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一陣子,和幾位攝影師閒談,說起關器材的問題,有一位說某某形號相機只有三千萬像素,拍照不夠「靚」......
我心想,三千萬像素拍照不夠「靚」?像素多就代表「靚」?
像素越多相越「靚」是一般不懂攝人的人理所當然的想法。這只是一種迷思,事實上並不如此。
手機巿場,很多都以像素多作為賣點,小小的手機,動輒一億、二億像素,但這種「像素競賽」,卻鮮有出現在相機巿場上,只因為「像素越多相越『靚』」這種想法,只是一般大眾的既有印像,比較懂得攝影的相機用家卻不以為然。
像素多少,只是和你用甚麼載體去觀看作品有關。
假如你拍出來的照片是放在一部全高清的屏幕觀看,像素就只需要 1920 x 1080,大概就是 200萬像素。
假如要放在 4K 電視上,就只需要 800萬像。
一般手機網絡上分享照片,1000萬像其實己足夠有餘。
至於印成實體照片,印冊行業標準是 300dpi (dot per inch),每一平方吋只需要 300x300 = 90000 像素,以一張 4R(6" x 4") 照片,大概是200多萬像,300萬像綽綽有餘。
而一張標準 8R 大相,也只需要不足 1000萬像。
或者說,如果再印大一點例如 A3/A2 海報又如何?
300dpi 是人眼與印刷品以 12吋作為欣賞距離的要求,如果一張海報,以36吋作為欣賞距離,則只需要 100dpi,再大的印刷品,也需要的 dpi 更少。
早期的數碼相機,只有幾百萬像素(筆者第一部只有30萬像素),印大相就會模糊或「起格仔」,不夠「靚」。那個年代,的確像素越高相越「靚」。只是到了今天,無論手機或相機,過千萬像素已經是必然,像素多少與相片「靚」與不都關係不大。
雖說關係不大,但技術上而然,相片「靚」與否,其實和另一樣東西有密切關係,就是「感光像點密度」,感光像點密度越高,相片畫質就越低。
黑白相機,一個感光像點就是一個像素。
彩色相機,四個感光像點才能組成一個像素。
相同像素,黑白相機需要的感光像點要比彩的少,同一片幅的感光元件,黑白比彩色機的感光元點密度低,畫質要好。
相同像素,大片幅(例如單反相機)比細片幅(例如相機)的感光元件,感光元點密度低,畫質比較好,這就是相機畫質比手機好的原因。
相同片幅(感光元件的大細),像素多的比像素低的,感光元點密度就較大,畫質其實較差。
像素多畫質好只是一重迷思,事實卻是相反。
那像素多又是否一無事處?像素多其實在後製裁相提供了很大方便,拍攝後作一定程度的二次構圖剪裁後的像素能滿足要求,這才是高像素的作用。
兩幅照片,第一幅沒有剪裁,第二幅作了一定程度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