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地上最強超廣角:Canon EF 11-24mm f/4L USM 實測

文、攝:mic

攝影其中一個吸引的地方就是可以透過鏡頭,以跟人眼不同的方式,重現這世界。隨著攝影的普及,大家可能對不同鏡頭的效果已是見慣見熟,例如長焦鏡頭特點之一便是壓縮感加上淺景深,不過今次送測的 Canon EF 11-24mm f/4L USM 卻一定是當中例外,以全片幅中史無前例的 11mm,即使用慣超廣角,新鏡相信亦不難為大家帶來視覺上的衝擊。

左為第一代的 EF 24-70mm f2.8L USM,右為 EF 17-40mm f/4.0L USM,可見中間的 EF 11-24mm f/4L USM 尺寸一點亦不小。

廣角巨無霸

近期推出的超廣角鏡頭都有相當份量,早前試過重量有 1100g 的 Tamron SP 15-30mm F2.8 Di VC USD 後,今次又有更重的 Canon 的 Canon EF 11-24mm f/4L USM(1180g)。鏡頭雖然沒有 f/2.8 的恆定大光圈,又不設防震,但 11mm 的焦距卻創下的 135 片超廣角的新標準,難怪獨市之下即使定價超過 2 萬,Canon 方面仍不擔心沒有客路。對於用家來說,難免會即時將鏡頭跟售價只約為 1/3 的 Sigma 12-24mm F4.5-5.6 II DG HSM 比較,先不講兩者質素高低,11mm 跟 12mm 僅有 1mm 之差分別會有多大?當中視角便有 126°05' 與 122° 的分別(常見超廣角的 16mm 為 108°10') ,特別是風景又或是室內拍攝,EF 11-24mm f/4L USM 的透視感便會更為強烈。

11mm vs 12mm

以 Canon EF 11-24mm f/4L USM 於 11mm 拍攝。
以 Sigma 12-24mm F4.5-5.6 II DG HSM 於 12mm 拍攝

濾鏡需後置

入手新鏡後,不少用家都習慣同時為配上一片 UV 濾鏡,保護鏡頭的前組以防意外刮花。不過由於 EF 11-24mm f/4L USM 採用了突出前組設計,鏡頭只支援後插式濾鏡,幸好內置遮光罩已起了一定「防撞」作用。鏡頭前組於變焦期間會稍為前後移動,11mm 時伸出最多,而 18mm 左右則會略為縮入鏡筒,而透過 IF 內對焦設計,鏡頭對焦期間前組並不會移動。利用超聲波 USM 馬達推動加上超廣角鏡頭先天對焦行程較短的特性,EF 11-24mm f/4L USM 配合 EOS 5D Mark III 對焦可算迅速,而雖然最大光圈只有 f/4,光線不足鏡頭亦少有出現搜尋問題。

鏡頭提供同級中最廣的 11mm 超廣角。 變焦環位於鏡尾位置。
前端為手動對焦環,支援 FTM 全時手動對焦功能。 鏡身唯一的切換鍵的 AF / MF 控制。
設有對焦距離窗,最近對焦距離為 0.28m。 鏡頭使用後插式濾鏡。

鏡身設計重視細節

作為一支頂級 L 鏡,鏡頭具備防塵防水滴設計已是基本,想不到於鏡身其他的設計上,亦相當重視細節。當中筆者最欣賞的便是鏡頭專用的鏡蓋設計,可配合遮光罩的一條坑槽緊扣鏡身,減少攜帶期間鏡蓋意外鬆脫的機會,另外鏡頭於遮光罩底部並設有一個不起眼小平面,防止鏡頭於桌面等平滑表面滾動,設計頗算細心。

內置遮光罩,內層用上了防反光的消光設計,而近頂端則有一條供鏡蓋扣緊的坑槽。 採用專用鏡蓋。
遮光罩底部特別設有一個小平面,以防鏡頭放置時意外滾動,設計頗算細心。 鏡頭於日本製造。

ISO 100、f/6.3、1/160

配合線條,鏡頭可營造出強烈的透視感,這亦是 11mm 最為吸引的地方。

超廣角構圖宜有前有後

使用 EF 11-24mm f/4L USM 的時候,很多時會不經不覺將焦距轉至 11mm,超廣角的視覺衝擊固然是吸引,但由於畫面「所見」大多,有時候反而會令相片構圖失去重心。要如何營造空間感令畫面更加立體?大家不妨留意一下前中後景的安排,以建築拍攝為例,便可以前景馬路作為引導線,而天空則作為後景陪襯,令相片看起來更有層次。

下一頁為解像、逆光、暗角、色差、星芒測試及更多樣本照片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15 小時前
欣賞大型演唱會的目的大多是為了追隨心儀的偶像,然而若想真正感受觀眾的熾熱情感與歌手的親密互動,在規模較小的場地舉辦的迷你音樂會,往往能帶來...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Google 近日為旗下 Gemini 3 加入一項相當實用的新功能:用家只需上載一張圖片,便可即時查詢該影像是否由 AI 生成。在現時充斥著 AI 內容的網絡世... (繼續閱讀)
1 日前
由 DCFever 主辦的《Synology Photos 呈獻:捕捉光影攝影比賽 2025》,獲得了空前熱烈的迴響,成功吸引了來自香港及其他不同地區的攝影愛好者踴躍參... (繼續閱讀)
1 日前
Volkswagen ID. Cross 概念車發表後,外界都關注這輛入門級概念車何時會投入量產。這一天相信不遠了,因為 ID. Cross 的測試車被海外媒體捕獲,這輛... (繼續閱讀)
1 日前
Android 用戶和 iPhone 用戶之間長期以來在檔案互傳方面存在著不便,過往要靠第三方應用或雲端服務作「中間人」,流程較為繁複。然而,情況終於迎來... (繼續閱讀)
1 日前
以盲盒形式推出的 Kodak Charmera 相機自上市後便一機難求,市場反應熱烈。為回應這股熱潮,Escura 也迅速跟進,推出同樣以盲盒方式銷售的 SnapRoll... (繼續閱讀)
1 日前
Leica 再次為 Q 系列帶來黑白新機,在 Q2 Monochrom 推出 5 年後,品牌剛剛發表後繼機 Q3 Monochrom。Q3 Monochrom 與原版 Q3 基本一致,但最大分別... (繼續閱讀)
1 日前
相機部件鬆脫,輕則影響拍攝體驗,重則令到相機損壞。而 Fujifilm 剛剛發出公告表示旗下 X-E5 的吊帶固定環會出現鬆脫情況,如果在沒有察覺的情況下... (繼續閱讀)
2 日前
在成功推出 Macan Electric 純電休旅後,等到頸都長,終於等到保時捷(Porsche)發表兩款純電 SUV Cayenne Electric。新車型繼承 Cayenne 車系自 2... (繼續閱讀)
2 日前
日本 AV 女優河北彩伽(前名:河北彩花)在社交媒體上擁有過百萬粉絲,其「圈粉」能力說是現時 AV 女優中最頂流也不為過。其實近年河北彩伽已經努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