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6 日 (星期二) | 會員登記|會員中心
吹水閒聊
近日收到不少網友意見,指 DCFever.com「吹水閒聊」充斥愈來愈多粗言穢語、人身攻擊、誹謗等不理性討論。作為 一個以攝影興趣為主題的網站,此等漫罵式討論已超出 DCFever.com 設立討論區之原意。DCFever.com 呼籲大家以 攝影交流為目的作理性討論,並正密切留意事態的發展。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頁數: 1 2共 23 回應
上個主題 :: 下個主題  
作者 訊息

kk666




註冊: 2006-03-1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衛星     Post time: 8 月 16 日

__20160816080400579514(1)_popup<script async src="//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charset="utf-8"></script>




中國成功將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簡稱量子衛星)發射升空。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

凌晨1時許,由中國研發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墨子號」在入軌後,將進行3個月的在軌測試,之後再轉入運行階段。

量子衛星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首批科學實驗衛星之一,其主要科學目標是藉助衛星平台,進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鑰分發實驗,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廣域量子密鑰網絡實驗,以期在空間量子通信實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空間尺度進行量子糾纏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實驗,開展空間尺度量子力學完備性檢驗的實驗研究。

量子衛星的成功發射和在軌運行,將有助於中國在量子通信技術實用化整體水平上保持和擴大國際領先地位,實現國家信息安全和信息技術水平跨越式提升,有望推動中國科學家在量子科學前沿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對於推動中國空間科學衛星系列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這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中國科學院研製的稀薄大氣科學實驗衛星和西班牙科學實驗小衛星。
Back to top

dc影者




註冊: 2006-01-03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衛星     Post time: 8 月 16 日

呢個量子衛星係正野黎架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kingkonghk




註冊: 2003-01-27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衛星     Post time: 8 月 16 日

等睇雜生貼97火牛高鐵汁蜆的屎佬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dc影者




註冊: 2006-01-03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衛星     Post time: 8 月 16 日

量子通訊網絡難於被竊聽,佢老味會好頭痕.......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qq809




註冊: 2010-05-21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衛星     Post time: 8 月 17 日

加密通訊系統,加上激光武器,形成太空保護傘!
再來自己北斗導航加上精確打擊超高音速導彈武器,
老味咪使旨意用航母戰鬥群來壓制中國!
中國只要再努力破解老味西電子預警系統和電子監系統,
老味西投入軍費立即化灰!
再扔美債,睇你老味用乜支持黑金!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qq809




註冊: 2010-05-21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衛星     Post time: 8 月 17 日

老味依家常規戰沒有優勢,核戰吾敢打!
中俄聯手打破老味魔鬼之國,令世界回復和平!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kk666




註冊: 2006-03-1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衛星     Post time: 8 月 17 日

Pg0000016<script async src="//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charset="utf-8"></script>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kk666




註冊: 2006-03-1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衛星     Post time: 8 月 26 日

.
200x133_f28105baf4e245dfbaa139e78f7e9915<script async src="//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charset="utf-8"></script>


...................高分三號衛星首批影像圖公佈 包括黃海海域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 記者 劉凝哲)中國首顆高分辨率微波遙感衛星高分三號獲取的首批影像圖,25日在北京正式發佈。

國家國防科工局公佈了包括北京首都機場、福建廈門、天津港、洪澤湖、黃海海域等衛星影像,涵蓋聚束、條帶、掃瞄、全極化等高分三號衛星載荷典型成像模式圖像,反映出不同成像模式下地貌影像特點及海洋環境監測等情況。

專家認為,高分三號獲得的影像圖十分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微波反射特徵明顯。

高分三號創下中國衛星中的多個紀錄,它是中國首顆設計壽命長達8年的低軌遙感衛星,可全天候、全天時監視監測全球海洋和陸地資源。無論白天黑夜,高分三號都可以風雨無阻的隨時對地監測,甚至有「太空神探」之稱。作為高分系列衛星中唯一的微波雷達衛星,高分三號無須借助光線,就直接用微波為地球拍照「體檢」。

