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8 日 (星期四) | 會員登記|會員中心
吹水閒聊
近日收到不少網友意見,指 DCFever.com「吹水閒聊」充斥愈來愈多粗言穢語、人身攻擊、誹謗等不理性討論。作為 一個以攝影興趣為主題的網站,此等漫罵式討論已超出 DCFever.com 設立討論區之原意。DCFever.com 呼籲大家以 攝影交流為目的作理性討論,並正密切留意事態的發展。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頁數: 1共 6 回應
上個主題 :: 下個主題  
作者 訊息

kk666




註冊: 2006-03-1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亂世達觀:自取其辱與人無尤     Post time: 1 月 22 日


..........................亂世達觀:自取其辱與人無尤

美國前國防部長蓋茨最近出了一本回憶錄,退休高官出售「大內秘聞」,為自己揚名立萬順便賺點零花錢,本來不足為怪,但像他那樣近乎刻薄地批評多位外國領導人則頗為罕見,背後的大美國主義邏輯,更屬荒謬。

蓋茨在書中談及,二○一一年訪華期間,中國試飛殲20隱形戰機,令他頗為意外。

當時的國家主席胡錦濤向他解釋,軍方是進行預定的科學測試,他根本不相信,更將之形容為「對我最大的侮辱」。

是老美霸道慣了,還是蓋茨本人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不知「侮辱」二字從何說起。

中方在本國領空測試軍機,是自己內部的事,與老美無關,就算真的向美國示威又如何?向蓋茨解釋只是給美方面子,如果將之視為侮辱,那是給臉不要臉,自取其辱,與人無尤。

如果真要拿侮辱來說事,美國軍機幾十年來肆意在中國領空附近偵察和騷擾,這算不算侮辱?把最尖端武器布置在離中國愈來愈近的地方,甚至公然叫囂要把中國軍隊封死在第一島鏈,這算不算侮辱中國?美國國家安全局肆意監控多國領導人包括自己盟友的通訊被踢爆,奧巴馬還堅持「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國家監控策略」,這又算不算侮辱全世界?

美國想真正獲得別人尊重,最好先習慣如何與別人平起平坐。


謝文達 傳媒人
.
Back to top

panasg1




註冊: 2008-12-26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亂世達觀:自取其辱與人無尤     Post time: 1 月 22 日

中國試飛殲20隱形戰機,本來就是政治語言,普通人也明白,智障的當然什麼都不明白。
只不過殲20到現在仍然是個笑話,從這個角度看,對美國又未必是侮辱。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kk666




註冊: 2006-03-1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亂世達觀:自取其辱與人無尤     Post time: 1 月 22 日


中国战机研制分五步走 歼20已走完“四步半”

殲-20可能會采用殲-10一樣的辦法,即邊試飛、邊試用、邊定型的辦法。先小批量生産一批預生産型,交付空軍部隊試用,用于訓練大綱的編寫和摸索新機的戰法,這樣等飛機定型之後,批量部隊之後,可以迅速的形成戰鬥力。

  前不久,我國殲-20型隐身戰鬥機的原型機-2011機圖片出現在網絡上面,表明我國第四代隐身戰鬥機的研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從相關圖片來看,2011機的外形與此前的2001等飛機大同小異,這是一個可喜的标志,它表明此前殲-20的試飛比較順利,獲得的數據表明,飛行包線、RCS與預期相符合,因此不需要對飛機進行大的改進。

  根據國防科工委制訂的《常規武器裝備研制程序》,我國作戰飛機的研制分爲五個階段:論證、方案、工程、設計定型和生産定型。其中論證是根據國家的整體戰略和未來的作戰環境,經過分析對提出新飛機的要求,然後根據這個要求設計出飛機的總體技術方案,并對這個方案進行試驗,以驗證它的可行性。工程階段就是根據總體技術方案,确定工藝要求,制造出新型的飛機,進行全機地面共振試驗、電磁兼容等試驗,爲放飛前做最後的驗證。

  新機首飛成功之後,即根據試飛大綱要求,進行定型試飛。第一階段是調整試飛,由研制單位負責,這個階段飛機的飛行包線要達到預定包線的80%,以确定飛機是否存在着設計或者技術上的缺陷。通常新飛機不可避免的會有各種故障或者問題存在,需要對其進行解決,這樣就可能對飛機進行局部的修改。

