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要輕定要多 50mm?】Olympus 40-150mm f/2.8、Panasonic 35-100mm f/2.8 對戰!

文、攝:Stephen

作為 Micro 4/3 系統的用家,雖然有 Olympus 和 Panasonic 兩家原廠廠商一同推出鏡頭,但是有時因為「太多選擇」而變得「不懂選擇」。像今次比併的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2.8 PROPanasonic Lumix G X Vario 35-100mm f/2.8 Asph. Power O.I.S. 定位相近,但就因為規格截然不同而出現「選擇困難症」。是次小編以畫質的角度為 M4/3 用家在上述兩者之中「二選一」,看看要長焦距好一些定抑或是「機動性先決」!

 

一炮到位?Olympus 40-150mm f/2.8 PRO
Olympus 40-150mm f/2.8 PRO 在2014 年年尾推出,是廠方繼 12-40mm f/2.8 PRO 後,第二支 M.ZUIKO PRO 專業級系列鏡頭。此鏡的定位有別一般 f/2.8 大光圈鏡只會染指「70-200mm」等效焦距的傳統規格,將望遠端延伸至 150mm,若嫌攝力不夠的,Olympus 更提供 MC-14 增距器供用家選購,再將物理焦距倍大 1.4 倍至 210mm(等效焦距 420mm),變相令用家可以減省一支可以觸及相當於 400mm 焦距的高質素長炮鏡頭。Olympus 40-150mm f/2.8 PRO 用上金屬鏡身設計,其「冰涼感」較 Panasonic 35-100mm f/2.8 強烈,鏡頭本身就已經設有手動對焦離合器,只需將對焦環向下一拉就已經可以切換至 MF 模式,無需在相機 Menu 內周旋。另外,鏡身亦加入 L-Fn 鏡頭功能鍵,用家可自定為 ISO、畫質選擇等快捷鍵,甚至可以用來暫停 AF 自動對焦功能,操控性不俗。可是,此鏡的體積較大和重,配合機型較小的 M4/3 相機的平衡感較差,而且鏡頭不設光學影像穩定器,就算用於 Panasonic 身上,也只限 GX7GX8GX85 的機身防震系統才可以有最一流的配套,時刻可以拍到最清晰的相片。

兩鏡採用固定鏡長、內變焦、內對焦設計,焦距較長的 Olympus 40-150mm f/2.8 PRO 相對 Panasonic 的,足足長了接近 50%。
就機動性而言,Panasonic 35-100mm f/2.8 有很大的優勢,而且街價較 Olympus 的平了一大截,競爭力可不少。
Olympus 40-150mm f/2.8 PRO 的三腳架環可以拆卸下來,並且可以選購 DR-66 裝飾環用來遮蓋鏡身的螺絲位。
使用 DR-66 裝飾環後,Olympus 40-150mm f/2.8 PRO 的外型清減了許多,如果用家不一定常常使用隨鏡附贈的三腳架環的話,其實可以透過使用 DR-66 為鏡頭減磅,藉以提升機動性。

 

短小精幹:Panasonic 35-100mm f/2.8
Panasonic 35-100mm f/2.8 早了 Olympus 40-150mm f/2.8 PRO 兩個年頭推出,定位為相當於傳統的「70-200mm」鏡頭,亦可以跟 Panasonic 本身的 Lumix G X Vario 12-35mm f/2.8 Asph. Power O.I.S. 完美配合,涵蓋相當於 24-200mm 焦距。當然,若果有意選購 Leica DG Vario-Elmar 100-400mm f/4-6.3 Asph. Power O.I.S. 的話,Panasonic 35-100mm f/2.8 就可以做到所謂的無縫接駁功能。Panasonic 35-100mm f/2.8 外型輕巧,其 360g 的重量相對 Olympus 40-150mm f/2.8 PRO 那 760g(未連隨機附送的三腳架環)有很大的優勢,機動性可謂一絕。雖然 Panasonic 35-100mm f/2.8 外觀上少了 Olympus 40-150mm f/2.8 PRO 的「霸氣」,金屬感也不及對方的強烈,不過光學質素在未有 Olympus 的產品「挑機」下,仍是首屈一指的。在 Olympus 40-150mm f/2.8 PRO 仍未趕及上市的兩年「空窗期」外,Panasonic 35-100mm f/2.8 幾乎獨霸有關的高階遠攝鏡頭市場,加上內置光學影像穩定器,對機身的「揀擇性」也不太多,做到 Olympus 和 Panasonic 機身兩邊通吃之效。