特別在氣候多變的海域,高分三號對海島礁的監測是其他衛星無法比擬的。在突發地質災害中,高分三號還可以迅速反應,在搶險救災中大顯身手。

據介紹,高分三號衛星於8月10日成功發射後,經衛星姿態穩定及狀態建立,於15日首次開機成像並下傳數據,目前已完成全部12種成像模式等測試工作。

「高分三號入軌以來,表現非常優秀,狀態穩定,所形成的圖像質量也非常好,達到了工程的預期目標」,國防科工局總工程師田玉龍表示,高分三號對國家東部南部西部不同的地物特點進行成像,圖像質量非常清晰,體現了高分三號可全天時、全天候成像的特點,具有很高的技術水平。

截至8月24日,高分三號衛星已獲取並處理數據2.15TB,生產2級標準產品426景。未來,高分三號衛星還將繼續開展圖像輻射定標、幾何定標及圖像質量提升等優化,數據處理能力和任務規劃能力等地面系統測試工作。

工程計劃在2016年12月完成地面系統測試,隨後轉入應用測試與評價工作。應用測試期間,高分三號衛星主用戶國家海洋局、民政部、水利部、中國氣象局及其他用戶部門和有關區域,將利用高分三號衛星獲取的數據,開展衛星圖像質量和應用評價。

田玉龍表示,隨著高分三號的升空並獲得理想數據,中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體系已初步建立。從分辨率、譜段、觀測區域這三個維度來看,高分衛星星座已基本形成。他認為,高分系列衛星的成功發射並運行,為中國建設中的國家空間基礎設施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和物質基礎。

.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kk666




註冊: 2006-03-1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衛星     Post time: 8 月 27 日




Pg0000025<script async src="//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charset="utf-8"></script>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kk666




註冊: 2006-03-1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衛星     Post time: 9 月 7 日

20160907wxl0001000<script async src="//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charset="utf-8"></script>



據觀察者網消息,上月,中國電科首部基於單光子檢測的量子雷達系統在14所研製成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量子雷達系統由中國電科14所智能感知技術重點實驗室研製,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電科27所以及南京大學等協作單位的共同努力下,經過不懈的努力,完成了量子探測機理、目標散射特性研究以及量子探測原理的實驗驗證,並且在外場完成真實大氣環境下目標探測試驗,獲得百公里級探測威力,探測靈敏度極大提高,指標均達到預期效果,取得階段性重大研究進展與成果。

國內科研團隊相繼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上取得技術突破後,中國在量子雷達領域再下一城。那麼,和經典雷達相比量子雷達又有何特殊之處呢?

量子雷達不是對經典雷達的顛覆

雷達最早在二戰期間得到大規模應用,特別是在不列顛空戰中,英國皇家空軍依靠雷達的輔助對德國空軍造成較大殺傷。當時的雷達單純利用發射的電磁波信號,經過目標表面散射後,通過判斷接收信號的能量,來識別、判斷目標。不過,這種雷達的信息載體只能通過信號的絕對幅度或幅度的變化來體現,檢測機理就是簡單的能量檢測,無法區分雜波和目標,分不清在空中飛舞的錫箔條和真正的戰機,信息利用方式單一,因此,應用領域受到較大的限制。

隨著技術的發展,雷達也不斷發生變化,從單純利用信號的強度信息,演化為綜合利用電磁信號的頻率和相位信息,即電磁場的二階特性。通過發射電磁波二階特性的應用,在調製方式上,出現了線性調頻、相位編碼和捷變頻等複雜信號形式,這些信號形式有效解決了傳統雷達時寬與帶寬的矛盾,並提升雷達抗干擾、抗雜波的能力。在檢測技術上,催生了動目標檢測技術、空時自適應處理技術和脈衝多普勒體制,這些技術利用目標和雜波在多普勒域上的差異,實現雜波中運動目標的有效檢測,提升雷達抗雜波能力。

量子雷達則是將量子信息技術引入經典雷達探測領域,解決經典雷達在探測、測量和成像等方面的技術瓶頸,提升雷達的綜合性能。量子雷達屬於一種新概念雷達,首要應用是實現目標有無的探測,在此基礎上可以進一步擴展應用領域,包括量子成像雷達、量子測距雷達和量子導航雷達等,從本質上來說,量子雷達並沒有脫離經典雷達探測的框架體系,只是在利用量子理論進行系統分析時,對雷達中一些概念和物理現象,如接收機噪聲等,具有全新的、更準確的理解。在此基礎上,量子雷達從信息調製載體和檢測處理等方面入手,提升雷達的性能。總體而言,量子雷達是對經典雷達理論的更新和補充,而不是顛覆和取代。

