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1 日 (星期日) | 會員登記|會員中心
吹水閒聊
近日收到不少網友意見,指 DCFever.com「吹水閒聊」充斥愈來愈多粗言穢語、人身攻擊、誹謗等不理性討論。作為 一個以攝影興趣為主題的網站,此等漫罵式討論已超出 DCFever.com 設立討論區之原意。DCFever.com 呼籲大家以 攝影交流為目的作理性討論,並正密切留意事態的發展。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頁數: 1共 3 回應
上個主題 :: 下個主題  
作者 訊息

kk666




註冊: 2006-03-1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開發棕地走對了一步 多管齊下才能解地荒     Post time: 9 月 25 日

.......

....................開發棕地走對了一步 多管齊下才能解地荒


【明報專訊】房屋署證實正研究開發元朗朗屏北面的「棕地」,用以興建1.7萬個公屋單位,可容納5.2萬人。在政府缺乏可供發展土地聲中,今次規劃開發大片棕地,若成為政府善用閒置土地的新思維,則本港土地供應緊絀問題,有望紓解。除了棕地,鄉郊用地也應該認真檢討,適當運用;填海造地則要繼續推進,即使是否開拓一些郊野公園土地作發展之用,也應擺上議事日程。政府及市民都應該解放思想,全方位探索,才能為香港的中長期土地供應謀求一個可持續的解決方案,這樣才有希望從量到質改善港人的居住環境。

所謂棕地,是指新界荒廢或已被破壞作臨時用途的農地或工業用地,過去,政府視開發棕地為畏途,因為涉及清拆、搬遷及收地等賠償問題,總的而言,就是不願與地主和地方勢力人物周旋;另外,許多棕地業權分散,收地談判往往曠日持久,以朗屏北面這幅「棕地」為例,面積約10多公頃,但是據知業權涉及超過100人,即使拍板進入作業程序,收地肯定是漫長的過程。

政府今次打棕地主意,是迎難而上,但政府找地,又有哪條是坦途?政府在開拓土地,例如新界東北新發展區和填海,都遇到強烈反對,環保團體指政府未充分利用閒置土地,卻以造地為由破壞環境生態;環保團體的指摘有一定理據,政府失去道德高地,推進政策倍添困難。現在政府把目光投向棕地,若開發受阻,政府於開拓土地,就有充分理據另闢蹊徑了。

初步而言,發展棕地的好處,包括:

(1)棕地已經是被破壞的土地,保育爭議較小;

(2)已被用作貨櫃場、倉庫、停車場等的棕地,道路交通水電渠務等基建基本具備,成為「熟地」的時間較全新開發土地為快,有助加快建屋速度;

(3)棕地地主雖然較多,但是不少土地多年無法發展,地主的資產變相被凍結,或許有較高出售意欲,談判阻力並非不可克服。

與棕地業主及地方勢力周旋

政府不應屈從苛索

不過,即使如此,任何土地發展都觸動不同利益,政府在談判時不應屈從苛索,要以公平和全體市民利益為大前提。以較早前政府就洪水橋新發展區展開第二階段諮詢為例,因為其中涉及棕地面積達250公頃,有地主已經提出要有合理賠償,何謂「合理」?包括要計算土地的未來發展潛力。農地升值潛力也要計算在內,此乃棕地地主的普遍心態,對收地增添障礙;另外,涉及規劃的朗屏北面這幅土地,有地方勢力人物聲稱已經租下,主要經營貨櫃場,他們現在以擔心元朗難再負荷大量新增人口,如學額交通不足為由,反對開發。

政府的規劃,朗屏北面的興建公屋計劃,相應基建設施肯定增加,此外還有其他配套,包括考慮擴建毗鄰的元朗工業,創造約3000個就業機會,供區內居民就近工作。整套規劃若成事和落實,會推進元朗的經濟發展,繁榮地方,所以,地方勢力人物以難以負荷新增人口為由,反對計劃,若非短視,就是自私自利,與公利益背道而馳。

事態顯示,政府就這項計劃,不僅要應付地主,還要應付正在利用這些土地牟利的地方勢力人物,預期收地談判將極其艱難,不過,無論如何,開發棕地是正確方向,政府要本諸有理有節原則處理,使公利益不致被地主和地方勢力人物侵損。

