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5 日 (星期一) | 會員登記|會員中心
攝影技巧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頁數: 1共 4 回應
上個主題 :: 下個主題  
作者 訊息

Apprentice




註冊: 2005-02-18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請問黑咭是什麼﹖怎樣去使用﹖     Post time: 2 月 18 日

如題,謝謝各位指教。
Back to top

路人丙




註冊: 2004-12-26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請問黑咭是什麼﹖怎樣去使用﹖     Post time: 2 月 18 日

黑咭使用法
剛剛隔離版抄過黎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fever20d




註冊: 2004-10-14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請問黑咭是什麼﹖怎樣去使用﹖     Post time: 2 月 20 日

黑卡的應用
(來自 http://www.dcview.com/article/newreadarticle.asp?id=2300)

黑卡的作用和漸層的 ND (減光鏡) 有點類似,一般而言,在進行風景攝影時, 例如,山間日落之際,山巒和天空之間,有一 EV 值差距;海岸日昇之時,海岸 和天空,也有一 EV 值差距。

尤其是在長時間曝光下,暗部與亮部的曝光差距會更大。若測光以暗部為主, 亮部必然過度曝光,飽和度不足,層次喪失;若測光以亮部為主,暗部會幾乎 變成黑色剪影,紀錄不到暗部的細節。

這個意思是,同一張影像的兩個區域,需要不同的曝光設定。

由此,便衍生出「黑卡」或「漸層減光鏡」的概念。

例如,我們若測出暗部需要 4 秒曝光,層次較佳;而亮部只需要 1 秒曝光, 超過便會損失細節。

那麼在拍攝時,我們可以拿一個張黑色(不反光)的卡紙,在亮部區域上下抖動 ,遮掉約 3 秒的曝光時間,如此,便可以達到我們預期的曝光效果,讓暗部及 明部的細節都呈現出來。

一般來講,曝光時間較久時(數秒鐘),會用黑卡來進行,而曝光時間較短時, 黑卡也來不及作業,便會使用漸層的 ND 鏡來做。

黑卡的缺點

傳統黑卡的運用上,其實是有些困擾的:

1.它是憑經驗計算曝光時間,未必能夠很精準。

2.抖動必須有技巧,否則容易留下黑卡邊緣的成像痕跡。

3.會有某些小區域,曝光可能仍然不夠理想(例如起伏的山巒),這跟場景的 實際情況及運用經驗仍有關聯。

4.若有多張相片要拍攝,長時間抖動黑卡,不免疲累 :)

軟體的模擬概念

從黑卡的概念,我們可以得知,用軟體來模擬黑卡,其實是相當容易的:

1.若是亮部和暗部的 EV 值不至於差太多,那麼可以只拍一張相片,以明部為 曝光依據,暗部的細節,可以使用 PI 「相乘倒數」+一個淡入的圖層( 漸層遮罩 ),將暗部細節 叫回來。

2.若是亮部和暗部的 EV 值真的差距太大,那麼需要(架腳架)拍攝兩張作品, 將兩張作品疊起來。

同樣,這個作業也要仰賴「淡入」( 漸層遮罩 )的圖層作業。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Apprentice




註冊: 2005-02-18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請問黑咭是什麼﹖怎樣去使用﹖     Post time: 2 月 20 日

謝謝以上兩位先進的指教,令本人可以深入了解黑咭有何用處及如何使用,更多謝fever20d兄的詳細解釋,本人現在就嘗試買將黑咭回來及作測試,希望日後可以有好的作品給各位評價。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fever20d




註冊: 2004-10-14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Re: 請問黑咭是什麼﹖怎樣去使用﹖     Post time: 2 月 21 日

Hello Apprentice,

The document is from DCVIEW,

來自 http://www.dcview.com/article/newreadarticle.asp?id=2300)

you should thank DCVIEW.COM.
觀看用戶檔案 回覆 Back to top
 
頁數: 1共 4 回應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討論區列表  |  Need a Login? Register Here 
 User Login
 User Name: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