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Canon EOS M6 Mark II 及 90D 實機率先玩

文、攝:mic

全片幅雖然畫質上有一定優勢,不過要平衡輕便及質素的話,APS-C 片幅其實仍有一定存在價值,而作為回應,Canon 就分別發表了 EOS M6 Mark IIEOS 90D。在等待新機正式於 9 月正式賣街之前,用家當然希望對新機有進一步了解,本站有幸第一時間可接觸新機,率先進行了初步的試玩。

升級感明顯:Canon EOS M6 Mark II
對於不少用家來說,過去 Canon 於推出新機的時候,往往都有留有一手的感覺。不過對於新一代的 EOS M6 Mark II,以上情況卻似乎未見發生,新機規格方面固然有不少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廠方亦沒有忽略改良機身的設計及操控。先說機身,相比起筆者已使用了一段時間的初代 M6M6 Mark II 顯然就更具高階機的感覺,機頂部份的磨沙面,更有質感的仿皮防滑處理等,就連細節位置亦可發現廠方有下功夫,例如新機就連 LCD 背面的機背位置,便都覆蓋了 M6 所沒有的仿皮。相較之下,M6 Mark II 的機身要略大,不過亦因此讓相機得以加厚手柄,配合機背更深的拇指擺放位置,不難發現新機更加貼手,手感上帶一點單反的感覺。操控方面,M6 Mark II 維持了上代多個轉盤的特色,當中曝光補償及其中一個指令轉輪就整合為功能上更為靈活的速控轉盤,當中透過中間的 DUAL FUNC. 按鈕,用家可快速切各種操控功能。當然,不得不提的是 EOS M6 Mark II 亦於機背新增了 AF / MF 切換桿及 AF-ON 按鈕,部份操控已跟高階機種看齊。

用上 APS-C 片幅中暫時像素最高的 3,250 萬像 APS-C CMOS,相機在配合 DIGIC 8 影像處理器之下拍攝性能亦可說是脫胎換骨,除了大家已知機械快門下的 14fps 連拍,相機更提供了支援追焦的 30fps 超高速 RAW 連拍功能(支援 0.5s 預錄),至改為無需剪裁的 4K 攝錄,亦可說是消除了過去為人垢病的不足。由於試玩的為工程樣本,因此筆者暫未可插卡拍攝,不過在配合 15-45mm kit 鏡的試玩中,其中一個感覺就是 M6 Mark II 於 AF 方面似乎就有一定提升(M6 本身已有一定水準),特別是配合細光圈 kit 鏡面對光線不足又或者是反差較弱的主身就更加明顯。對於 APS-C 片幅像素提升至 3 千萬像,不少用家都表示擔心畫質變差,筆者雖然未有機會測試,不過有關人員就透露 M6 Mark II 透過新的感光元件技術加上 DIGIC 8,高感光雜訊其實可保持與 2,400 萬像的 M6 相約,是否真的如此?就有待稍後詳測再加以確認了。


▲內置彈出式的機頂閃燈。


▲設有一個支援 180 度反芒拍攝的 Touch LCD。


▲改用一片全新的 3,250 萬像素 APS-C CMOS。


▲機身防滑處理比 M6 更有質感。


▲改用更為靈活的速控轉盤。


▲機背亦另有一個快速指令轉輪。


▲新加的 AF / MF 切換桿及 AF-ON 按鈕。


▲可對應另購的 EVF-DC2 電子取景器,並新增了 Touch and Drag AF 功能。


▲支援 USB C 充電,唯一是電源必需為 PD 規格。


▲跟 M6 一樣使用 LP-E17 鋰電。

M6 與 M6 Mark II 比較


▲左為 M6,右為 M6 Mark II。

14fps 高速連拍

主要菜單

▲除了一般 Raw,相機亦提供了節省空間的 C-Raw 拍攝。 ▲最高感光可擴展至 ISO 51200。
▲除了機械快門,相機亦提供了最高 1/16000s 的電子快門。 ▲30fps 的 Raw 連拍。
▲高速連拍+ 模式的最高速度為 14fps。 ▲一般高速連拍速度則為 7fps。
▲新增包圍對焦功能。 ▲相機內置亦提供了間隔拍攝功能。
▲4K 拍片不需作任何剪裁。 ▲影片提供數碼 IS 功能。
  • Canon M6 Mark II 淨機身定價 HK$6,580
  • Canon M6 Mark II 連 EF-M 15-45mm f/3.5-6.3 IS STM 套裝定價 HK$7,480
  • Canon M6 Mark II 連 EF-M 18-150mm f/3.5-5.6 IS STM 套裝定價 HK$9,780

