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編輯觀點】「熱情」的 Canon EOS R5

文:Stephen

Canon EOS R5 以 8K 來震「攝」天下也不太令人驚訝,畢竟在 EOS R5 之前,Canon 在拍攝規格上也沒有令人特別深刻的地方,即使無裁剪 4K 拍片也是在近年才加入,遠比 Sony 其實是起步太遲,回想起 12 年前的 EOS 5D Mark II 單反帶領用相機拍攝高質素影片的浪潮,相當也有點諷刺的意味。

Canon EOS R5 有 8K 拍片,雖然在先天上的確贏了話題,但是欠缺主動式散熱系統,拍攝長度就會有所限制。儘管官方表明在攝氏 23 度的「理想」環境下可拍攝 8K30p RAW 的影片達 20 分鐘,不過實際在影友的拍攝條件下,又有幾多可以做到科學界常說的 "Ideal Case" 呢?當俄羅斯西伯利亞小鎮維爾霍揚斯克鎮(Verkhoyansk)在今年夏天一度錄得破紀錄的攝氏 38 度高溫,是否意味全球只有少部分戶外地方才可以容得下 EOS R5 長時間拍攝高解像度或高幀率影片?雖然 Canon 已經很聰明地透過在相機待機狀態時自動轉換較低的解像度和幀率,避免相機溫度過份升高,但是要知道器材最後過熱就必須要停機降溫,而這對於專業攝錄(尤其是想一機到底)都是非常礙事的,難道要入手多部 EOS R5 以「接力」+ 後期剪輯方式來解決相機過熱而「斷片」問題?

為何大家對 EOS R5 的拍片過熱問題這麼關注?EOS R5 對 Canon 是一部相當重要的機種,要追上 Sony,甚至是超越,殺手鐧一定不少得。像連拍數量、對焦點數目,以至是主體偵測的對焦演算法,Canon 在做,Sony 也在做,這些技術很容易就會被人追趕上來。反之要成功拍 8K 片,除了大家現時變得非常關心的散熱問題外,感光元件、影像處理器處理速度、選用的編碼/色彩取樣方式,以至是儲存媒體等都影響 8K 拍片能否成事,而 Sony 簇新的 A7S III 沒有帶來 8K,或者就是在開發新機過程中考慮過上述的問題。廠方要做第一,兼真正的第一,某程度上就賭了安全系數,計得好分分鐘是雙贏或三贏,最怕是像動畫高智能方程式一樣,確實開了升壓渦,最終臨衝終點才發現爆偈。若 Canon 當初表明 EOS R5 只可以拍 8K Clips(片段),而非 8K Movie(影片),即使時間可能只有三數分鐘,大家也不會如現在般大反應,因為已經在產品公佈一刻做了期望管理,而非真正當成可以如鐵人般不斷拍攝的神物。

放眼世界,外國網媒已開始傳載 Canon 好像透過減慢新機付運來解決某些問題,究竟部分地區付運速度減慢,是純粹疫情下的物流過程出了亂子,定抑或是想「買時間」來認真解決 EOS R5 拍片過熱事件,似乎只要多等三兩個月就變得明朗。

來源:PetaPixel

最新消息
6 小時前
全景相機市場競爭激烈,近年已有不少國內品牌成功搶佔 GoPro 的地位,當中以 Insta360 最為進取。而早前根據根據市場統計,Insta360 已連續 6 年穩...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曾幾荷時,小弟拍荷首選新田荷塘,喜歡那份自然質樸。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DJI 新機 OSMO 360 登場!搭載 1 吋感光元件 F1.9 大光圈,支援最高 8K 50fps、10-bit 同 D-Log M,可見新機相當着重畫質!作為最輕 360 相機,仲有...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Toyota Noah 與 Voxy 小改款將推出,日媒本來預測的發表時間是在 10 月,但最新的消息指出,新車將提前至 9 月 1 日正式發表。這次的小改款將主要針...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Nothing 旗下品牌 CMF 正式推出新一代智慧手錶 Watch 3 Pro,這款集健康監測、AI 教練與獨特設計於一身的全能運動手錶,為穿戴裝置市場帶來全新選擇。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HONOR 近年來在 AI 技術、電池研發與影像系統等領域投入大量資源,成果已獲得市場廣泛認可。適逢 HONOR 影像部門成立一週年之際,首席影像工程師羅...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一年一度「家電.家居.博覽」將於2025年8月14日(四)至8月18日(一)於灣仔會議展覽中心隆重舉行! (繼續閱讀)
1 日前
買新相機、新鏡頭開箱一刻,本應充滿期待,不過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攝影師 Viktoryia Shkel,她的開箱歷經卻十分「奇幻」,尤如「來回地獄又折返人... (繼續閱讀)
1 日前
Toyota 曾透露他們正著手研發一款車型較細,且車價平民向的 Pickup 車型,之後外界普遍推測這款新車會以 RAV4 為基礎而成,因為更適合市區環境使用... (繼續閱讀)
1 日前
隨著智慧型手機攝影科技的躍升,正徹底改寫城市紀實的本質。相比單反相機仍須肩負不少裝備、更換鏡頭而錯失關鍵瞬間,Samsung Galaxy Z Fold7 以 2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