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ex
能夠發光的生物,除了大家熟悉的螢火蟲及夜光藻(俗稱「藍眼淚」)之外,還有發光真菌(統稱「夜光菇」)。它們喜歡又濕又暗又溫暖的環境。日本近日便有攝影愛好者拍到難得一見的夜光菇相片,並分享到社交媒體上。
▲(photo by m_roadster @twitter)
相片中的夜光菇日文稱作「椎の灯火茸」,學名為 Mycena lux-coeli,在拉丁文中有「天堂之光」的意思。這種日本特有的小菇,菌傘直徑約 1 至 2cm、菌柄長 2 至 5cm,棲息地主要在南紀伊半島(和歌山縣一帶),但也有攝影愛好者在兵庫縣神戶市六甲山的森林找到螢光小菇的蹤影。
▲(photo by m_roadster @twitter)
踏入五月雨季,濕度增高,便是螢光小菇的「盛產」期,直至七月為止。數以百計的小菇可以在一夜之間在腐木上長出來 (亦可以在陽光照射下瞬間枯萎),而且亮度用肉眼都清晰可見,就像天上的銀河倒影在地面上。跟極光一樣,在相機長時間曝光之下,暗暗的綠光會變得更明顯,小菇亦更漂亮。
▲(photo by m_roadster @twitter)
目前科學界對夜光菇的發光原理和目的還未確定。據報道,在大埔滘自然護理區也曾出現夜光菇的蹤影,台灣也有好幾種夜光菇的蹤影。值得一提的是,假若影友有機會到日本和台灣等地拍攝夜光菇,緊記不要採摘甚至食用夜光菇,皆因部分品種含有毒素(例如:日本的月夜茸,Omphalotus japonicus)。此外,為了保護環境和尊重拍攝者的意願,本文所有照片均不會列出詳細拍攝地點。
▲(photo by m_roadster @twitter)
▲(photo by m_roadster @twitter)
▲(photo by kosa_photo @IG)
▲(photo by kosa_photo @IG)
▲(photo by fotozest @IG)
▲(photo by fotozest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