如F-22的機翼後掠角就從YF-22的48度降低到42度,以增加翼展,提高展弦比。甚至出現飛機性能不達标,需要大幅度改變設計的情況,如蘇-27的原型機T-10,試飛之後,發現無法實現對抗F-15的目标,結果幾乎是推倒重來,大大延遲了飛機服役的時間。

  從2011公開的圖片來看,它的外形與此前的2001等飛機幾乎沒有區别,隻是在一些細節上進行了改變,因此這說明殲-20在此前的試飛是非常順利,部隊對結果也非常滿意。當然新飛機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問題,所以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細節性質的修改,這樣就爲殲-20早日進入部隊服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相關圖片來看,可以看到2011應該是一架全狀态的飛機,也就是它配備有較爲齊全的航空電子系統,包括雷達、光電探測系統等。這表明它可能會擔任一些深層次科目的試飛,如航空電子系統、火控系統和機載武器等,這些都屬于國家定型試飛的内容。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這個時間的試飛也會出現問題,但是大多集中在内部系統方面,涉及到氣動的比較少,因此對飛機外形做進一步修改的可能性就比較小了。

  從外界的消息來看,殲-20可能會采用殲-10一樣的辦法,即邊試飛、邊試用、邊定型的辦法。先小批量生産一批預生産型,交付空軍部隊試用,用于訓練大綱的編寫和摸索新機的戰法,這樣等飛機定型之後,批量部隊之後,可以迅速的形成戰鬥力。(作者爲大公軍事評論員)

大公軍事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impala




註冊: 2006-04-26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亂世達觀:自取其辱與人無尤     Post time: 1 月 23 日

殲20隱形戰機外形極像美國之F22隱形戰機。當時已有很多網民反映。

你抄襲人地之技術,還在人地將軍面前試飛,這就當然是侮辱喇.........

但後來才知,這型號尚有很多問題;才了解,是自主開發。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kk666




註冊: 2006-03-1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亂世達觀:自取其辱與人無尤     Post time: 1 月 23 日

.




.................................哈哈........

(殲20隱形戰機外形應該做個〝四方型〞喇)...................!!!

........................哈哈....真無知!

(殲20隱形戰機外形極像美國之F22隱形戰機)

.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kk666




註冊: 2006-03-1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亂世達觀:自取其辱與人無尤     Post time: 1 月 23 日


........哈哈........又〝益〞你!!!哈哈.............


隱形技術的一項主要工作是提高反雷達偵測的能力,也就是提高目標在雷達偵測下的隱形性能,通常用目標 的雷達散射截面積 (RCS)表示。

所謂雷達散射截面積是指:目標被雷達發射的電磁波偵測時,其反射電磁波 能量的程度。

雷達散射截面積的大小,反映了目標反射電磁波能量的強弱;其越小,雷達就越不易探測到目標。 從實驗驗證中,常從以下幾方面來減小RCS:

(一)使用複合材料:雷達發射電磁波碰到金屬材料時,由於是電導體,在金屬材料中易感應生成電磁流。電 磁流的流動,會建立起電磁場,使雷達做二次反射能量。

複合材料是由一些非金屬材料(如碳)和絕緣材料 (如環氧樹脂)組成,其導電率要比金屬材料低得多。因此,當雷達發射的電磁波碰到複合材料時,難以感應 生成電磁流和建立起電磁場,所以向雷達二次散射能量要少得多。

採用複合材料就成了最常使用的隱形措施。

複合材料(雷達吸收波材料)是一種多層結構形成的材料。它至少有三層:最外層是透波層;中間層(蜂 窩芯或泡沫芯)是電磁波損耗層;最內層是基板,具有反射抵消雷達波的特性。

當雷達能量輻射到此材料結構 上時,就會被大量吸收和抵消掉。常用的複合材料有:聚氨基甲酸酯泡沫芯和環氧樹脂蒙皮、聚苯乙烯泡沫蕊和 膠合板(尼龍)蒙皮或碳纖維蒙皮、玻璃纖維蜂窩芯和石墨複合蒙皮。

(二)避免使用大而平的垂直面:當雷達的無線電波射入兩個互相垂直面中的任一個平面時,由於無線電波的 “鏡面反射”效應,就會形成二次“反射”,最後以與入射波束相同的方向反射波束到雷達。

