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9 日 (星期五) | 會員登記|會員中心
吹水閒聊
近日收到不少網友意見,指 DCFever.com「吹水閒聊」充斥愈來愈多粗言穢語、人身攻擊、誹謗等不理性討論。作為 一個以攝影興趣為主題的網站,此等漫罵式討論已超出 DCFever.com 設立討論區之原意。DCFever.com 呼籲大家以 攝影交流為目的作理性討論,並正密切留意事態的發展。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頁數: 1共 4 回應
上個主題 :: 下個主題  
作者 訊息

kk666




註冊: 2006-03-1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偷嬰案未審先判 違反新聞倫理     Post time: 11 月 28 日

..

.......................偷嬰案未審先判 違反新聞倫理

哄動全港的九龍城「拐帶BB案」,失蹤已經五日的半歲大BB女俞凱晴至今仍下落未不明,警方連日馬不停蹄四處搜查,期望盡快尋回凱晴。

事發於上周六晚七時許,吳姓婦人推着嬰兒車到九龍城散步,步經九龍城廣場對開附近,報稱一對男女突走近,其中一中年婦女趨前問路,吳婦於是指示方向,懷疑此時有人用單擋方法遮住吳婦視線,同黨從嬰兒車內抱走凱晴,吳婦步行約50米突然發現車身變輕,先知女兒失蹤。

半歲大的BB懷疑被拐帶,一夜間掀動無數港人的心, 不少家長紛紛自發加入尋找BB的隊伍。

有網民設立Facebook網頁,發出尋嬰啟事,甚至有內地網民將尋嬰啟事轉化為簡體字,發起人肉搜索,以防女嬰在黑市市場販賣。但女嬰一日未尋回,案件一日未偵破,港人都難以安心。

有媒體報道,因為女嬰家庭背景複雜,女嬰母親報稱離家時間與其報案時間有出入,警方不排除案件另有內情,正循各方面,包括私人恩怨、感情瓜葛追查。案件也引發特首高度關注,梁振英回應指,十分關心事件,已敦促警方全力調查,並通知口岸注意嬰兒離境。

他特別強調,香港整體治安良好,03年開始内地居民赴港自由行至今,治安並沒有惡化,而内地來港旅客的犯罪率也十分低。

特首特別強調內地人來港犯罪率低,是因為案件還沒偵破,事實真相還有待查清,但城中個別媒體已經聞風而動,熱炒「內地女子拐帶幼童」,言之鑿鑿,格外興奮。甚至有媒體呼籲內地拐子婆香港尋獵物,家長學校萬分小心。個別媒體對案件未審先判,是不是違反新聞倫理呢?我們先來聽聽資深傳媒人唐文怎麼講:

「九龍城上周六傍晚發生一宗懷疑有人當街「偷」走一名六個月大女嬰的案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已有數十萬名網民在網上討論區轉載照片,呼籲全港市民協助尋找;警方接連數日偵騎四出,海關在各口岸加強抽查可疑旅客;特首梁振英、保安局局長黎棟國和一些立法會議員也加入關注者行列。

事緣事主報稱,案發時,有一男一女用帶鄉音的廣東話向她問路後,女嬰旋即失蹤,於是警方懷疑有內地人與案件有關,並通緝一名年齡四十至五十歲的女子。

不過,迄今大眾知道的「案發經過」和「事實」都是事主提供的,真相到底如何,或者另外還有N個可能。

這個世界,甚麼千奇百怪、出人意表的事都會發生。

誠然,一名說帶鄉音廣東話的四、五十歲女子接觸或靠近過事主和失蹤女嬰,這畢竟是目前唯一較有價值的綫索,警方循此方向調查可以理解,傳媒援引警方的描述也無可厚非。

但「帶鄉音廣東話」這幾個字,不單會讓警方懷疑是內地人作案,更能撩動部分傳媒那條敏感的神經,於是,案情便立即「清晰」起來。

這些傳媒馬上繪形繪聲,直指「內地男女扮問路,拐走六個月大女童」,而省去「懷疑」二字,到底是存心抑或無意,那就只有天知道;有的媒體甚至連「作案經過」都能夠圖文並茂詳細示意,好像福爾摩斯再現人間。

