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萬紫千紅喜迎春:煙花拍攝速成法

文、攝:Stephen

一年復始,萬象更新,明日就是大年初一的大喜日子,相信不少攝影人除了拜年之外,亦會趁著一連數日的假期安排一些特別的拍攝節目。嫌拍攝花車巡遊及年初三賀歲賽馬不夠挑戰性?大家何不嘗試拍攝年初二的賀歲煙花匯演來提升煙火/煙花的拍攝技巧?雖然天文台早前預計大年初二當日可能有點局部地區性驟雨,但當晚的風速較高,有利吹散污染物,或許可以大大提高大家拍攝煙花時的成功率。事不宜遲,就等筆者在年三十晚快速傳授各位煙花拍攝技法!

天氣

天氣會取決作品的成敗,可是這些都是不能控制的,所以大家拍攝煙花前要經常留意天文台的最新天氣報告。天氣方面除了要留意拍攝當日會不會下雨外,更重要是要注意風向和風速,若然風速夠高,自然可以在煙花爆開後較易吹走餘煙,令煙花可以更清晰。不過,若太大風,反而會令煙花在半空爆發後,未能根據事前電腦模擬的軌跡成形,甚麼「春」字樣或「星型」圖案都會被大風吹得東歪西倒。

現時天文台已經推出試驗版的自動分區天氣預報,大家拍攝煙花前可以大約得悉不同地區的風向、風速和天氣狀況。

至於風向,其實要留意當日你身處的是「上風位」,抑或是「下風位」:若風是從煙花迎面吹過來,你便是處於「下風位」的位置,那麼煙花灰燼和煙霧都會對拍攝畫面有影響;反之你是處於「上風位」的,風由你(及相機)背面吹向煙花那處,拍攝時就自然不會「食塵」。而據天文台表示,2015 年年初二會吹和緩至清勁偏東風,風速達 20km/h 至 40km/h,由鯉魚門吹向尖沙咀方向,故應該不存在普遍在冬天時於維港兩岸拍煙花時,灣仔海傍會比尖沙咀文化中心一帶出現「勁食塵」情況。

預測年初二晚上 8 時尖沙咀京士柏強近會吹東風,時速約 10.7 公里,基本條件不算太差,反而要當心下雨的問題。
拍攝煙花時,「上風位」跟「下風位」有著明顯的差異─就是會不會「食煙」的問題。

器材

拍攝煙花題材,首選超廣角變焦或標準變焦鏡,因為取景彈性較定焦鏡頭靈活。至於高倍數變焦的天涯鏡也是不錯的選擇,雖然收細光圈後的畫質可能比一般低倍變焦的套裝鏡頭還要差,但由於天涯鏡涵蓋的焦距動輒由28-300mm不等,無需為了要拍到煙花的大特寫而忘於更換鏡頭。不過,若然是使用高倍變焦鏡的話,一支高質量的三腳架更是不可或缺的,若腳架不穩、拍攝時風勢又大、又用上遠攝焦距,相片會更容易受到相機抖動的威脅,所以拍攝煙花切忌不可吝嗇在三腳架上的投資,否則恨錯難返就只得能換來「明年請早」這個悲慘的結局。

何時按下快門?

為了加強畫面的可觀性和動感,就要留下煙花射上天空的軌跡。由於光速快過音速,聽到「煙花爆炸聲才按快門」這招未必完全可行,當大家聽到爆發聲響時,煙花可能已達至最高點,僅能拍下爆開的一刻,無法留下煙花由躉船射上天際的軌跡。再者,這還未計算拍攝者的反應時間及相機快門滯延的幅度,所以大家不妨早一點開啟相機快門,以拍下整個發放的過程。

要準確控制快門開合來拍攝煙花,快門線一定不少得,切忌以相機的自拍器代替,因為自拍器有 2 秒或 10 秒左右的倒數時段,當倒數完,就已經拍不到心儀的煙花了。

把握首輪煙花

適當的風力有助吹散煙花爆發後的餘煙,令天空不會濃煙滿佈,使大家拍攝煙花時會較為清晰和得到較高的對比度。當然,風勢大不大,能否吹散餘煙有時要在拍攝中段才可以得知,所以為安全計,大家不要錯過首輪煙花發放,因為首輪煙花沒有餘煙影響,清晰度一定是整晚匯演之最,反之在匯煙中後段,餘煙一多,相片的整體反差就會降低。另外,「港式煙花」在發放的最後一幕時,大會都會「全力以赴」,務求將天空照到好像白天一樣,但從拍攝的角度,這種「宇宙大爆炸」一樣的施放方式會令相片過度曝光,拍攝的成功率事倍功半,故筆者建議大家不宜將「餘力」留至最後。

首輪煙花發放時較少受煙霧影響,只要做好基本功後,利用「黑卡」將高低兩層煙花擷取下來亦不是太難。

下一頁:曝光點計法?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6 小時前
近年蚊型 Sensor 便攝數碼相機突然炒熱,不少二手中古機仔有價有市,而社交媒體的帶動也令不少廠方覺得有機可乘,自然想重新投入市場。Canon 最新發...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Ferrari 正式發表全新旗艦超跑 849 Testarossa,這款車向經典致敬,並以 V8 中置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回歸。新車綜效馬力高達 1050cv,性能直逼 SF90... (繼續閱讀)
8 小時前
Nikon 自 2024 年收購 RED 後,終於推出 Z Cinema 系列首款力作——Nikon ZR 入門級電影機!僅售港幣 17,000 多元,搭載 24.5MP 全片幅感光元件、6...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以港幣2萬多就可入手入門電影機?全新 Canon EOS C50 來勢洶洶,直接挑戰 Sony FX3!謝飛和Edmond 將實試 Canon EOS C50 的表現,探討其 32MP 全片... (繼續閱讀)
12 小時前
Nikon 宣布推出 ZR 相機,這是 Z CINEMA 系列的首款產品,由 Nikon 子公司 RED Digital Cinema 參與開發。ZR 定位為輕便型電影相機Nikon ZR 這款相...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OM Digital Solutions(OMDS)終於發表 OM System 第二支白色長砲 M.Zuiko Digital ED 50-200mm F2.8 IS PRO 專業級超遠攝變焦鏡頭,擁有 100-400mm...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在 Canon Cinema EOS C50 登場的同時,RF 85mm F1.4L VCM「混合型鏡頭」亦正式現身,與現有的 RF 20mm F1.4L VCM、RF 24mm F1.4L VCM、RF 35mm F1....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Canon 於較早前預告下,今天終於揭開神秘面紗宣布推出 EOS C50 電影相機,這是該公司 Cinema EOS 系列的最新成員。EOS C50 採用 3,200 萬像素,全...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隨著 iPhone 17、iPhone Air、iPhone 17 Pro 及 iPhone 17 Pro Max 的公佈,Apple 官方網頁已將多款 iPhone 機型下架,僅餘 iPhone 16 與 iPhone 1...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Apple 雖然公佈了最薄的 iPhone Air ,但並未動搖最強 Pro 系列手機的地位。這一代 iPhone 17 Pro 與 iPhone 17 Pro Max 的拍攝質素達到史上最高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