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bb
註冊: 2009-05-13
上載我的肖像
|
Canon 和 Nikon 的特性 Post time: 4 月 9 日 |
|
|
其實一樣米養百樣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既喜好
根本無需強加自己的喜好於他人身上
不過,在一個有眾多熱愛攝影人士的討論區
大家交流一下心得,發表一下用後和測試後的事實可以互相幫助
尤其對一些新手來說 他們絕對有知情權
因為他們來到這討論區都是想各師姐師兄提點一下
好讓即將花的幾千幾萬元不至於白花或後悔
而不是某些品牌銷量不好就派出打手在各論壇惡意喧染
另一產生錯覺, 甚麼"Nikon就一定利一定鮮色, Canon就一定soft一定灰"
凡事有兩面,利是實物真的很利還是系統後期自動推高,定還是鏡頭成像?
鮮色是整像相片平均鮮色(好像PS推saturation一樣),還是CMOS sensor對Bayer RBG三色的天生不同敏感度而造成?
不要自欺欺人,的各Nikon和Canon是各有自己的成像和色彩特色
而當你要選擇買相機時就選自己的喜好
怎樣也好
從眾多Nikon拍出來的照片,一個正常人有對健康的眼睛(無色盲色弱)是可以看得到:
Nikon系統和sensor影出來的相是偏向Magenta(CMYK)/Red(RGB)飽和
綠色在系統自定的輸出後是有一種非真實的感覺(白一點是綠得很假,不像天然的綠色)
先不說這是好是壞, 因為這是事實但也可以是不同人的個人喜好
正如好多人鍾意Lomo影出來的色, 係完全和實物不同, 但總有些人喜歡, 甚至覺得好潮
也正如有人喜歡Nikon隨意影張相都是好像很清(這是Nikon的自家設定,改不到的,你想soft一點就可能要用soft鏡或加soft filter)
但是不是Canon影不到銳利相?
這只是鏡頭問題
Canon Kit Lens是差一點的...因為Canon鏡頭群大,他們做生意的策略是出好多好靚(但貴)的鏡去滿足不同人的需要
所以一般用Kit Lens測試的Canon相, 給人的感覺是好似不夠Nikon利
其實有大量L鏡, EF-S鏡, Macro鏡 影出來也非常銳利
但如果你的喜好是相片偏紅偏綠的話,那對不起, Canon原本設定真的幫不到你, 但你可以嘗試更改自定的saturation mode
正如好多Nikon用家自定減saturation去備免相片太濃色一樣 (但後果是相片可能會偏藍)
已經有多很多測試證明以上論點
自己不信就說網絡是故意偏袒Canon好是跌落地下喇番擲沙
自己看清楚 Canon 和 Nikon 相的特性
如果你說這裡的師兄放的相是假的,那你也不用再看這討論區
因為你選擇盲目鍾情自己的偏好而自欺欺人
總言之,各有各喜好,各自用自己喜愛的相機影多些靚相
不要再胡亂人云亦云,吹噓"Nikon就一定sharp,Canon就一定soft"
根本是兩種不同system,看完以下的相,鍾意Nikon就買Nikon,鍾意Canon就買Canon
自己技術不夠,給你最好的相機也可以影到失焦
D3s 的相片樣本: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464&picture=3767
1Ds MarkIII 的相片樣本: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253&picture=1795
D700 的相片樣本: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301&picture=2190
5D MarkII 的相片樣本: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343&picture=2561
D300S 的相片樣本: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421&picture=3291
7D 的相片樣本: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430&picture=3405
剛剛Google到一個外國人用Canon Rebel(很舊的)和Nikon D90的比較:
http://www.wasabimon.com/archive/nikon-vs-canon-camera/
|
|
hlcmarco
註冊: 2010-01-05
上載我的肖像
|
Re: Canon 和 Nikon 的特性 Post time: 4 月 10 日 |
|
|
uubb師兄:
一篇好中肯而又不偏激的文章,看得出是很用心寫出來的.
十人生九品,其實各自各精彩就得啦.
但網上實在太多一些在現實世界有所欠缺,而在網絡世界就盡情取回的一些網友.