據知,政府開發棕地,並不僅止於朗屏北面這幅地,全港20多個綠化地帶(即是棕地)將陸續解凍發展,而棕地上現有設施如何處置,是必然衍生的問題。例如,洪水橋新發展區約有300個貨櫃場,它們雜亂無章,有礙觀瞻,在整體物流業卻是其中一個環節,政府在開發棕地的同時,不可能對此置諸不理。處理貨櫃需要大量土地和交通等基建設施,當年讓農地成為貨櫃場的權宜舉措,成為新界土地使用的老大難問題之一,後遺症現在就浮現出來了。

充實政府土地儲備

港人居住質素才有望改善

可以預見的是開發棕地,土地匱乏問題只解決了一小部分,政府必須同時在其他領域籌謀。例如約900公頃鄉郊發展用地,主要供原居民申請興建丁屋,政府必須以整體利益為重,首要不能擴闊鄉村建丁屋的範圍,並全面檢視原居民建丁屋的確實數量需要,然後釋出一些閒置鄉郊發展用地,供社會整體發展之用。

即使如此,以本港地狹人稠特質,閒置土地較充分利用之後,長遠仍不足以應對人口增長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港人若要住得較寬敞,則對土地需求就更大。所以,本港就開拓土地,不應自劃禁區,包括填海、撥出一些郊野公園土地等方案,都應該納入研議或推動落實之列,以確保長期土地供應充足,因為充實政府的土地儲備,政府才有實力理順和建立一個穩定健康的房地產市場。

..
Back to top

peterchan04




註冊: 2004-11-27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開發棕地走對了一步 多管齊下才能解地荒     Post time: 9 月 25 日



茅波陳,九月三十二日宣布,
凸區會起五十萬個二千呎四房单位,
免費每個本土出生港人送一間。

多謝茅波陳,多謝kellog黨位輸記。


..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pigpig2000




註冊: 2004-03-16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開發棕地走對了一步 多管齊下才能解地荒     Post time: 9 月 25 日

割duck唔只係政府冇羞恥之心,
啲擘大眼講大話嘅卑賤五毛族更加不知羞恥 ^_^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30924/00184_031.html

如刀集:沒審批權也要提意見

政府放風郊野公園起樓可以討論,但你精我不呆,環保人士馬上還擊,要討
論這個,不如先討論新移民人口以至單程證審批權。官員說新移民對港也有
貢獻,不應被針對。但把住屋問題說成不關人口事,卻是睜眼說瞎話,違反
常識。

一個人住是六百呎,兩人住平均三百呎,人愈多人均面積愈小,不過簡單數
學題;到得六百呎屋間出八個劏房,裏面住上八戶人家,數學題便成了住屋
問題,多數人都住得狹窄,便成了社會問題。特區住屋問題,是人均生產值
高過不少鄰近地區,但人均住屋面積卻大幅落後於人,那便不只社會問題,
政府有點羞恥之心,都自知施政有問題。

社會資源的分配和運用,跟人口政策關係密切,不過是普通常識,要不然當
年的居港權官司,說有一六七萬人擁居港權,政府也不用尋求人大釋法來堵
截。再說祖國迄今仍然奉行一孩政策,早年不夠吃都要搞計劃生育,道理是
少生點好過養不起;特區不夠住,大家住鬆動點好過擠死人,有市民叫政府
搞搞人口政策有啥稀奇!

新移民除了有貢獻,話說更有調節特區人口結構的作用,有助特區人口年輕
化;但不好意思,事實特區人口照舊一年比一年老化。政府如果有人口政
策,每天百五個單程證,按理說不應二十年來一成不變;政府不是沒做人口
研究,但研究了又無政策,審批權又不在自己手上,似乎一提人口政策便等
於跟內地討價還價,特區政府哪有這個膽!不是針對新移民,但討論房屋問
題不可能不提人口政策;就算審批權在內地,按《基本法》特區政府也應該
提出意見。

徐傑昌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peterchan04




註冊: 2004-11-27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開發棕地走對了一步 多管齊下才能解地荒     Post time: 9 月 26 日



茅波陳屍政報告話,
和合石噤大幅地吾好晒,

上面加個石屎平台,
起三百洞五十層公屋。
和合石花園邨,拜山都近D。

..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頁數: 1共 3 回應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討論區列表  |  Need a Login? Register Here 
 User Login
 User Name: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