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mic
還記得筆者第一支擁有的超廣角鏡頭就是 Tokina 的 AF 193 AF 19-35mm f/3.5-4.5,平常用慣標準變焦換上超廣角,視覺的確有很大的沖擊,不過人很是奇怪,看慣了就慢慢少了當初的激動,而自自然然,就會向更廣的視角追求。使用了「主流」的 16-35mm 多年,今次測試 Sigma 12-24mm F4 DG HSM | A 就令筆者重拾第一次使用超廣角鏡頭的感覺,作為 Sigma 第 3 支全片幅 12-24mm 鏡頭,新鏡到底有何表現?即看我們以下的測試。
![]() |
ISO 640、f/4.0、1/13s 利用超廣視角,12-24mm F4 DG HSM | A 可拍出相當強烈的透視感,亦是鏡頭的主要賣點之一。 |
Sigma 第三代 12-24mm 超廣角
Sigma 雖然作為獨立鏡廠,但光學開發實力真的不容少看,在 Canon 發表屬現時最廣角的 EF 11-24mm f/4L USM
之前,就早於 2003 年與 2011 年先後發表了 12-24mm f/4.5-5.6 EX DG HSM 及 12-24mm f/4.5-5.6 EX DG HSM II,當中最廣變焦鏡頭的記錄,便維持了一段不短的時間。雖然現時記錄已給 Canon 打破,但廠方就一於再接再厲,推出了新一代的 12-24mm F4 DG HSM | A。作為 Art 系列的其中一員,新鏡焦距上雖然維持在 12-24mm,不過光圈規格就比過去有明顯的提升,以恆定的 f/4 光圈,規格上可說已相當接近價錢上貴上一倍的 Canon EF 11-24mm f/4L USM 了。
![]() |
![]() |
內置遮光罩設計,並附有一個如湯碗般大的鏡頭蓋。 |
鏡身甚有份量
光圈規格有所提升之下,12-24mm F4 DG HSM | A 鏡身除了即時大了一碼,連隨重量亦有一定增加,以 1150g 的重量來說,就只比 EF 11-24mm f/4L USM 的 1180g 稍輕。今次測試配搭了 Nikon D810 拍攝了一整天,坦白說並不算輕鬆,而由於鏡頭比機身更重,因此亦有一點頭重尾輕的感覺。跟同類鏡頭相似,12-24mm F4 DG HSM | A
前組亦採用了突出的鏡組設計,並不支援外加前置濾鏡,幸好鏡頭內置了花形遮光罩,就算不可加裝保護濾鏡,只要小心一點,其實亦不僧太容易刮花鏡面。
![]() |
設有對焦距離窗。 |
![]() |
12-24mm F4 DG HSM | A 屬於 Art 系列的一員。 |
![]() |
ISO 160、f/4.0、1/80s 於 12mm 一端全開光圈下中央已有不錯的解像,四角雖然有點鬆散,不過就未有出現此類鏡頭常見的明顯失光情況。 |
Sigma 鏡於造工上近年普遍都有一定進步,這支 12-24mm F4 DG HSM | A 亦不例外,上手感覺紮實之外,鏡頭於接環等位置亦設有膠邊,令鏡身擁有一定的防塵防水滴性能,耐用性應不用懷疑。配合 D810 下,鏡頭的對焦表現穩定,甚少出現走焦問題,由於採用了 HSM 超聲波馬達推動 AF,鏡頭亦同時支援全時手動對焦。
![]() |
提供 12-24mm 的 2 倍變焦。 |
![]() |
AF / MF 切換控制。 |
![]() |
支援全時手動對焦功能。 |
![]() |
接環部份設有膠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