(三)造型:採用V字及光潔平滑的外形:在雷達探測下,外層金屬會生成電磁流。當這些電磁流流動到不連續處 時,就被“散射”或者輻射電磁能,而其中一部分電磁能就會反射回雷達。

以飛機為例:形狀輪廓起伏甚大及機體連接處不連續性,都會成為雷達二次反射的良好散射體,當不連續處垂直於雷達波束時,這種效應最強,基 於上述原因,在外形上採用:V字型(具實驗顯示此種造型隱形效果較佳)當然這些也是必須經過測試,而機 翼、機身、尾翼和短艙連接處光滑地過渡,或機翼與機身高度融合的構型及平滑的曲面外形。

(四)注意凹狀及突出物之結構:凹狀結構具有角反射器的特性。角反射器是由3個互成90度的表面角連接而 成。當雷達的無線電波射入這3個表面中的任一表面時,可能形成三次“反射”,如飛機:發動機進氣道、尾 噴管、排氣口等都可看作凹狀結構,具有較大的雷達反射信號(對發動機尾噴管來說還有紅外線輻射)。

因此 對這類凹狀結構應採取隱形措施。一般採用的隱形方法-遮蔽法:這種方法是利用機體的某一部分遮避發動機的 進氣道或尾噴口,以減小雷達探測的視角範圍。

例如,將發動機裝在機身背上,由機身擋住發動機進氣道和尾噴 口,避免雷達探測,發動機進氣口設在機身頂上或機翼上方的機身兩側,由機身或機翼擋住進氣口,在進氣口上 裝金屬絲網遮避,亦可抑制長波雷達探測。
,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kk666




註冊: 2006-03-1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亂世達觀:自取其辱與人無尤     Post time: 1 月 23 日


.......哈哈 ........若果係真的話........

每架造價高達9770萬美元的F-22隱形戰機,將成一場笑話。
++++++++++++++++++++++++++++++++++++++

..................讓美國隱形戰機成廢物的技術

據來自倫敦的消息:《星期泰晤士報》引述美國情報消息來源指出,由於懷疑中國可能發展出偵測隱形戰機的雷達技術,美國國防部已緊急下令調查中國的雷達科技精密程度。

自1970年隱形戰機首次飛上天空以來,俄羅斯和中國科學家就一直在研究打破美國隱形戰機的優勢,雖然他們的進展無人可知,但隱形戰機具有弱點。

一架美制F-117隱形戰機在科索沃軍事行動中被塞爾維亞打下後己經確證無疑。美國軍方心中已出現逃避雷達偵測技術已遭敵人破解的恐懼。

美國國防專家對《星期泰晤士報》表示,中國已使用較簡單的民用技術以發展出一種俗稱為被動檢波追尋的雷達統。據說,中國的新系統並非運用向空中發射電磁能脈衝碰到敵機回撞後顯現飛機的形狀和大小原理。

而是藉分析充斥在空中電視和廣播電波的跳動讓飛機在雷達上現形。因為,即使狀如蝙蝠的隱形戰機經過精密設計在雷達上出現的印記縮減成一隻巨鳥,但是它仍無法避免造成空中電視和廣播電波記號的振蕩。經過先進電腦的分析,飛機在雷達上便無所遁形。
所以,中國所需的設備只是一組由上千根天線組成、作用有如老式電視天線的積體網路;而造價便宜是其優勢。

唯一需要的精密儀器是用來解譯訊號的電腦處理系統,而用來解讀訊號的新電腦技術的進步據說其正確性十分高。

因此心中忐忑不安的美國防部,想要知道中國的電腦分析完美到什麼程度。情報單位並且推測中國可能在兩年內部署這項科技。

如果中國研發成功,世界上最先進且有史以來最昂貴的戰機將變成廢物。這意味著美國最新的、預計在2004年正式服役的每架造價高達9770萬美元的F-22隱形戰機,將成一場笑話。

且由於中國這套雷達偵測系統不發射訊號,只監看存在空中的電視廣播頻率,因此不可能被發現並加以摧毀。

2003/11/20新華網
.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頁數: 1共 6 回應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討論區列表  |  Need a Login? Register Here 
 User Login
 User Name: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