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7 日 (星期日) | 會員登記|會員中心
吹水閒聊
近日收到不少網友意見,指 DCFever.com「吹水閒聊」充斥愈來愈多粗言穢語、人身攻擊、誹謗等不理性討論。作為 一個以攝影興趣為主題的網站,此等漫罵式討論已超出 DCFever.com 設立討論區之原意。DCFever.com 呼籲大家以 攝影交流為目的作理性討論,並正密切留意事態的發展。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頁數: 1共 1 回應
上個主題 :: 下個主題  
作者 訊息

kk666




註冊: 2006-03-1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韓「慰安婦」忍痛曝光「尋公義」     Post time: 7 月 12 日

f00e7332a4cf5ab77f095696fe3f7cde<script async src="//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charset="utf-8"></script>



..................韓「慰安婦」忍痛曝光「尋公義」


【明報專訊】第二次世界大戰雖已結束70年,但過去的傷痛仍籠罩東北亞。遭日本殖民統治35年的韓國,跟日本歷史爭議不斷,其中「慰安婦」問題更被視為公義未彰的一大標誌。

本報記者早前走訪韓國,訪問「慰安婦」、民間關注組織及韓國政府負責就「慰安婦」問題對日談判的官員,深入了解這段纏繞日韓兩國以至中國的歷史癥結所在。

明報記者 林康琪 何麗玲

1993年,時任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河野洋平發表談話,承認日本戰時強徵「慰安婦」並表示反省及道歉。

22年過去,現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多番質疑強徵「慰安婦」的史實,將「慰安婦」說成只是「人口販賣」的受害者,甚至有日本右翼宣稱「慰安婦」是自願,這些旨在否認日本政府責任的言論,再次刺痛這個傷口,亦令日韓關係跌至建交半世紀的低點。

......................韓僅48名「慰安婦」在世

韓國現時只有48名「慰安婦」在世,其中9人居於距離首爾兩小時車程的「分享之家」。踏入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庭園中央穿著韓國傳統服飾的小女孩銅像及數個老婦半身銅像——她們都是曾在「分享之家」居住、但已離世的「慰安婦」。

要採訪「分享之家」的院友並不容易。職員解釋,由於今年是二戰結束70周年,國內外傳媒紛至,但老人年紀大,身心難以負擔,有時記者上門也要吃閉門羮。記者在等待半小時後,其中一名老人——88歲的柳喜男終首肯受訪。

職員帶記者走進有點冷清的宿舍,柳喜男的房間位於走廊盡頭,小小的房間放滿雜物,但井然有序。她一見記者便從牀上爬起來,記者透過翻譯問她年齡,她用英語回答﹕「Eight-eight!」

.....................15歲被日軍抓去 一天接10嫖客

柳喜男生於韓國忠清南道溫陽,十五六歲時,家人聽說日軍不會抓已婚婦女當「慰安婦」,遂安排她掛名嫁給附近一名男子,但未及更改戶籍,她便被日軍抓去。

她逃亡了60天 ,甫回家鄉又被捉,接着被送到日本山口縣下關的「慰安所」,在那兒關押了一年多。她憶述,那時充斥着「不聽話就會被殺的恐怖」,一天大約要接待10個嫖客,「連生理期也要工作!」直至1945年8月,她原本可能被送往新加坡,但日本戰敗投降,她得以返回祖國。

在半個多小時訪問期間,她一再形容那段日子是「恥辱」、「很丟臉」。她憶述,回韓國後丈夫曾表示希望跟她繼續一起,但她無法釋懷,拒絕接受。她沒有回鄉,再婚和生兒育女後未向家人透露那段黑暗日子。「我根本羞於啟齒。那不光彩的事連媽媽、丈夫都不知道。」

..................公開「慰安婦」身分 女兒怨累己蒙羞

韓國政府1992年起為「慰安婦」登記,但柳喜男為免影響家人,待丈夫過身、子女都成家立室後,1999年才登記,希望為歷史作證。韓國輿論都表揚挺身而出的「慰安婦」,但這些嘉許對柳喜男來說卻抵不上女兒的不體諒。

