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收到不少網友意見,指 DCFever.com「吹水閒聊」充斥愈來愈多粗言穢語、人身攻擊、誹謗等不理性討論。作為 一個以攝影興趣為主題的網站,此等漫罵式討論已超出 DCFever.com 設立討論區之原意。DCFever.com 呼籲大家以 攝影交流為目的作理性討論,並正密切留意事態的發展。
上個主題 :: 下個主題 |
作者 |
訊息 |
kk666
註冊: 2006-03-12
上載我的肖像
|
美國製造秘密 披着羊皮的狼在咆哮:狼來了 Post time: 6 月 16 日 |
|
|
..
..................................美國製造秘密
............................披着羊皮的狼在咆哮:狼來了
2013-06-16 04:59:00 来源: 香港成报
核心提示:二戰後的美國,一直是全球頂尖行業的潮流引領者,更是世界政治、經濟的遊戲規則制訂者,然而,更多人不知道是,成績卓然的美國,一直都以雙面人的形象出現,至少在情報搜集方面如此。
美國據稱擁有17個安全部門,其國家安全局(NSA)擁有僱員1.7萬人,是全球僱傭語言學家、數學家最多的部門。
潛逃至港的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特工斯諾登引起軒然大波,不在於他攜帶秘密,而在於他撕開了美國情報黑幕的一角,美國大量入侵世界各國資訊系統的事實被揭開。
二戰後的美國,一直是全球頂尖行業的潮流引領者,更是世界政治、經濟的遊戲規則制訂者,然而,更多人不知道是,成績卓然的美國,一直都以雙面人的形象出現,至少在情報搜集方面如此。
美國據稱擁有17個安全部門,其國家安全局(NSA)擁有僱員1.7萬人,是全球僱傭語言學家、數學家最多的部門。潛逃至港的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特工斯諾登引起軒然大波,不在於他攜帶秘密,而在於他撕開了美國情報黑幕的一角,美國大量入侵世界各國資訊系統的事實被揭開。
無數雙眼睛看到美國在情報問題上的雙面人面目——在今天這樣的互聯網時代,本以為全世界都透明了,卻不料美國正在製造着世界上最大的秘密。
醉心於獲取他國和他人秘密的美國,被自己製作的秘密擊中。斯諾登的個人命運和結局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他的「一指禪」捅破了窗戶紙:和別人的秘密過不去的美國指摘別人的美國「賊喊捉賊」,猶如一隻披着羊皮的狼在大喊「狼來了」,然後露出了它的狼尾巴。撰文/成報網記者 靳賽飛
.
................................斯諾登的「一指禪」
斯諾登的出現猶如一顆天外飛石激落太平洋,引起各方激烈反應。在情報問題上,美國一直扮演受害者,「憤怒」指摘中國的網絡黑客行為,斯諾登披露的檔案卻令形勢發生「180度大轉彎」。
資料顯示,美國與數千家公司合作獲取情報,「棱鏡」專案僅為冰山一角。西方政府官員甚至私下承認,斯諾登揭發的網絡和電話通訊監控實際上是美國普遍存在的做法。
《金融時報》載文說,斯諾登披露美國安全機構監控私人電話通訊並且秘密取得網絡用戶隱私引起各方回應。德國、俄羅斯、英國等國家之政要就此展開全球隱私大辯論,一些國家甚至通過外交管道質問白宮是否監聽其公民隱私。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說,斯諾登的這一指摘正值美國總統奧巴馬就來自中國的網絡黑客行為向中國施壓,並稱網絡黑客行為無異於「直接竊取美國財產」。
最近,愈來愈多的美國官員批評中國對美國軍事和商業網絡進行有組織的攻擊,中國否認了這種說法。
《南華早報》稱,斯諾登的揭密使得華盛頓指摘中國的風頭盡失,美國的行為無異於五十步笑百步。
「今日俄羅斯」電視台13日評論說,近年來,美國一直指摘他國,特別是中國對美國網絡發動黑客攻擊。然而美國情報部門特工斯諾登向媒體披露的內容,讓全世界終於獲得了美國在此問題上雙重標準的證據,了解到美國人的虛偽。
德國《世界報》13日報道稱,到目前為止,美國常規化地把自己說成是黑客攻擊的受害者,華盛頓最近幾個月一直在指摘北京在獲得美國的軍事、科技和經濟秘密,並引發激烈爭吵。但現在,斯諾登的舉報讓事情來了一個180度大轉彎。
《圖片報》13日刊登一幅照片,照片把奧巴馬的競選名言「YES, WE CAN!」(是的,我們能)改成「YES, WE SCAN!」(是的,我們在監視)。
.
