超出 DCFever.com 設立討論區之原意。DCFever.com 呼籲大家以 攝影交流為目的作理性討論,並正密切留意事態的發展。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頁數: 1共 5 回應
上個主題 :: 下個主題  
作者 訊息

pigpig2000




註冊: 2004-03-16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甘肅︰萬盆布置賽道鮮花被偷     Post time: 6 月 6 日

big6 好多愛花之人 ^_^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rld/20130606/00178_002.html
甘肅︰萬盆布置賽道鮮花被偷
【太陽報綜合報道】甘肅年度蘭州國際馬拉松開賽在即,當局為美化賽道而布置各式鮮花,惟僅短短十數天,已有逾萬盆鮮花被附近民眾相繼拿走。部分市民更自備鐵鏟採挖鮮花,致花瓣泥土散落一地,大殺風景。有採花市民被勸阻更會出言反擊。相關部門稱每天忙於排查及補放鮮花,實加重勞動及經濟負擔。
勸阻反受採花者惡言

在城關區盤旋路開商舖的王先生表示,店外周邊用於美化環境的數十盆鮮花在一夜間無故消失,疑被人連夜偷挖。他指早前亦曾數度目擊附近民眾在路邊以鐵鏟採挖鮮花,上前勸阻更會遭部分採花者惡言相向。
Back to top

pongyee




註冊: 2006-03-04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甘肅︰萬盆布置賽道鮮花被偷     Post time: 6 月 6 日

無恥禍國

  空談誤國,無恥禍國。

  恥感是好東西。禮義廉恥,子曰:知恥近乎勇。

  但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就有人為了眼前方便和現實名利,行無恥之事。

  利人利己、損人利己、損己利人、損人損己四種情況,太多人選擇損人利己,就會把社會變成損人損己的互害型社會。

  你作弊、拼爹、買粉絲貌似僥倖過關,但躲不過病肉、毒姜、地溝油;你插隊、欺詐、秀下限貌似無事,但你躲不過貪污、腐敗、不作為。若個體精於閃躲迎合,集體將成為人渣,“他人即地獄”。

  這一定不是我們要的結果。中國經濟在上行,若沒有底線倫理,弱肉強食的原始社會叢林法則會使每個人都成為犧牲品;舉國在做中國夢,若沒有恥感及知恥的勇氣,夢會遺失、破碎。

  在西方罪感文化、東方恥感文化的論調中,我們的確看到了羞恥心和恥感觀在中國台灣、日本、韓國社會的強勢存在。從物質文明到精神文明,從社交文明到政治文明,法律只能保證社會的秩序和行為結果,只有道德才能佑護整個社會的世道人心。而恥感,可算是道德的最后一件衣裳。

  溫良恭儉讓,禮義廉恥信,儒家的這一套,我們曾經很在乎。中國曆史上禮崩樂壞之際,有過三次針對恥感的文化運動,重建人倫尺度。今天,經濟倫理和成功學標準當道,在部分中國人那裏,几乎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種底線倫理都要喪失了。

  人人都想活得好,但只有從物質到精神,從社交到政治,各個領域都真正地知恥、覺恥、以恥為恥、歸正雪恥,保持對法律的敬畏和對他人的尊重,謹守自己的羞恥心與良知,才有可能走出“互害型社會”的死循環。

  否則,無恥者獲得的只是鎖鏈,他們失去的將是整個世界。

  頭上有星空,內心有道德律

  恥感:道德的最后一件衣裳

  道德既不需要“緊身衣”,也不能“裸奔”。但若失去羞恥之心,離裸奔也不遠了。無恥者可能不自知,好在一旦知恥,便會“后勇”。這也是我們對這個社會抱有信心的緣故。

  文/胡赳赳

  人們常將“溫水煮青蛙”的故事,用來對時局和政體進行諷喻,其實它還有另外一個版本:青蛙不是被溫度越來越高的水煮死的,被煮死之前,已經被溶解在水裡的各種物質毒死了。

  App應用裡,有兩個軟件下載率很高,一個是“PM2.5監測”,一個是“中國求生手冊”。前者跟國際接軌了,日本人當PM2.5接近100時,當地政府就會趕緊種樹,而中國的數值則經常不准,即便超過200,有時還顯示空氣質量良好;后者則是中國民間的智慧,所謂求生手冊,就是不想被溫水裡的物質毒死,網友自發每日更新、搜羅各地公開新聞報導,警示哪些東西可以碰,哪些碰了是災難,包括吃穿住行等等。

