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Canon APS-C 旗艦 DSLR 最後一擊:EOS 90D 測試

文、攝:mic

在部份用家眼中,單反可能已接近完成其歷史任務,並交由無反接手,不過始終由菲林年代至數碼年代,單反都累積了一定數量的用家,當然亦不會一夜之間就此消失。而 Canon 作為單反主要品牌,雖然自 EOS R 系統推出之後已將注意力轉到無反,不過亦不代表廠方完全放棄單反,回應高階 APS-C 片幅 DSLR 市場,最新出場的便有 EOS 90D?作為可能是 Canon 最後一部高階 APS-C 片幅單反的 EOS 90D,相機各方面的表現又是如何?我們以下就進行了測試。

整合兩條 APS-C 戰線
無論是單反或是無反都好,可能大家最近一兩年的焦點都集中在全片幅,反而 APS-C 就較少人留意,不過如果有留意網上消息的話,其中盛傳的就有 Canon EOS 7D Mark III。7D Mark III 當然未有如預料一般出現,反而出現的卻是今次送測的 90D,假如大家以為 90D 只不過簡單是 80D 的後繼就錯了,以規格及定位而言,準確點新機就將過去 80D7D Mark II 的優勢都作出了融合,某程度亦是因應市場收窄而以 90D 整合為單一高階 APS-C 單反戰線。對於筆者之言,90D 定位上可說是一部相當接近旗艦的高階 APS-C 單反,大多數機能如連拍速度、AF 點數量等都已達旗艦的水準,但部份如過去只有旗艦機才提供的雙儲存配置,Canon 卻未有同時下放到 90D,對於講求絕對可靠性的用家,可能會多了一點疑慮。


▲機頂閃燈提供 GN12 的輸出。


▲對應 EF 及 EF-S 鏡頭。


▲ISO 100、f/11、1/125s

專業的操控感
手握 90D 雖然未有旗艦機冰冷的金屬感,不過作為一部高階機相機上手卻感覺輕巧,而即使機身以工程塑膠製作,Canon 今次亦為 90D 加入了防塵防水滴設計,以應付環境比較嚴苛的拍攝。雖然重量上不似專業單反,但有趣的是 90D 上手卻甚有專業的感覺,一方面因為相機加厚了的手柄設計相當貼手,另一方面 90D 原來於細節亦有入手,舉例機背就引入了過去只出現於高階機的 Joystick,另外快門又由過去 80D 的兩段式設計(半按對焦、全按拍攝)改為專業機般的無段式設計,對於用了 EOS 5D Mark IV 一段時間的筆者就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不過,要留意的是由於 90D 可兼容舊有的電池手柄 BG-E14,而手柄的快門按鈕卻是兩段式設計,組合之下就會出現水平拍攝及直度拍攝不一樣的快門感,用家可能需要花一點時間以作適應了。

一部單反定位是否專業,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一看相機的快門耐用度及光學取景器的可視率,而 90D 某程度兩者就都達到要求,一方面快門耐用度增加至 12 萬次,另一方面 OVF 亦提供 100% 的可視率。而透過光學取景,一方面用家可開啟格線構圖,另一方面亦可顯示相機的水平狀態,對於建築物或是風景一類題材的拍攝,功能就相當有用。