Canon EOS M6 Mark II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347

高階規格下放:Canon EOS 90D
單反可能現時已不再是主流,不過對於部份用家其實亦有可取的地方(例如光學 OVF 取景),而作為可能是 Canon 最後一部高階 APS-C 片幅單反,EOS 90D 某程度就將 80D7D Mark II 兩條戰線合二為一。90D 機身雖然未有如 7D 系列般用上鎂合金機身而是採用工程塑膠製作,不過機身就一樣提供了防塵防水滴功能,而值得一提的是相機的快門耐用度達 12 萬次,可靠性方面已迫近高階機種。

作為一部高階機,難得是 90D 仍可保持輕巧(619g),相機亦引入了高階機的操控,例如當中 Joystick 及操控感就跟高階機如 5D Mark IV 等一樣,另一方面無段式快門按鈕亦只有高階機才會出現。相機機械快門下最高連拍為 10fps,而改用 Live View 拍攝則可進一步推高至 11fps(鎖定對焦),比較有趣的是相機今次除了最高 1/8000s 的機械快門,亦引入了電子快門控制,提供 1/16000s 的最高快門。

拍攝方面,90DM6 Mark II 分享了同一片 3,250 萬像 APS-C CMOS,最高感光亦可擴展至 ISO 51200,可以預期兩機於畫質方面不會有太大的差距。至於攝錄方面,90D 亦一樣支持不需剪裁的 4K 拍片,不過就另外設有 M6 Mark II 所沒有的 4K UHD 30p 模式(需作 1.2x 剪裁),據有關人員表現,此模式下 4K 拍攝會有更高質素的表現。


▲設有多角度 LCD。


▲90D 的快門耐用度為 12 萬次。


▲機身具備防塵防水滴功能。


▲機頂設有資訊顯示 LCD。


▲拍攝模式轉盤。


▲除了十字轉盤及按鈕,相機亦設有 joystick 控制。


▲觀景器提供 100% 的可視率。


▲支援快速的 UHS-II 記憶卡。

主要菜單

▲由 1D X Mark II 引入了 22 萬像素的 RGB + IR 測光感應,讓 90D 支援人面對焦功能。 ▲提供了 EOS M6 Mark II 所沒有的 4K 1.2x 剪裁模式選擇。

10fps 高速連拍

  • Canon EOS 90D 淨機身定價 HK$9,480
  • Canon EOS 90D 連 EF-S 18-55mm f/3.5-5.6 IS STM 套裝定價 HK$10,580
  • Canon EOS 90D 連 EF-S 18-135mm f/3.5-5.6 IS USM 套裝定價 HK$12,680

Canon EOS 90D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348

最新消息
2 小時前
iPhone 17 Pro Max 已經正式推出,此機不僅沒有加價,維持 HK$10,199 起的定價,更在外型、拍攝能力、處理器性能及電池續航等方面均有改進或提升。... (繼續閱讀)
5 小時前
Leica 向來不只是賣相機,品牌有時會將攝影文化包裝成生活態度。今次,他們索性把遊戲元素搬進攝影領域,推出一副標準 52 張的 Leica Akademie Card...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雖然香港無耐前的熱汽球節搞到「一鑊粥」,但話明盛事經濟,盛事當然浪接浪。新活動是全球首創的「維港海上大巡遊」,多啦 A 夢、KAWS & 芝麻街、滑...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早前市場有消息指 Laowa AF 200mm F2 大砲將會在 10 月上市,然而這支話題作確實帶來很大迴響,也令 Laowa 不禁亦作出超前部署,表示會在國慶前限量... (繼續閱讀)
23 小時前
街拍的重點,是決定性的瞬間,是光線運用,還是鮮明的主體?要集所有元素於一身看似很難,但只要多拍多試,大家都可以拍到出色的作品。請各位看看 ... (繼續閱讀)
1 日前
Hasselblad X2D II 100C 來襲!今代延續上代的一億像素,並帶來 10 級機身防震、LiDAR 光達對焦與全新 HDR 拍攝體驗!在 10 級機身防震下,手持長曝... (繼續閱讀)
1 日前
常說攝影是以光作畫,那麼,光線不就是工具嗎?當然不是,舉例說明。閃光燈、LED 燈,都是工具,但從它們發出的光線,不是工具。其情況就如畫筆是工... (繼續閱讀)
1 日前
英國皇家氣象學會(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每年都會舉行氣象攝影師比賽(Weather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旨在透過國際平台提高大... (繼續閱讀)
1 日前
Mitsubishi Eclipse Cross 終於回歸,而且更加由汽油車搖身一變成了純電 SUV。新車在歐洲發表了,外型不但更具動感,更擁有超過 600 公里的驚人續航... (繼續閱讀)
1 日前
近年 Viltrox 主打的 Air 系列鏡頭以輕巧和平價見稱,如今再添兩員新將:全片幅用的 AF 14mm F4.0 Air,以及對應 APS-C 格式的 AF 9mm F2.8 Air。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