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1 日 (星期日) | 會員登記|會員中心
吹水閒聊
近日收到不少網友意見,指 DCFever.com「吹水閒聊」充斥愈來愈多粗言穢語、人身攻擊、誹謗等不理性討論。作為 一個以攝影興趣為主題的網站,此等漫罵式討論已超出 DCFever.com 設立討論區之原意。DCFever.com 呼籲大家以 攝影交流為目的作理性討論,並正密切留意事態的發展。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頁數: 1共 2 回應
上個主題 :: 下個主題  
作者 訊息

pongyee




註冊: 2006-03-04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北大論壇.兩部電影     Post time: 10 月 12 日


今年看了兩部中國大片,臺灣的《賽德克•巴萊》和大陸的《金陵十三釵》,而且都和日本侵華有關。從電影的内容立刻就看出歷史觀的高下。

賽德克族屬於臺灣原住民——高山族的一支。《賽德克•巴萊》真實的展現了自古以來的賽德克族各部落爲了爭奪有限的生存資源而互相屠殺的叢林生存法則。部落戰爭中,他們砍下敵方的人頭。一個人殺的敵人越多、積累的骷髏頭越多,就越光榮。日本吞併臺灣後,鄙視這些被自己征服的落後民族,禁止這些原住民的原始生存方式,並建立一系列現代化設施。但是賽德克人怨恨日本殖民者的民族歧視。積怨終于在1930年爆發。賽德克六部落以他們的傳統方式,屠殺了百餘日本僑民,並引來了滅族之災。日本軍隊利用現代化武器和部落宿怨,率領另一批歸順部落,剿滅了起事部落。史稱“霧社事件”。

這部電影之所以偉大,就因爲他能真實的反映歷史原貌,脫離了“殖民者無比兇殘、被征服者無比善良”的陳詞濫調。臺灣是自由社會,學術自由使臺灣人在學術爭論中更有機會接近歷史真相。由於沒有某某主義史觀的洗腦教育,今天臺灣原住民也能接受這部電影。即使作為曾經的被征服者,他們並不稀罕僞歷史學家出於政治需要而把他們描繪成絕對無辜、絕對善良的和平族群。

這樣的真實卻讓大陸不少觀衆難以接受。從小的歷史洗腦教育使他們只能接受把日本侵略者描繪成惡魔,把被統治的中國人描繪成羔羊的文藝作品,比如《金陵十三釵》。但是一個民族過度展示自己的可憐無辜,把一切都歸罪於侵略者的兇殘,並不能引起國際的憐憫。所以《金陵十三釵》完全沒有落入奧斯卡金人的法眼。而《賽德克•巴萊》是東亞唯一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初選的電影。

http://www.pkucn.com/thread-282478-1-1.html
Back to top

pongyee




註冊: 2006-03-04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北大論壇.兩部電影     Post time: 10 月 12 日


(續)

如果說張藝謀是中國大陸優秀的導演的話,《金陵十三釵》只能説明,即使是大陸優秀的文藝作品,其思想和眼界也落後法國130年。1880年,莫泊桑寫下了舉世聞名的不朽名著《羊脂球》。普法戰爭中,法國也是戰敗割地,法國人民也遭受了燒殺淫掠。《羊脂球》沒有描繪普魯士入侵者的暴行,卻描繪了法國的愛國人士爲了保命逼同胞妓女羊脂球陪普魯士軍官睡覺的醜惡行徑。這種對本國人醜陋面深刻剖析和檢討的傳統,注定了法國無論經歷任何風霜雪雨,都能屹立于強國之林。而法國人能做出這種自我剖析和自我檢討,恰恰由於法國向來沒有封閉的意識形態。如果1880年法國有個主管意識形態的政府部門要求作家寫普法戰爭題材時只能猛烈抨擊鄰國野蠻入侵、無盡展示本民族的無辜和苦難,莫泊桑能寫出《羊脂球》這樣的傳世佳作,為法國文學贏得國際聲譽?

中國大陸的歷史教育有一個金科玉律:近代史中,殖民者只能是罪惡的一方,殖民地原住民只能是無辜的一方。爲了服從這個來自馬克思腦殼裏的金科玉律,教科書不惜僞造歷史,誇張殖民者的罪行,美化殖民地原住民。最著名的僞史之一就是“美國白人把印第安人屠殺殆盡”。
.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pongyee




註冊: 2006-03-04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北大論壇.兩部電影     Post time: 10 月 12 日


(續)

威廉•奧斯本給出了印第安大屠殺的真相。他的著作《荒野邊疆:美國印地安戰爭中自詹姆斯鎮到伤膝河的的暴行》 搜集了從1511年歐洲人和印第安人首次接觸到1890年美國西擴終止近400年間、今日美國領土上所有有記錄的歐印暴力衝突,並估算出7193人死于白人的暴行,9156人死于印第安人的暴行。這還不包括印第安部落戰爭的死亡人數。

日本殖民者和賽德克族之間、賽德克部落之間的屠殺,其實是北美殖民歷史的重演。美國尚未根據本國的歷史拍出一部史詩電影,臺灣拍出來了,應該說是中華文明的驕傲。這也説明,文藝作品的成就首先取決於思想自由。無論一個國家或地區有多龐大的人口,產生多麽多的作家、導演,只要他們思想受制于官方指定的意識形態的限制,其文藝作品就不可能成爲舉世不朽的經典。
.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頁數: 1共 2 回應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討論區列表  |  Need a Login? Register Here 
 User Login
 User Name: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