設有多角度 LCD。


▲光學取景器提供 100% 的可視率,並提供 0.95x 的放大率。


▲從 OVF 望出,可見 45 點對焦覆蓋了畫面一定比例。


▲90D 的手柄提供了不俗的手感。


▲機頂設有單色資訊顯示 LCD。


▲模式轉盤設有鎖定設計。


▲新加入的 Joystick 操控。


▲機頂 Hot Shoe 位置。


▲對應 UHS-II SD 卡。


▲使用 LP-E6N 鋰電,一次充電可拍攝 1,860 張相片。


▲機身於日本製造。


▲ISO 100、f/6.3、1/400s

10fps 追焦連拍、45 點全十字對焦
對於 90D 來說,高速絕對是重中之重,而單反跟無反其中最大不同,就是前者採用了獨立的 AF 系統。從規格上比較,90D 似乎只是沿用了 80D 的 45 點對焦系統(全十字、當中 27 點可作 f/8.0 感應),坦白說本身預期兩機的對焦表現差不多。但除了 45 點對焦系統本身,原來今次 90D 亦由旗艦機 1D X Mark II 引入了 220,000 萬像素 RGB + IR 測光感應器作為輔助(80D 只有 7,560 像素 RGB + IR 感應),提供了跟 1D X Mark II 相同的 EOS iTR 智能追蹤及識別技術(intelligent Tracking and Recognition),讓相機以光學取景之下,對焦系統依然可針對人面及顏色主體進行追蹤對焦。配合 Kit 鏡 EF-S 18-135mm f/3.5-5.6 IS USM 的試拍中,發覺相機追焦時的起動相當迅速,表現上其實其頂級機差距不算大,及後以高速迎面而來的車輛進行高速連拍追焦測試(時速約 80km/h),亦進一步證實相機有能力「咬緊」高速主體,當中 24 張的連拍之中便只有最後 3 張出現輕微的走焦情況,追焦成功率足足有 87.5%。

對無性能提高的同時,相機於連拍性能方面亦有作出配合,連拍速度就由 80D 的 7fps 增加至 10fps(支援 AE/AF),跟 7D Mark II 看齊,配合 UHS-II 記憶卡,相機可一口氣拍攝 77 張 Jpeg 或 25 張 Raw,考慮到 90D 像素提高至 3,250 萬像,新一代 DIGIC 8 於處理影像數據性能的提升已是相當明顯。轉至 Live View 的 One-Shot 模式(鎖定 AF),相機的最高連拍可進一步推高至 11fps,不過追焦的話就會降為 7fps。


▲ISO 800、f/5.6、1/2500s

3,250 全新感光元件畫質有提升
90D 發表的時候,其中最令用家感興趣的是相機改用一片全新的 3,250 萬像 APS-C CMOS,不過亦有不少人亦隨即表示擔心在像點密度提高之下,感光元件特別於高感光的時候畫質會有所犧牲。以 APS-C 片幅感光元件中暫時擁有最高的像素,在試用之前筆者對於相機的畫質表現的確是有點保留,不過在實試之後,相機似乎就以實拍成功的為自己平反。先說低感光,90D 明顯有能力對主體作出更細緻的還原,面對高反差的環境亦表現出有足夠的寬容度,唯一可能受限於 Kit 鏡表現,特別是鏡頭全開光圈拍攝,畫面邊角就略為出口鏡頭解影像「到頂」的情況。轉至 ISO 800 以上的高感光,影像的雜訊無可避免的開始增加,幸好細節方面仍有不俗的保留,進一步推高至 ISO 3200 後才有較明顯的油畫化情況,比較上代 2,400 級感光元件在像素升高之下雜訊表現雖未有明顯提升,但實際上可以保持在同一水平已是相當難得,某程度亦反映新一代 3,250 萬像 APS-C CMOS 於技術上及 DIGIC 於影像處理上都有一定進步。



▲ISO 800、f/5.6、1/60s

4K 無剪裁攝錄、支援 DPAF
除了相片拍攝,Canon 於攝錄方面亦總算是追回了跟其他品牌的差距,當中最明顯的莫過於去 4K 攝錄下相機可用盡感光元件中 16:9 的感光比例,另外由針對更有要求的用家,支援外接 Headphone 進行即時的監聽。從多段 4K 的試拍中,可見 90D 拍片的 Jelley Effect 並不算明顯,另外利用 DPAF 追焦,相機於拍片期間亦有能力對高速移動的主體進行追焦,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無剪裁模式,相機亦提供了 1.2x 的 4K 剪裁模式。Canon 方面未有透露此 1.2x 4K 剪裁模式下影片的取樣方式,只簡單表示影片質素會進一步提高,不過有關人員亦表現,此模式下相機的發熱量會有所增加。


▲支援外接收音及設有 Headphone 端子作監聽。

4K 影片測試

主要菜單

▲提供 3,250 萬解像,暫時為 APS-C 片幅之中最高。 ▲最高感光可擴展至 ISO 51200
▲相機內置亦提供了間隔拍攝功能。 ▲45 點對焦系統提供了多種對焦模式。
▲一如高階型號,相機的追焦靈敏度可以微調。 ▲AF 起動反應亦可自訂。
▲光學取景模式下,相機提供了 10fps 的最高連拍速度。 ▲由 1D X Mark II 引入了 22 萬像素的 RGB + IR 測光感應,讓 90D 支援人面對焦功能。
▲OVF 內可顯示水平狀態等資訊。 ▲按鈕功能可由用家自訂。
▲鎮定功能可減少意外改動設定的情況。 ▲支援 4K 無剪裁攝錄。
▲提供了 EOS M6 Mark II 所沒有的 4K 1.2x 剪裁模式選擇。 ▲提供高速 Full HD 攝錄功能。
▲拍片時提供電子式防震。 ▲監聽的音量亦可自訂。