  如5月2日的求生手冊,標題就有“我國瓶裝水標準不及自來水”、“鳳凰古城昨夜經歷塌橋驚魂”、“貝因美被查出嬰幼輔食汞超標”、“奈米科泉桶裝水存致癌風險”、“醫院急救藥瓶含玻璃渣”、“1.5億元衛生巾制假窩點被端”、“一碗牛血湯,吸盡幾十年甲醛”等等。

  當我們成天“浸泡”在這樣的消息裡時,已經見怪不怪了。1998年,北京大學倫理學教授何懷宏出版了他的新書《底線倫理》,所舉的事例無外乎開發商把綠地蓋成了房子、公交車售票員2元車票收3元、旅遊景點坑客等等。現在看來,上個世紀的人尚有羞恥,略有良知,懂得禮義廉恥,至少撒謊會臉紅,做錯事會覺得內疚。但到了本世紀,第一個十年一過,似乎社會基因發生了突變,底線倫理早已經崩盤,不適用了。何懷宏教授語重心長地說:“己之不欲,勿施於人就是一種基本的底線倫理。”而剛剛在微信圈裡傳得很嚇人的一個事情是:一戶賣草莓的人不讓自己女兒吃自家産的草莓,但女兒在后園偷吃了好幾年,結果長得很胖,並生了絶症,因為為保鮮草莓上噴有劇毒。——從什麼時候起,我們丟失了自己做人的羞恥之心?

  夜深人靜時,那個“我”便出來了,有羞恥心,有正義感,有五倫七義。

  “社會上的怨氣,轉化為一層又一層的暴戾之氣,這種暴戾之氣便是殺伐的源頭。每個人都覺得是受害者,每個人又在加害他人。不僅加害,而且有理由、有預謀、理直氣壯、坦然地加害。似乎受害者天生就有報復的權利。於是,在這種境況下,羞恥心被憤怒心取代了,傷天害理也變得理所當然。”在談到這個話題時,一位媒體人士這樣理解。

  也有人說,如果一味向外求,對物質、利益和名聲過分迷戀時,忘了自己做人的本分,自然便會喪失掉“恥感”。“恥感的喪失也是文明消失的一種方式,這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可以說是一種返祖現象。”

  人生存下來是第一要義,原始社會可以叢林法則弱肉強食,但幾千年過去了,如果人仍然處於很高的激素狀態、自衛狀態以及極低的道德狀態、無恥狀態,那麼不過是印證了學者余世存的一句話:“我們離做人還很遠,我們處在人類的前夜,只不過是類人孩而已。”他悲憫地看到華族在儒家傳統與西方物欲侵襲下的兩難選擇。

  一位白領笑稱自己是從“小資”墮落到“屌絲”,他反思道:“個人往往受時代、環境、現狀的裹挾,這種裹挾的蠻力是很可怕的,別人都不知羞恥、喪失底線,你一開始不好意思,但慢慢竟習以為常,一層層地剝落,直到終於裸奔。”他感嘆說:“要麼你就出局了,不在這個局裡玩,或許可以潔身自好。”

  這種“時代的蠻力”就像一列停不下的高鐵。你不上車,就被淘汰,更多人還在往車上擠。響着的汽笛名字叫做“GDP”,它還有很多外號,如:發展意味着一切、改變命運、讓父母生活得更好、實現理想、成功人士等等。

  中國GDP攀至第二、奢侈品消費攀至第二,可謂是中國的一個分水嶺。在分水嶺那頭,人尚有人格,國尚有國格,過了這個分水嶺,人格可以交換、貪腐者在落網前受人羡慕和尊敬,貧窮而聽着風聲遭人嘲笑。上世紀80年代,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互相尊重,領導像領導、下屬像下屬,無論搞學術、做科研還是談買賣,都透着一個彼此尊重、溫良恭謙讓的勁兒,領導不會侵犯下屬做人的底線,下屬以人格尊嚴獲得做人自信。而現在叫什麼,“舔菊”,代替了“無恥正在流行”的說法。無恥者越多,知恥者越少,這也是社會學上的“破窗效應”,用經濟學家的話叫“劣幣驅逐良幣”。

