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1 日 (星期二)
|
會員登入
會員登記
|
會員中心
首頁
新聞中心
相機.鏡頭
手機.平板
二手買賣
旅遊
作品發表
Fever 達人
FeverModel
shop@dcfever
討論區
討論區主頁
討論區使用條款
搜尋討論區
攝影活動及聚會
DCFever 討論區主頁
->
攝影活動及聚會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頁數:
1
共 0 回應
上個主題
::
下個主題
作者
訊息
lumenvisum18x24
註冊: 2012-09-19
上載我的肖像
「點滴相傳」水務設施古蹟攝影計劃
Post time: 5 月 14 日
飲水思源,除了要知道水從哪裡來之外,也應當知道它的歷史根源。香港的供水歷史可追溯至19世紀中期,由於當時香港人口不斷膨脹,為了應付供水需求大增的挑戰,促使政府於地勢陡峭又能提供最大的水流量的薄扶林興建首個水塘,令當時的維多利亞城及其西面一帶得以蓬勃發展。隨後,改善及擴展食水的壓力有增無減,於是政府又展開大潭計劃及大潭篤計劃,以及於黃泥涌及香港仔多個儲水量更大的水塘及供水系統。時至今日,這四個位於港島區最古老的水塘仍然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見證著紮根於本港供水系統的開創精神。
幾年前,此四個水塘及其30多項歷史建築物已列為歷史古蹟。保育香港供水系統的早期設施,有助市民大眾了解歷史。歷史又與攝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攝影的基本功能,就是用於記錄一個真實的事實。大部份我們看見或拍攝的相片,都只是將某些事實、事件、經驗、或者場合的紀錄。相片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質,就是所有相片都屬於過去的;換言之,相片都是歷史。要記載歷史及將之流傳百世,除了依靠文字,我們亦可透過照片達致同樣目的。
本計劃透過攝影作為一個視覺記實媒介,招募愛好攝影、歷史古蹟及大自然的市民參與。除拍攝港島四個最古老的水塘的不同面貌外,亦期望參加者認識南區的歷史古蹟及大自然生態,同時了解香港食水供應的歷史,從而反思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並關注天然資源 (如水資源) 的可持續發展。
計劃對象
愛好攝影、歷史古蹟及大自然的人士
(主要對象為南區居住、工作或就讀之人士)
公開組(25人)
歡迎接受18歲或以上人士參加
學校組(25人)
而學校組則接受中三或以上的學生及中學教師參加
(參加者需自備相機)
工作坊內容
本計劃以工作坊及外影實習形式進行, 於2014年6月起至12月期間每月舉辦一系列工作坊;以及四次到薄扶林水塘、大潭篤水塘、黃泥涌水塘及香港仔水塘進行外影實習。
上課地點
鴨脷洲社區會堂 或
海怡社區中心
報名辦法及費用
公開組:每位港幣$1000元正
學校組:免費全免
敬請填妥報名表格,附上一張4R拍攝古蹟或自然生態的攝影作品及介紹,連同劃線支票(抬頭「光影作坊有限公司」支票背面請填上姓名電話),親臨或寄回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2 – 10室「光影作坊」
(*所有已繳付費用,如非因計劃取消,一概不予退回。)
報名表格下載
http://www.lumenvisum.org/site/tc/education/education_workshop_water.html
截止報名日期: 2014年5月31日
Back to top
頁數:
1
共 0 回應
到最上層
|
回到主題
|
搜尋
討論區列表
|
Need a Login? Register Here
User Login
User Name: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