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改朝換代之作:Canon RF 15-35mm f/2.8L IS 測試

文、攝:mic

超廣角鏡頭以其超廣的視角,加上強烈的透視感,向來都有一定吸引動,特別是風景以至是建築物拍攝等題材,超廣角鏡頭就更加常用。Canon 配合 EOS R 系統發展,當中的「大三元」當然亦從單反過渡,而當中比較搶眼的,不少人都認為會是超廣角變焦 RF 15-35mm f/2.8L IS USM,不只超廣角一端由過去 16mm 進一步伸延至 15mm,另一方面亦首度引入了 5 級 IS 防震,以迫近 2 萬的定價(HK$18,280),鏡頭實拍方面又是否可以突破上代鏡皇的水準?我們以下便進行了測試。


▲ISO 800、f/2.8、1/40s

超廣角鏡皇新標準
有用過超廣角鏡頭的用家都知,超廣角鏡頭從來都是「一吋短、一吋強」,可能焦距只是相差一兩 mm,不過視角上已有相當明顯的差距,以全片幅超廣角的 16mm 及 15mm 為例,焦距只是相差 1mm,不過視角就已有 2.36 度的差距(108.17° vs 110.53°)。有見及此,同時隨著光學設計上的進步,各廠於恆定 f/2.8 光圈超廣角變焦亦不斷向更廣角推進。以 Canon 為例,單反的 EF 鏡就由最初的 EF 20-35mm f/2.8L 更新至 EF 17-35mm f/2.8L USM,及後再出現的就有大家較熟悉的 EF 16-35mm f/2.8L USM 系列(最新版本為 3 代 Mark III)。踏入 EOS R 無反時代,Canon 早前已表示過全新的 RF-Mount 對於鏡頭設計上會有更高的彈性,而這方面的優勢似乎於今次送測的 RF 15-35mm f/2.8L IS USM 就得到發揮,進一步將廣角端由 16mm 推進至 15mm,以原生 f/2.8 超廣角變焦來說,對手暫時就只有 Sigma 的 14-24mm F2.8 DG DN Art(不過後者就未有內置防震功能)。


▲於 35mm 鏡身長度最短。


▲於 15mm 時內鏡筒會稍作伸出。


▲RF 15-35mm f/2.8L IS USM 為「大三元」中一員。


▲ISO 400、f/2.8、1/250s

對應前置濾鏡、內置 5 級 IS 防震
廣角端比 16mm 更廣的變焦其實過去一直都有,不過對於用家最大的阻力是,此類規格的鏡頭大多數都是採用突出式的前組設計,一方面配搭濾鏡的話要使用相對不便的後置式,另一方面又不支援以 UV 濾鏡作出保護,畢竟如此規格的鏡頭大多動輒上萬,拍攝時就難免要份外小心,避免意外刮花前組鏡片。說回今次的 RF 15-35mm f/2.8L IS USM,除了焦距的推進,相信用家最為受落的就是鏡頭可對應常規的前置旋入式濾鏡(82mm),方便用家保護前組之餘,亦大大方便了 CPL 偏光等濾鏡的使用,而唯一取捨可能就是新鏡一改過去的內變焦設計(變焦時鏡筒長度不變),而改為伸縮式鏡筒設計。RF 15-35mm f/2.8L IS USM 鏡身於 35mm 一端時最短,而隨著推向超廣角內鏡筒會稍作伸出,幸好相對 24-70mm 一類變焦來說,幅度並不算大。

對於從 Canon 單反升級的用家,可能都有經歷過選擇 16-35mm 超廣角心大心細的情況,無疑 EF 16-35mm f/2.8L III USM 是擁有 f/2.8 的大光圈,不過光圈細一級的 EF 16-35mm F4L IS USM 卻內置有 IS 防震,應付靜態的拍攝,某程度提供 4 級防震的後者卻更好用,更有能力應對光線不足的手持拍攝。RF 15-35mm f/2.8L IS USM 的出現,可說是一次過滿足了大家兩個願望,既有大光圈又同時內置了 5 級 IS 防震,以一張於教堂內手持拍攝的相片為例,鏡頭就容許筆者以 ISO 100 的低感光配合慢速快門,進行穩定的手持拍攝。


▲鏡頭的變焦環設於鏡尾位置。


▲設有手動對焦環,不過就未如 EF 鏡般設有對焦距離窗。


▲設有自訂功能控制環。


設有實體的 IS 防震開關。


▲鏡身設有防塵防水漓功能。


▲最近對焦距離為 0.28m,並提供 0.21x 的放大率。


▲鏡頭於日本製造。


▲ISO 100、f/2.8、1/8s

 下一頁為色差、暗角、逆光、變形及更多實拍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22 分鐘前
Blackmagic Design 近日發布 Blackmagic Camera 應用程式 3.1.2 版本更新,針對 iOS 系統新增 1920×1440 Open Gate 錄製模式,並修復 3.1 版本的多... (繼續閱讀)
1 小時前
vivo X300 國際版正式搭載最新的 OriginOS 6 系統,主打流暢操作、自然設計與 AI 智能,全面優化用戶體驗,以下將為大家詳細解析六大重點功能。 (繼續閱讀)
3 小時前
Apple 公佈 M5 晶片後,接連推出三款業界矚目的重磅產品:分別是 iPad Pro 第八代、全新搭載 M5 晶片的 14 吋 MacBook Pro,以及配備 M5 晶片與專... (繼續閱讀)
3 小時前
Apple 正式發了第八代 iPad Pro,核心重點在於首度搭載全新 Apple Silicon M5 晶片。伴隨 iPadOS 26 功能革新,這款輕薄高效的 iPad Pro 不僅在硬體... (繼續閱讀)
12 小時前
隨著人工智能應用日益普及,晶片性能的革新已成為競爭焦點。Apple 於 2025 年 10 月重磅推出全新 M5 晶片,延續 Apple Silicon 家族的效能傳奇,特...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HONOR 今晚正式發表 Magic8 系列手機,當中包含 Magic8 與 Magic8 Pro 兩款機型,標誌著品牌在高端市場的全面進擊。新系列搭載 Snapdragon 8 Elite...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如果你有一部能拍出「過去」畫面的相機,你會先去哪裡拍?這個聽起來像科幻漫畫內的設定,如今竟真的出現在現實中。近日,日本創作者兼發明家堀洋祐...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閃燈教學》來到第六集,今集介紹 Beauty Dish 雷達罩、Softbox 柔相箱和柔光傘,它們到底有何分別?又該如何應用?如何以它們控制光線硬和柔?謝...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就算你不是車迷或駕駛人士,都會聽過 Toyota 招牌車系 Corolla 。而這款向來以成熟穩重為主的車系,為慶祝明年 Corolla 問世 60 週年,即將迎來大改... (繼續閱讀)
1 日前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近日公布 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2025 年度大獎得主,南非攝影師 Wim van den Heever 以作品《Ghost Town Visitor》...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