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4 日 (星期日) | 會員登記|會員中心
攝影活動及聚會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頁數: 1共 0 回應
上個主題 :: 下個主題  
作者 訊息

lumenvisum18x24




註冊: 2012-09-19

上載我的肖像
題目林嵐 • 尋找家史 (18.07 - 23.08.2015) 開幕酒會 17.07.2015 (五) 6 - 8pm     Post time: 7 月 13 日

開幕酒會 17.07.2015 (五 Fri) 6 - 8 pm
藝術家講座 01.08.2015 (六 Sat) 3 - 4:30 pm
工作坊: 01.08.2015 (六) 4:45 - 6:45 pm (建議參加者同時出席當天下午3時舉行之【尋找家史】藝術家分享會。)
展覽日期 18.07 - 23.08.2015 (逢星期一休館)
地點:光影作坊
地址: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二樓十室
查詢:3177 9159

展覽簡介
【尋找家史】是根據真實事件、口述、想像和疑似記錄所組成的圖像,對照出藝術家所願意相信的家史記錄。她選取父母不同年代的相片,來對應截錄自互聯網的大時代小圖片。搜索的關鍵詞是她對那相片的好奇點,希望尋找一個答案來解答她對那個時代的疑問。一個個別人的回憶記錄串起了民間的社會記憶,一些官方的檔案似是而非在述說。幾個關鍵詞的輸入將茫如瀚海的互聯網抽空,只剩下那相關又再相連接的圖片選擇,歷史的重組竟在彈指之間輕易完成。 以窗扇的對照形式,家人和互聯網截錄出來的大時代下生活化的圖片,在微光下變成一幕幕電影截影,像是拿起放大鏡去看那些無謂的時代細節,嘗試尋找和了解改寫家人命運前因後果的蛛絲馬跡。 由小史去重新思考大歷史、以至身邊所存在的人和事,少了一點殘酷,多了一點抽離,更多了一分浪漫。

藝術家簡介
林嵐(1973 –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研究院及教育學院,現為香港藝術學院高級講師以及課程統籌。主力創作大型混合媒介雕塑作品及裝置,作品以文化、歴史、社會與時事為主要探索背景,並多採用回收再用的物料,如木箱板、舊傢具、舊雨傘布料等。曾獲邀到中國、台灣、日本、新加坡、菲律賓、緬甸、孟加拉、美國、加拿大、德國及肯亞等地,參與展覽或藝術家留駐項目。近年積極參與本土及海外不同的公共和社區藝術計劃,2009年於香港開展名為「微觀經濟」的社區項目,探討藝術如何可善運社會資源。作品多次入選香港當代藝術獎,2006年獲亞洲文化協會頒發捷成漢伉儷獎助金。 個人展覽包括:「林嵐合作社―織織復織織」(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2013)、「微觀經濟」(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畫廊,2011)、「人車同行」(孟加拉達卡法國文化協會,2005)及「喃喃自語」(香港沙田大會堂、元朗劇院,2003)。作品為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港鐵、荷蘭合作銀行及K11 藝術商場等公、私營組織及私人收藏。

工作坊簡介
歷史乃過去的故事,如何記載,由誰去記錄,自古以來,都由當權者定斷,平民百姓無緣置喙。尋常的個人事跡,往往於大歷史的洪流當中淹沒。 藝術家林嵐將由舊家庭照出發,與大家一起回溯過去,透過觀察、追蹤及分享,一同重構舊家庭照中的語境,並以審視的目光,重新思考攝影、記憶與歷史是怎麼一回事,歷史觀又是怎麼一回事。

本展覽於23/7– 31/7 期間特設團體導賞暨工作坊,歡迎10-15人之團體報名參加,具體日期請與本坊職員磋商,費用全免。
Back to top
 
頁數: 1共 0 回應
Post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討論區列表  |  Need a Login? Register Here 
 User Login
 User Name: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