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那麼喜歡演唱會呢? 上一次分享到從學校的年度演唱會開始,每一年都會邀請一些歌手來學校表現,漆黑的舞台中,隨著強勁的音樂,夢幻的射燈,讓人忘記生活中的壓力,暫時脫離現實的生活,陶醉在歌曲中的美好,有時候,離開演唱會的時候,人生彷彿再次充滿希望。
有一首歌有關演唱會的歌,我非常喜歡,是張學友的《他來聽我的演唱會》,原來去聽演唱會,也是人生不同階段的重要里程埤,我相信每一位觀眾,都有他(她)心目中的主題曲,同一首歌曲,隨著歌手的成長及際遇,每一次在台上都會演繹出不同的韻味,而台下的我們,也是因歌曲觸動心靈深處而感動,或許,這就是演會的魅力所在了,這一種體驗,是不會在價值不菲的高級音響中得到。
前陣子,在香港靜靜地上映了一套有關演唱會的3D電影,是我喜歡的五月天的演唱會+電影,我估計這電影在香港的票房應該不是十分好,上映不久很快就落畫了,我倒是非常欣賞此片的誠意,技資巨大,拍了兩年的演唱會,在加上三個演唱會外的故事,印證了生活和演唱會是關係,是如此的密切,不知你是否同意。哈哈。
當我看在戲院看電影的時候,有半秒的時間,看到自已的鏡頭喔,非常興奮,原來,我們都變成了演唱會的一部份了。看看上面那照片會看到那3D攝影機,我當跟旁邊的同事說,那機有兩個鏡頭呀~~~
上一次提到初學的朋友可以先試用A光圈先決 (Aperture Mode),當你感覺到已經純熟的時候,你可以試用手動(Manual Mode),我大部份的照片都是用M Mode的,你要決定用什麼光圈和快門了,最初用手動,我會建議先用安全快門,(即是如果用200mm焦距的鏡頭,那麼快門最好是1/200秒或以上),這樣出來的照片,照片會比較穩定,而光圈則是用最大的光圈,如果有F2.8的話,可以用F2.8,而ISO側是用來調較曝光量的工具了,可以由800開始,慢慢加上去,直至不會曝光不足為止,當然,如果你不想見到粗粗的畫面,ISO值越少越好。
要是坐得很遠,怎麼辦? 我覺得還是可以拍得到的,這一張照片,相信只有在山頂的朋友,才能拍得到。
這一幕是我比較難忘的,這時的氣氛差不多是達到高峰了,滿天白色的紙屑,飄於空氣中,在坐每一位都覺得太好看了,美得不能想像,也許就是在漫天飄雪的冬天,內心卻是火熱,而就在這刻,也許會勾起她的一點點回憶吧。
每一次的演唱會,不就是人生一次的加油站,離開了,回到那原來的地方,多了一點點的力量,每人都該有做夢的權利吧,然後再等待下一次的演唱會,這個當下也許叫做幸福。
我想有太多技術達人在這裡了,希望分享多一點感受,技術分享不多,請見諒,希望看到你們的回應及指正。晚安~
P.s 我常常在想,大家為什麼這麼喜歡看演唱會呢?... 你們的原因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