感光度測試

▲ISO 100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ISO 1600 ▲ISO 3200
▲ISO 6400 ▲ISO 12800
▲ISO 25600 ▲ISO 51200(H)

樣本相片


▲ISO 100、f/5.6、1/80s


▲ISO 100、f/5.6、1/125s


▲ISO 1600、f/5.6、1/80s

更多 Canon EOS 90D 拍攝樣本: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picture=21194

有讚

  • 防塵防水滴機身
  • 專業的操控感
  • 100% 可視率 OVF
  • 全新 3,250 APS-C CMOS 畫質表現理想
  • 10fps 最高連拍(Live View 11fps)
  • 45 點 AF 系統配合 220,000 萬像素 RGB + IR 測光感應器追焦表現不俗
  • 支援 DPAF 功能(88% 水平、100% 垂直)
  • 新增 1/16000s 高速電子快門
  • 支援 4K 無剪裁攝錄
  • 一枚電池可拍攝 1,860 張相片

有彈

  • 單 SD 卡儲存
  • 並非採用金屬機身
  • 直度手柄快門按鈕操控感與機身不同
  • 4K 拍片未有支援 C-Log 功能

總結
話雖說 EOS 90D 可能是 Canon 最後一部 APS-C 片幅高階單反,不過從規格及各方面表現來看,仍可看出廠方對新機有一定誠意。有人可能會問,既然同樣是 APS-C 片幅,怎麼不直接選擇 Canon 同期發表的 EOS M6 Mark II?不過對於不少用家來說,以單反及無反拍攝就是不一樣的感覺,不得不提的是,Canon EF / EF-S 鏡推出了多年,其實亦有不少用家手上有一大批相關鏡頭在手,要全面改用一個全新系統,當然就不及只換一部機身直接了。

Canon EOS 90D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348

機身定價:HK$9,480

查詢:
2781 1780(shop@dcfever – 旺角)
2834 3112(shop@dcfever – 銅鑼灣)
2361 2778(shop@dcfever – 深水埗)

最新消息
2 小時前
今年是 Leica I 相機誕生 100 周年,雖然 Leica 仍未帶來新一代 M 系列相機(M12),但是品牌剛剛亦革命性帶來首部內置電子觀景器的 M 機 Leica M E...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隨著新機 X-T30 III 登場,Fujifilm 今日同時發表 XC 13-33mm F3.5-6.3 OIS。這支鏡頭擁有 X 系列鏡頭之中最細小的體積,但仍然保留光學防震功能,... (繼續閱讀)
12 小時前
Fujifilm 正式發表 X-T30 III 入門級無反相機,雖然感光元件仍沿用 2,610 萬像素 X-Trans CMOS 4,但由於升級使用 X-Processor 5 影像處理器,令性...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HUAWEI 近年除了手機業務外,在平板電腦與穿戴裝置市場亦表現積極。為了讓更多用戶親身體驗 HUAWEI 各系列產品,位於九龍灣的全新 HUAWEI 體驗店於...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法拉利全球首席執行官 Benedetto Vigna 日前應邀出席在香港中環舉行的《Financial Times》「Business of Luxury Summit」峰會,並以壓軸嘉賓身份接...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生成式 AI 為全球產業鏈帶來翻天覆地的變革,從媒體、教育到企業效率優化,幾乎所有行業都在經歷 AI 驅動的重構。然而,當人工智慧逐漸能夠自行編寫...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Nikon 近期接連推出兩款定位迥異卻同樣引發市場熱議的產品——專業電影機 ZR 與復古無反相機 Zf,形成技術革新與經典情懷的鮮明對比。 (繼續閱讀)
1 日前
在數碼相機和手機攝影盛行的年代,仍堅持以菲林為影像載體的 Lomography 再次為「菲林控」帶來驚喜,剛剛宣佈全新 Lomo MC-A 菲林相機,內建 32mm ... (繼續閱讀)
1 日前
「維港海上大巡遊」將於 11 月 1 日正式舉行,作為今年備受矚目的盛事之一,八達通與主辦單位及著名創意品牌 AllRightsReserved 合作,推出多啦 A ... (繼續閱讀)
1 日前
Peak Design 向來以創新配件系統聞名,深受不少影友喜愛。不過,用家多年來都有個抱怨——「底板要用六角匙拆裝太麻煩」。如今,Peak Design 終於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