她5年前證實患上肺癌,因獨居無依,3年前入住「分享之家」,萬沒料到這吸引了傳媒目光,女兒埋怨她累己蒙羞,從此不來探望她。她說到這兒神情悲傷,沉默下來。旁邊的職員提醒,她不太想談家事。

柳喜男一直留意日本對「慰安婦」的言論,一談到日本政府及首相安倍晉三就怒氣冲冲﹕「說我們韓國女孩去慰安所賺錢?衰人!有些人為了賺錢那樣做,但我們不是。我們沒有那樣做的道理啊。你們沒飯吃會賣掉孩子嗎?那是安倍和右翼那班傢伙講的大話。」

...................控日政府《產經新聞》 要求道歉

柳喜男在律師協助下,藉着女兒已在美國加州居住的身分,正準備以第一控訴人身分,聯同另外9名「慰安婦」及兩名「慰安婦」後人,入稟美國三藩市聯邦法院控告日皇日本政府、涉嫌詆譭「慰安婦」的《產經新聞》及三菱重工等,索償2000萬美元(約1.56億港元)。

代表律師6月中旬稱,興訟的主要目的是促使被告道歉,倘若日方6月內肯道歉和積極提出解決方案,他們會取消訴訟。

韓國政府23年來登記的「慰安婦」累計有238人,當中不少人等不及討回公義就撒手塵寰。記者5月初在韓國採訪時尚有53人在世,但至本月已有5人病逝,包括1945年2月年僅11歲、目前所知最年少的「慰安婦」金外漢。

..
Back to top

kk666




註冊: 2006-03-1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韓「慰安婦」忍痛曝光「尋公義」     Post time: 7 月 12 日

capture-20150712-070105<script async src="//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charset="utf-8"></script>


【明報專訊】位於京畿道廣州市小鄉的「分享之家」成立於1992年,由民間集資,專門供養無依無靠的「慰安婦」。

「分享之家」有不少「慰安婦」都曾被擄到中國當「慰安婦」,戰後流落中國多年。

2005年,韓國首次為6名戰後滯留海外的「慰安婦」恢復國籍,當時她們最年長者已91歲。

她們在中國孤苦無依,甚至無國籍地生活逾半個世紀,終於重返故土,不禁老淚縱橫。

.......................戰後女孩泥塗臉攀山涉水回祖國

90歲的金君子是少有在二戰結束不久便由中國吉林省琿春回國的人。她幼年父母雙亡,被捉到中國,因反抗而遭掌摑,導致左耳失聰,又曾自殺過7次。

她當年徒步45日由中國返回朝鮮,再回到家鄉平昌。「分享之家」所長安信權向本報記者轉述此事時嘆息說﹕「金君子婆婆的經歷宛若電視劇。

她與6個女孩在戰後動盪不穩的時局裏,用泥垢塗滿一臉,餓了便拔薯仔等果腹,攀山涉水一心要回祖國。

她心裏想着『死都要死在朝鮮』,苦忍路途的艱辛。

行至水深流湍的中朝邊境豆滿江(圖們江),一班女孩緊緊抓住彼此的手臂渡江,可是江水無情,一名女孩還是被冲走了……」

韓國民間團體於1991年底組成「挺身隊問題對策協議會」,專注調查「慰安婦」問題真相與支援在世「慰安婦」,包括1991年協助首名以「慰安婦」受害人身分指控日軍的金學順等共3人入稟東京地方法院,要求日本政府賠償,以及藉1992年中韓建交之時,前往中國各地搜尋戰後滯留的朝鮮裔「慰安婦」下落,結果於1994年在湖北省武漢發現首批9人。

.............................拒接待日軍被虐精神失常

訪查顯示,1960年代武漢尚存30多名朝鮮裔「慰安婦」,後因病、死、自殺等僅剩9名。

她們表示當年曾因不肯接待日軍而備受虐待,包括遭割掉尾指、被軍醫用手術刀割陰道或肛門被插竹等。

有人因在慰安所飽受折磨而精神異常,有人在戰後因罪疚感放棄結婚,有人因身體受創導致婚後不孕。


.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頁數: 1共 1 回應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討論區列表  |  Need a Login? Register Here 
 User Login
 User Name: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