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6年前開始接觸Timelapse(縮拍),到現在已經有兩年多的經驗也去過不同地方拍攝過縮拍,不算長時間但也有小小心得。
縮拍最重要有耐性
一條10秒縮拍代表你要拍至少200張相,每一張相的time interval 大約是2-5秒,要看你想要片中景物變化的速度。時間短如日落日出會用較短的interval 來特顯光線變化。如影銀河就用快門20秒以上一張相,這樣一段銀河timelapse就會花你兩三小時拍攝。當然用time controller就可以preset interval同拍攝張數就可以自動拍攝,但是都要耐心等待才能有成果。

3秒

20秒
縮拍所需器材
一,首次你要確保你的相機記憶卡有足夠空間。一張raw佔約20mb,200張raw就差不多4gb以上,所以我一向帶兩張64gb card,以防有壞卡可以有後備
二,相機電要足夠。因為連拍幾小時耗電大,何況一日內會拍幾個景點。天氣冷的地方耗電會更加快,所以一向都會帶後備電池。如果影銀河縮拍會關閉顯示螢幕功能減少耗電。
三,穩定的腳架。如果你選擇在大風甚至要涉水拍攝縮伯就要選擇穩定的腳架減少拍攝時鏡頭的搖晃,從而減低後製時的難度及時間。多次經驗得出結論就是前期拍攝做得好減少可控制的error,後期製作會順利得多。小弟最近買Gitzo Traveller Series 1545T, 貪夠輕夠穩。
縮拍其實是將2x-30張相片合併為1秒(fps, frame per second),之後再合成為十多秒甚至幾分鐘的影片。當然合併完都是還有功夫要做,包括調色及減閃爍(deflick)
Flick閃爍
當Timelapse中有光線變化時如日出日落,光線進入鏡頭中的數量會改變,畫面從而會一光一暗閃著,所以叫閃爍。很多timelapse的天空部分都有閃爍問題,會影響觀感。我個人會用Lrtimelapse 的deflicker 來減少閃爍問題,步驟簡單但畫面會順暢得多。
所需軟件
Lrtimelapse: 合拼raw & preview, Deflick走閃爍
Adobe Lightroom: 調色contrast,shadow,temperature
Adobe Premiere Pro: 合拼多條timelapse,warp stabilizer 減少相之間畫面震動
以上全屬個人意見,可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