未審先判,已經違背了新聞倫理,這些傳媒的做法,何止未審先判,簡直就是未破案便先判了。

說「帶有鄉音廣東話」者,香港居民多的是,並非就必然是內地人,這本應是常識。如果說連去黃大仙地鐵站也要問路者較有可能是內地客,這當然有一定道理,但既然是「扮問路」,難道疑犯就不會「扮唔識路」?所以,僅靠「用帶鄉音廣東話問路」就斷定作案者是內地人,未免莽撞。

只是,在今日的香港,有些人一聽到「內地」,就像鬥牛見到紅布一樣,迅速亢奮起來,埋頭衝上前去,全然不顧有利劍在前面等着牠,更不會稍費些心思研究這塊紅布是真是假。

警方破案有責,自然會較為理性,據有關該案的報導,調查方向似乎已有所調整。直指內地人拐走女嬰的傳媒,卻繼續熱炒「內地」這條綫索,無他,原因不過是既可滿足他們的快感,又能挑起社會的情緒,更不必負上誹謗之類的責任罷了。

的確,無論香港的傳媒如何誣蔑構陷,大約沒有內地人會真來香港興訟索賠,得罪他們不但絕對安全,說不定還能得到若干港人的喝采。但是,如果將來這宗「劫B」案破了,嫌犯不是內地人卻是本地人,則足以證明,這些傳媒以及為他們叫好的人,正是造成今日香港新聞道德沉淪的罪魁禍首。」

唐文認為,案情尚有存疑之處,調查無可厚非,但是有個別媒體在未明真相前熱炒「內地女子犯案」,則是意在進一步挑撥中港矛盾。煽動社會情緒,違背了新聞倫理。

......(ATV焦點)
Back to top

亞典波羅




註冊: 2002-10-11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偷嬰案未審先判 違反新聞倫理     Post time: 11 月 28 日

鬼叫大陸的人個底唔好咩.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kk666




註冊: 2006-03-1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偷嬰案未審先判 違反新聞倫理     Post time: 11 月 28 日

.

未審先判,已經違背了新聞倫理,這些傳媒的做法,何止未審先判,簡直就是未破案便先判了。

說「帶有鄉音廣東話」者,香港居民多的是,並非就必然是內地人,這本應是常識。如果說連去黃大仙地鐵站也要問路者較有可能是內地客,這當然有一定道理,但既然是「扮問路」,難道疑犯就不會「扮唔識路」?所以,僅靠「用帶鄉音廣東話問路」就斷定作案者是內地人,未免莽撞。

只是,在今日的香港,有些人一聽到「內地」,就像鬥牛見到紅布一樣,迅速亢奮起來,埋頭衝上前去,全然不顧有利劍在前面等着牠,更不會稍費些心思研究這塊紅布是真是假。

..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kk666




註冊: 2006-03-1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偷嬰案未審先判 違反新聞倫理     Post time: 12 月 3 日

..


.........哈哈.......〝日狗煩友〞同班廢柴都算(未審先判)!

.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kk666




註冊: 2006-03-1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偷嬰案未審先判 違反新聞倫理     Post time: 12 月 3 日

.

只是,在今日的香港,有些人一聽到「內地」,就像鬥牛見到紅布一樣,迅速亢奮起來,埋頭衝上前去,全然不顧有利劍在前面等着牠,更不會稍費些心思研究這塊紅布是真是假。

警方破案有責,自然會較為理性,據有關該案的報導,調查方向似乎已有所調整。直指內地人拐走女嬰的傳媒,卻繼續熱炒「內地」這條綫索,無他,原因不過是既可滿足他們的快感,又能挑起社會的情緒,更不必負上誹謗之類的責任罷了。

的確,無論香港的傳媒如何誣蔑構陷,大約沒有內地人會真來香港興訟索賠,得罪他們不但絕對安全,說不定還能得到若干港人的喝采。但是,如果將來這宗「劫B」案破了,嫌犯不是內地人卻是本地人,則足以證明,這些傳媒以及為他們叫好的人,正是造成今日香港新聞道德沉淪的罪魁禍首。」

唐文認為,案情尚有存疑之處,調查無可厚非,但是有個別媒體在未明真相前熱炒「內地女子犯案」,則是意在進一步挑撥中港矛盾。煽動社會情緒,違背了新聞倫理。

......(ATV焦點)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頁數: 1共 4 回應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討論區列表  |  Need a Login? Register Here 
 User Login
 User Name: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