  上世紀90年代,尚流行“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一說。究其實,他們本應該是特別心平氣和的同一類人,只有分工的不同。但你要說“分工的不同”,便會被人恥笑,像是宣傳口號,沒人信以為真。

  西方文化多重“罪感”,東方文化多重“恥感”。故西方人意識中多有原罪,因此法律大盛;東方人意識中有“羞恥之心,人皆有之”,故常以教化約之。

  罪感文化與恥感文化的不同,導致東西方走了兩條不同的路,東方人重心性,西方人重現世。東方人重人情世故,西方人重律理規條。東方人圓融、忍辱、變通,西方人嚴謹、事功、呆板。

  很好笑的是,即便在東方儒家文化圈的國家中,中國人也不像新加坡和日韓那樣“克己復禮”、“尊師重道”了,他們是另一類人。恥感文化在中國人那裏,几乎殆盡。

  不過,在中國文化裡,恥感曾經大盛,一次是孔子感嘆禮崩樂壞而夢周公、修春秋、編六藝、注易經。一次是宋明理學搞復興運動,“存天理、滅人欲”,給中國人穿上了道德的緊身衣,産生了一大批道學家,將活潑潑的生命弄得老氣橫秋,生活質量很差。最近一次,則是民國三原儒(梁漱溟、熊十力、馬一浮)意圖將中國人的禮樂傳統續上。有人比喻說,手筋腳筋都被砍斷了,這幾位大儒想要再續上。砍斷的原因有:自身流弊、政體混亂、西潮漸進。用儒家原訓而言就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這三次針對恥感的文化運動,可以說,孔子制訂的道德衣裳剛剛好;朱熹一路太逼窄了,逼凡夫成聖人;馬一浮一路又不合時宜,生活方式演進了,舊衣裳不合身。

  羞恥和天性解放並不矛盾,打着羞恥的幌子,約束天性,或打着天性的幌子,搞不知羞恥、不怕丟醜的事情,都是可恥的。這中間有一個“度”存在。但如何掌握好這個度,則自在人心。道德和功利的關係,英國的哲學家傑裡米·邊沁(Jeremy Bentham)就說過:“什麼是道德,就是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

  以前駡人,說“你這個丟醜賣國”的傢伙,那是很嚴重的斥駡,或駡“賣友求榮”等等,但現在,丟醜和賣國是聯繫不起來的,賣友求榮,似乎為了個人利益也可以理解。

  看影視三十年的變化,從牽手、擁抱、接吻、露點到三級、AV或郭美美和干露露,人們對羞恥的免疫力越來越高。每個年代有每個年代的羞恥和道德標準,有時,過一點便為恥,不逾矩便為羞。羞和恥是一對矛盾的共同體,孔子到七十才懂得“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奧妙。

  茅於軾在《中國人的道德前景》 一書中說:“第一個象限就是利人利己,對別人對自己都有好處。第二個象限是損人利己,對自己有好處,對別人有壞處。第三個象限就是損己利人,自己有害,對別人有好處。第四個象限就是損人損己或者損人不利己,對別人對自己都有壞處。”利人利己、損人利己、損己利人、損人損己這四種情況,最好的一種情況,從全社會來講是利人利己,從道德來講損己利人是最好,損人利己是最壞的,但是從一個社會上來看,損人利己和損人損己是同一件事。

  孔子也說到過這件事。《呂氏春秋》有:“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這便是利人利己的故事,如果子路不受牛,則其他人不會效仿“拯溺”了。

  茅於軾擔心的是,現在的人行事往往是處在第四象限內“損人損己”。以為害了別人,心裏暗暗高興,不料種因成果,在想不到時自己吞下苦果。

  恥又分個人之恥與國家之恥,一般情況下,二者是統一的。但若禮崩樂壞,則個人之恥是國家之榮,或國家之恥是個人之榮。

  恥感發乎天性,有時當時便知覺,有時被蒙蔽,慢幾拍,過后才醒悟,所謂“知恥而后勇”。恥感文化既受社會影響,也受歷史影響,最后,變成每一個人身上既有個體,也有全體人類,“一就是一切”。