.....................................美國人的「狼尾巴」
美國一直以自由的捍衛者自居,然而諷刺的是,通過網絡搜集全球民間的情報,利用技術手段進入民用電腦系統的正是美國。在國際關係問題上,美國似乎一貫保持着建立良性國際秩序的理想主義者形象,事實卻證實美國堅持的仍是不折不扣的現實主義:不惜為了維護國家利益違反國際道德,不惜為了自己的安全凌駕於別國的不安之上,甚至直接侵犯其他國家公民的隱私和安全。
「911事件」以後,美國通過愛國者法案,授予情報安全機構諸多權力,並觸及對公民個人隱私以及自由的侵犯。
美國國家安全局局長、美軍網絡司令部司令基斯•亞歷山大在國會作證時說,近日曝光的「棱鏡」等互聯網和電話監視專案已協助防範或挫敗數十起恐怖事件,聲稱這些監視專案在反恐工作中發揮了作用。然而數年來美國一直對外國民眾系統地進行暗中監視的手段無疑已違反了《世界人權宣言》的明確約定:「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和通信不得任意干涉,人人有權享受法律保護,以免受這種干涉或攻擊」。
以歐亞諸國之政府及普通國民為「假想敵」,廣泛實施網絡監控,不僅自私而且違法。
美國政府長期以來一直在全球鼓吹互聯網自由和保護隱私,現在卻被指系統地監視和支援黑客攻擊行為。時至今日,「政府是不得不忍受的惡」、「國家權力是一種極富侵略性」、「四處膨脹直至吞噬一切」的東西,所有這些美國開國先賢們所堅信的理念已在「棱鏡門」面前瓦解,「國家安全」已成為濫權的藉口」。
安全問題固然重要,但當以安全為理由產生了窺視一切的絕對權力後,傳播自由理念工具的互聯網可能因此淪為英國作家奧威爾名著《1984》中無孔不入監控民眾一言一行的「老大哥」(big brother)。
.
........................................奧巴馬的「囚徒困境」
遙想2001年,布殊授權NSA可以繞過國會授權對美國公民和其他生活在美國的人進行無證竊聽,並以此為核心通過了《美國愛國者法案》以應對反恐。
此後美國國會兩次對該法案的核心條款進行延期。隨着本•拉登被擊斃,關於修改《美國愛國者法案》的呼聲也在不斷提高。許多美國人認為,《美國愛國者法案》違反了美國憲法修正案第4條,威脅到了個人自由。內地評論人士徐立凡分析認為,奧巴馬將因此陷入「囚徒困境」:如果堅持修改「棱鏡門」的合法性,那麼個人自由的主張者們有可能遠離奧巴馬;如果借此修改以《美國愛國者法案》為代表的美國國內安全政策,一旦發生新的恐怖事件,奧巴馬同樣會陷入被動。
在很大程度上,斯諾登的個人命運既由美國法律體系決定,也由美國安全政策和民意決定。斯諾登引發的事件已經對美國的主要國際關係形成了衝擊,這多少與維基揭秘創始人阿桑奇所製造的局面類似:名義上被審判,又有實質自由。相對而言,美國政府的處境,比斯諾登個人,可能更加艱難。
相關新聞刊A02-A04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