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ex
Sony A7R IV 將我們帶到 6,000 萬像素的年代,對焦效能、連拍速度及拍片表現也屬於第一流級數,其優異性能一定程度上受到機身內部設計所影響。提供紅外線改機服務的 Kolarivision 藉最近一次 Sony A7R IV 的改裝過程,向大家展示平日難得一見的「索尼黑科技」!
▲Sony A7R IV
拆機首先由機背、機底及兩惻明顯裸露的螺絲入手,跟著撕開手柄上的仿皮,裡面會有隱藏的螺絲,同時見到應該是 NFC 近場通訊功能所用的天線。留意機身不少零部件都使用「偷空」技巧,藉此減輕重量。
▲首先由機背、機底及兩惻明顯裸露的螺絲入手
▲撕開手柄上的仿皮,裡面會有隱藏的螺絲
▲不少零部件都使用「偷空」技巧,藉此減輕重量
▲底部與左側機殼先拆出來
繼續鬆開兩側的螺絲,把機背分離出來。下一步再拆下電子觀景器與頂蓋部分。此時機身可清楚見到圖像處理器(仍被黑色膠布覆蓋)所在的主機板,以及感光元件的頂端部分。Kolarivision 提到,整齊簡潔的內部設計不單有利生產,維修亦可以更快、更容易、更可靠。
▲將機背分離出來
▲拆下電子觀景器
▲頂蓋底部
▲圖像處理器(仍被黑色膠布覆蓋)位於主機板上
跟著是鬆開各式排線與接線。由於它們非常幼細與脆弱,所以必須非常謹慎。完成後,主機板便宣告跟機身分離,只餘下核心的機架與感光元件。
▲小心鬆開各式排線與接線
從核比部分首先拆下來的是一塊金屬片。同樣地它使用大量的鏤空技巧,幫助散熱與感輕重量。接下來再鬆開一些螺絲,即可把感光元件組從機身上分離出來。
▲內部金屬片同樣使用大量的鏤空技巧,幫助散熱與感輕重量
▲把感光元件組從機身上分離出來
▲正面機殼的背面
下圖正是感光元件連防震系統組件。頂端帶紅色反光的鏡片,正是大家經常聽到的低通濾鏡(Low-Pass Filter),其作用是阻隔紅外線及紫外光,亦有防摩爾紋的作用。據 Kolarivision 的描述,這片低通濾鏡的厚度達 1.75mm,在現有機款中算是較厚的一款。今次拆機「大手術」,便是要更換這片濾鏡。
▲感光元件連防震系統組件;頂端帶紅色反光的是低通濾鏡
有興趣更深入了解拆機過程的影友,可參閱 Kolarivision 的詳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