  人有人格,恥感的喪失,即人喪失自己的尊嚴和應有的身份,然后從“人性”向“奴性”下移,人的權利被剝奪,自我認知也趨於“精神矮化”,人於是變得“屌絲化”。從最開始的抵抗到麻木,然后到合謀,最后成為時代的幫凶,正如季羡林感嘆說“壞人是不知道自己是壞人的,因此壞人不可能變好”,無恥者極有可能是不知道自己是無恥的,好在其一旦知恥,便會“后勇”。

  這也是我們對這個社會抱有信心的緣故。知恥是好人和壞人的分界線,也是壞人能不能變好的標誌。

  避世、行世、濟世,也是知恥。

  恥者,止也,有所為有所不為。頭上有星空,內心有道德律。關鍵是,這道德律不能約束他人,只能約束自己。凡是打着道德的大旗讓別人有恥的,一定是無恥之徒。知恥,只能反求諸己,只能自我完善,只能返觀內視,一旦約束他人,便成道德審判、正義綁架、個人優越感的大放送。這便是其可說和不可說的地方,也是流弊甚廣之處。

  無恥者要做很多事才能讓別人知道他的無恥,知恥者什麼都不用做便讓人明白他的知恥。凡知恥者,必有聞過則止、改過自新、止於至善的機會。

  無恥者下賤,知恥者高貴。不怕醜不是一種鈍感力,而是一種愛的能力的退化,怕醜不是一種脆懦,而是生命的底線打出的信號燈。

  是非在哪裏,界線就在哪裏。無關功過,無關榮辱,無關得失,但關乎世道人心。千百年來,未曾變過。

  明代學者王陽明提出“致良知”,流傳着一個他的故事——一次被盜賊所困,盜賊問:盜賊可有良知。他答有。盜賊不信。他說:你們把衣服脫下來,我一層層證明給你看。脫到褲衩時,盜賊不願脫了。王陽明說:“你看,這知恥就是你們的良知。”

  亞當夏娃被趕出伊甸園,赤身裸體,但知拿樹葉擋住私處。這個故事正因為知者衆,反而聽起來不那麼吸引人。

  知恥,即知覺的一種。知而不覺,是大恥,知而有覺,即良知。

  孔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孔子的好,在於個人的修身;孔子的不好,在於治人。一俟治人,便成為手段、功利與術用了。聽孔子,也要聽一半。孔子之語,企圖太大,“中人,不可語上也”。

  高群書導的平民電影《神探亨特張》中,警察審問小偷時,小偷辯解說:“社會上有那麼多缺大德的人你不抓,為什麼偏偏盯上我啊。”無恥者的邏輯是:總有人比我更無恥。

  張立憲扮演的警察過去拍了拍賊的肩膀:“你呀,五行缺德。”

http://magazine.sina.com/bg/neweekly/201306/20130514/0226121605.html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pigpig2000




註冊: 2004-03-16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甘肅︰萬盆布置賽道鮮花被偷     Post time: 6 月 6 日

愛花啫,唔毛齒 ^_^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jazyee




註冊: 2008-05-2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甘肅︰萬盆布置賽道鮮花被偷     Post time: 6 月 6 日

一定係外角細力指屎, 中囯人品格高上5 會偷野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casino111




註冊: 2006-10-01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甘肅︰萬盆布置賽道鮮花被偷     Post time: 6 月 6 日

所以話呢.....

哩啲咁嘅人

如果國家有乜動亂

仲唔借啲意趁火打劫

通處搶掠生事

同暴徒冇乜分別

咁唔顛壓點掂

如果唔係班良民實受害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十二少




註冊: 2010-12-1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甘肅︰萬盆布置賽道鮮花被偷     Post time: 6 月 6 日

支那人真的很慘, 又俾人屈.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頁數: 1共 5 回應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討論區列表  |  Need a Login? Register Here 
 User Login
 User Name: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