有人曾話過,拎部比較普通的單反去影相,會被人譏笑攝材不濟;我就真係從未試過有如此荒謬的事.
撫心自問,攝影,純粹是個人的興趣,你有你影,我有我影.
根本不需要各向其他人交代,自己喜歡,就已經可以.
我是雙修,C記和N記亦擁有,確實各有所長,各有所專,不能以偏概全的一面倒偏袒某一牌子,某一型號.
買攝材是不送技術的,這個我非常明白.
我是不信有品牌,故意派出打手在各論壇惡意喧染,而那些所謂打手,
就正是我所講的,是在現實世界有所欠缺的人.
俗語有話: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
言歸正傳,C記,個人觀感,整體出相有輕微偏暗,個人喜好,普遍總是需要加多1/3EV.
當然,對黑減EV,對白加EV的理論我是明白的,我所講的,只是以普遍來說.
可能C記以數碼相寧UNDER,莫OVER為依歸,況且比較容易做到安全快門所需.
UNDER左,可以用軟件推光,效果不錯;但一旦OVER左,用軟件壓光,效果就比較遜色.
有些比較極端環境,有師兄寧願以減1至1.5EV拍攝,回去才用軟件推光.
C記1系機,其對焦系統跟非1系機存在很大差異.
此差異,足夠令一些鏡頭在非1系機上,對焦時有迷焦的情況,在1系機上就有絕對改善.
所以,C記陳列室,EOS-1Ds Mark III和EOS-1D Mark IV這兩款旗艦機,
總是裝上EF 50mm f/1.8 II這支鏡頭,就可見一班.
至於像素高,整體上是有所得著,但並不代表低像素是有所缺失.
我有部2004出產的老爺機EOS-1Ds,其全片幅的1,110萬像素CMOS影像感應器,
拍攝出來的效果,依然是令我最為心動.
雖然其電池表現強差人意,重量驚人,ISO偏低,但其對焦能力和整體反應與影像的細膩,
足夠抵銷其所有缺點,每逢有重要的場合,EOS-1Ds總是陪我左右.
其稍為偏藍的冷色調,和沿用機械快門,很有菲林機的感覺,所以至今還是位列我心頭高位.
反觀N記機,D3s我亦擁有,黑夜之神,實至名歸,高ISO,低雜訊,表現絕對令人滿意.
但它既為旗艦機,其對焦系統竟然跟D700一樣,並未能超越分毫,總有點令人若有所失.
N記D90,對焦有所遲緩,我絕對可以接受得來,但D3s就.......總有點兒那個.
對焦要對反差大的位置,可以有助中焦,這個我是明白的,但C記的1系機,低光低反差對焦,亦異常迅速.
Nikon和Canon的成像和色彩特色,各有所好,各有所長,但我總不明白,為何有那麼多的惡意批評.
再講,買攝材回來,就當然要多加利用,但有很多師兄,總是怕相機的SC高,將來易手價會冇咁好而得個擺字.
鏡頭過了保用期了,竟然可以用九成半新,出過幾次街,無塵無瑕,遮光罩無花去標榜其鏡頭新穎.
可想而知,支鏡買了回來,真係用過幾多次,佢買支鏡回來乜唔係用,而係用來擺.
機鏡買了回來,就是要拎嚟用,如果唔係,我買嚟做乜?
有啲師兄去旅行又嫌重,拎多幾支鏡又嫌麻煩和覺得辛苦,長放防潮櫃,等同浪費.
我已極少在這個討論區發貼了,有空閑才上來睇一睇,睇到uubb師兄呢篇咁有心的發貼,
一時又抵奈不住,才又發貼回應.
現在的我,努力工作再工作,以辛勤換取我的理想,以血汗換取我的所需.
我的多機多鏡多外閃,實在引來太多無理的非議,其實,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穫.
現在除了顧及家庭和工作外,我最大的理想是去一些心儀的地方旅行和流浪,影過痛快.
今個月24號,我會到四川貢嗄山海螺溝和四姑娘山冰川極地作八天旅行攝影.
現在又正規劃遠征西藏拉薩高原作長時間流浪旅行攝影,最少半個月,最長可達一個月.
我的座右銘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能行一步,千里能行.不怕紙上談兵,只要懂得坐言起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