.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qq809




註冊: 2010-05-21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衛星     Post time: 9 月 7 日

早幾日中國衛星拍攝到美國51區軍事基地!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kk666




註冊: 2006-03-1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衛星     Post time: 9 月 10 日




hmei6973_b<script async src="//embedr.flickr.com/assets/client-code.js" charset="utf-8"></script>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kk666




註冊: 2006-03-1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衛星     Post time: 9 月 11 日


................................商語廣播:墨子號點亮中國航科

內地上月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衞星,吸引外界關注的不僅是量子通訊天地對接是否成功,對衞星以「墨子」作為命名也感到好奇。

若有留意的話,當會發覺中國的航天和衞星等命名,從最早發射的「東方紅一號」,到「嫦娥」探月和「天宮」巡天,以及「悟空」尋找暗物質,已經愈來愈不帶政治色彩,而是凸顯中華傳統文化的味道。

墨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科學家,為墨家學派的創始人,距今二千多年。墨子較為人熟知的,可能是其主張「兼愛非攻」的哲學,他認為戰爭對天下有害無利,故倡非攻。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墨經》曾提出「光學八條」,最早發現光線沿直線傳播,並設計小孔成像實驗進行論證,這一發現,較西方早了逾千年。

因此,墨子有「科聖」的稱號,提出中國最早的宇宙概念、數學論述、物理觀念等,被譽為中國科學家的始祖,是有記錄的世界上第一位進行光學實驗之人。英國科學史專家李約瑟曾經寫了一本《中國科學史》的書,也有提到墨子對科學的貢獻。

中國把首顆量子衞星命名為墨子號,除了以示敬意,相信亦是想透過這顆衞星告訴世人,中國古代已有成就非凡的科學家。

由於種種的歷史原因,中國在近代科學技術方面一直落後於西方國家,現經過多番努力,終於在某些科學領域由落後變成領跑,確實值得自豪。

繼墨子號之後,期待孔子、孟子、老子、莊子等諸子百家未來也能陸續被命名,讓中華文化閃耀太空。

李秀恒

.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qq809




註冊: 2010-05-21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衛星     Post time: 9 月 11 日

繼續努力!這些對維持亞太地區和平不可或缺!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kk666




註冊: 2006-03-12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衛星     Post time: 9 月 12 日

.

.........................商語廣播:量子科技將大派用場


中國發射全球首顆「墨子」量子衞星後, 已經開始成功接收傳送數據。如果實驗和效果達到預期,下一步還計劃發射「墨子二號」、「墨子三號」。有科學家估計,量子通訊十至十五年後將進入普羅大眾的生活,到時人們在網絡上處理任何通訊,都不用擔心資料外洩。

量子通訊是採用量子本身擁有「糾纏效應」的物理特性,達到第三者無法竊聽或偷截訊息的保密效果,最適宜應用在軍事方面。

有說美國航空母艦在「南海仲裁案」前還在南海耀武揚威,但當中國對仲裁結果作出強硬回應時,美國航母即突然銷聲匿迹,原因之一可能是懾於中國的量子科技,摸不透中國的軍事策略,故不敢貿然碰撞。

筆者月前曾撰文提及,未來世界將會進入量子時代。皆因量子通訊具有絕對保密的性能,除了用於軍事上,在金融和商業方面也可大派用場。而且,量子科技還可應用到電腦運算和網絡發展,現在普通電腦採用的是二進位,即採用「0」、「1」計算,而量子運算可突破二進位達到「疊加狀態」,即幾分鐘就能完成目前普通電腦的百年計算。當然,這個科技尚待進一步研發,若能夠取得突破,相信現時很多的科幻設想,將來也可能會變成現實。正如三十多年前第一代「大哥大」手提電話面世時,有誰能想像到可以發展到今天的智能電話那麼多功能和普及?

據所知,美國、歐洲、日本和加拿大等國家,都有發射量子通訊衞星的計劃,中國在這方面能夠走在世界前列,確實值得自豪。

李秀恒

.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頁數: 1 2共 23 回應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討論區列表  |  Need a Login? Register Here 
 User Login
 User Name: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