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Alex
愛拍攝生態的影友,可能會看上 150-600mm(最大光圈通常是 F5-6.3)遠攝變焦鏡的超長焦距。不過,當考慮到鏡頭至少有 1.8kg 的重量時,大家卻不禁要猶疑!若希望退而求其次,焦段短一點的 100-400mm 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不單售價更親民,重量還可大減 4 成!
Sigma 剛上架的 100-400mm f/5-6.3 DG DN OS | Contemporary 專為全片幅無反相機而設計,廠方標榜它為「能隨時攜帶、輕鬆拍攝的超長焦變焦鏡頭」,與無反相機非常合襯。事實上,跟近代不同品牌的 70-200mm F/2.8 比較,此鏡普遍還要輕及細一點,未必是大家想像中的「長炮」或「重炮」。
▲把鏡頭裝到 Sony A7 III 上,對比之下相機感覺變得有點迷你。
▲ISO 1,250、f/9、1/250、400mm
以接近最短拍攝距離拍雀鳥,「下巴」位置的細毛反映鏡頭解像力優異。模糊的尾巴顯示景深淺之餘,背景幾乎完全虛化,令鳥兒顯得非常突出。
鏡頭目前提供 Sigma 自家的 L 接環和 Sony E 接環版本。16 組 22 片的光學設計使用 1 片 FLD 螢石級低色散鏡片,以及 4 片 SLD 特殊低色散鏡片,為色散和畸變作出矯正。搭載步進式馬達的對焦系統採用最新演算法,令鏡頭可以實現高速精準對焦。根據實拍結果,雖然步進式馬達不及 HSM 馬達高速,但鏡頭的對焦速度還算優異,在大逆光(如:夕陽)場景以外,一般都能快速對焦。
▲控制鍵集中在鏡身左側,由上而下分是有:自動/手動對焦切換鍵、對焦範圍限制開關、AFL 對焦鎖定鈕及防震模式切換鍵。
▲ISO 800、f/6.3、1/640s、126mm
在 100mm 左右已提供明顯的壓縮感。留意前景(石堤)與遠景(高樓大廈)雖隔了一個維港,但遠景基本上都算清晰。
4 級光學防震
鏡頭配備 OS 光學防震系統,提供約等同 4 級快門速度的防震效果。此外,鏡頭可配搭配備機身防震功能的相機使用,鏡身上亦提供防震模式切換鍵:「1」代表一般場合、「2」則是「Pan 鏡」專用。跟一般長焦鏡一樣,鏡身上也設有對焦範圍限制開關(全焦段、最近至 6m、6m 至無限遠),適當設定能令對焦速度再有輕微提升。此外,AFL 按鈕預設可銷定對焦點,但通過相機可自定義為其他功能。
▲鏡頭近頂部位置設有廣角固定鎖,防止鏡筒意外伸出。旁邊鑲有代表 Contemporary 系列的 C 字標記。
▲ISO 1,600、f/5、1/125s、100mm
拍攝時間約晚上 7:30,天空只剩下一點餘暉。由於有高感光度及鏡頭防震系統的輔助,快門速度即使只有 1/125s,手持拍攝也算清晰。
Sigma 100-400mm f/5-6.3 DG DN OS | Contemporary 在日本製造,提供基本的防塵、防水滴性能。它還加入一個現時已不常見的設計:推拉變焦。在慣常的轉動變焦環之外,用家還可以使用推、拉方式作變焦,是否好用頗視乎用家個人習慣。
▲ISO 400、f/6.3、1/250s、400mm
充分利用各種條件,包括:長焦距、大光圈、近距離等,才能拍到布滿夢幻光點的散景。
▲變焦環位處鏡頭前端,非常闊大。轉至 400mm 位置,鏡身總長度增加接近 4 成。
▲圓桶形遮光罩長度也接近鏡身(在 100mm 焦距狀態)的 4 成。
▲接環由高強度黃銅製造。今次受測版本為 Sony E 接環。
▲Sigma 100-400mm f/5-6.3 DG DN OS | Contemporary 光學結構圖
▲Sigma 100-400mm f/5-6.3 DG DN OS | Contemporary MTF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