 

近拍比併

焦距:100mm
Olympus 40-150mm f/2.8 PRO
Panasonic 35-100mm f/2.8
焦距:150mm
Olympus 40-150mm f/2.8 PRO
N/A
Panasonic 35-100mm f/2.8

短評:Olympus 40-150mm f/2.8 PRO 其中一個強項是近拍力,其 0.7 米最近對焦距離於 150mm 焦距時可以做到 0.42X 的高放大率(相當於 35mm 全片幅相機),而 Panasonic 的最近對焦距離只有 0.85 米,加上較短的 100mm 望遠端,敗陣可謂是預計得到的事。

 

鏡頭變形比併(使用 Olympus OM-D E-M5 Mark II)

廣角端
Olympus 40-150mm f/2.8 PRO
Panasonic 35-100mm f/2.8

 

焦距:50mm
Olympus 40-150mm f/2.8 PRO
Panasonic 35-100mm f/2.8

 

焦距:70mm
Olympus 40-150mm f/2.8 PRO
Panasonic 35-100mm f/2.8

 

焦距:100mm
Olympus 40-150mm f/2.8 PRO
Panasonic 35-100mm f/2.8

 

焦距:150mm
Olympus 40-150mm f/2.8 PRO
N/A
Panasonic 35-100mm f/2.8

短評:兩鏡在 Micro 4/3 的機身數碼修正下,仍有極輕微的桶狀變形像差,但對一般日常拍攝沒有太大的影響。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3 小時前
國內鏡頭品牌 Viltrox 近年相當積極,產品線分類幾近可以媲美傳統大型副廠鏡頭品牌,加上高性價比,近年已有愈來愈影友選用 Viltrox 鏡頭,成為國產... (繼續閱讀)
3 小時前
非賽事打造的限量版賽車 499P Modificata 突然到港,給一眾法拉利車迷一個大驚喜!連同 499P Modificata 一起的還有其他 V6 家族成員!包括由 V6 引...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Samsung 全新超輕薄 AI 摺疊手機系列 Galaxy Z Fold7 及 Z Flip7 現已正式發售!兩款新機以超薄機身設計及超輕重量,成功突破摺機界限,超窄邊框設...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HUAWEI 年度拍攝旗艦 Pura 80 Ultra 正式登陸香港市場,我們搶先在泰國曼谷取得實機,為讀者深入體驗這款定價 HK$10,988 的攝影王者。本代產品在影...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Vivo 今年除了推出多款旗艦機型外,其中階產品 Y04 與 Y39 5G 也已悄然在香港上市。根據街鋪顯示,這兩款手機分別以 HK$798 和 HK$1,880 的親民價格...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全球手機市場份額數據在網上比較容易找到,不過由 GFK 調查的香港手機市場份額報告,數據因為需要付費取得,故較少媒體能取得這些數據。不過,近日...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Canon EOS R7 於 2022 年發表,這款屬品牌的 APS-C 片幅旗艦無反產品周期相信接近尾聲。傳聞指 Canon 或在短期內推出後繼機 EOS R7 Mark II,新機的... (繼續閱讀)
1 日前
國內品牌 AstrHori(岩石星)繼早前引入 6.5mm F2 Fisheye 魚眼鏡後,似乎正準備再下一城,推出焦距更短的 6mm F2.8 超廣角鏡頭,針對使用 APS-C 片... (繼續閱讀)
1 日前
「波神」Michael Jordan 雖已退役多年,但旗下波鞋 Air Jordan 1 系列依然熱銷,不但周不時推出新配色,更耐唔耐有聯乘之作。不過勢估唔到最近品牌... (繼續閱讀)
1 日前
繼純電 CLA 後,相信純電 MPV VLE 會是 Mercedes-Benz 下一波令大家充滿期待的純電新車!平治官宣這輛純電 MPV 已經進入開發的最後階段,預計 2026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