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點解要咁做?」5 倍微距揭開令人驚恐的真相!

文:Alex

微距攝影以發掘肉眼看不到的細節為最大樂趣。然而無奈的是,有些「真相」也許並不是大家都樂見。好像下面幾張「黑蚊蚊」又極其猙獰的面孔,其實是「木匠蟻」(Carpenter ant)的「頭像」。


▲(photo by Joshua Coogler)

這些螞蟻的微距照片由 Joshua Coogler 拍攝。他使用的器材也算簡單,包括:Nikon D7500 相機、Laowa 25mm Ultra Macro lens 2.5-5X 超微距鏡、2 支 LED 鵝頸燈和一些紙巾作為柔光材料。唯一技術要求較高的地方是,由於他用盡鏡頭提供的 5X 微距放大率拍攝,所以成像景深極淺,因此要加上 WeMacro 微距路軌。透過手機 App 的控制及自動化操作,他會拍攝 30 至 300 張照片,後期再進行景深疊加(Focus stacking),才能造出現在大家看到的「前清後又清」的螞蟻大頭相。


▲(photo by Joshua Coogler)

Coogler 將作品放到 Reddit 論壇上,很短時間內便得到 65,000 多個「支持」,不過大部分的留言都能感受到網民的驚恐,例如:「幸好螞蟻只是『蟻咁大隻』、「照片令人讚嘆,但請停手,我需要(好好)睡一覺」、「點解要咁做?讓牠一直保持神秘不好嗎?」、「他(指 Coogler)這張照片已經留了一手,上次那張螞蟻照片(見上圖)更加恐怖」、「聽講他最大興趣的是拍蜘蛛,我真不敢翻閱他的 Instagram」、「其實我們一直跟異形生活在一起,只是牠的身形比電影中要小得多」。不過,最發人深省的留言應該是:「也許在牠們眼中,人類的面孔也是同等的醜惡」。


▲Coogler 拍攝的其他螞蟻微距照片。(photo by Joshua Coogler)


▲(photo by Joshua Coogler)


▲(photo by Joshua Coogler)

Joshua Coogler 的拍攝主題涉獵甚廣,包括:星體、人像、昆蟲、雀鳥及風景等。影友可到 Instagram 找到他的更多作品。

來源:PetaPixel

最新消息
1 小時前
關於 Suzuki Jimny 的話題好像沒有完結的一日,日本改裝廠不斷為它設計新的改裝套件,這次由日本改裝品牌 Garage Ill 推出了的這一套名為「CH:AMP」... (繼續閱讀)
4 小時前
Apple 近日宣布 Apple Intelligence 正式擴展至包括繁體中文在內的多種語言系統,讓港澳及台灣用戶能全面體驗這套深度整合於 iPhone、iPad 及 Mac ... (繼續閱讀)
5 小時前
Samsung 一直傳聞將推出三摺屏幕手機,近日這款名為 Galaxy Z TriFold 的新機終於曝光,網路上流出的實機影片與照片引發高度關注。 (繼續閱讀)
5 小時前
德國攝影師 Dennis Schmelz 憑藉作品《The Lone Horseman》,從全球 114 個國家、超過 2,000 份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 2025 年 Siena Drone Awa...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Tascam 與 Nikon 合作開發的 CA-XLR2d-N 麥克風轉接器已正式開放預購,此為 Nikon ZR 相機專用型號。預購價格為 599 美元(折合約HK$ 4,680 元),...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智能手機的攝影科技日新月異,手機攝影已成為年輕人展現生活品味的必需品。日系風格對年輕一代來說,更是備受追捧的熱門風格。好像 Sony 最新推出...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iPhone 17 Pro 推出至今約僅一個月,但預計將於明年 9 月發表的 iPhone 18 Pro 消息已經曝光,據傳其設計將比今年款式更為出色。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國產鏡頭品牌屢有驚喜,由以往早期主打平價入門產品,到近年急起直追在規格上直逼原廠,已經成為一鼓新勢力,而不得不提當中已屬頂流的 Viltrox...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有些人愛相機,是因為它的規格性能,不過亦有些影友,鍾情相機卻是因為那種「歲月的味道」!在眾多經典機款之中,那些機身邊角被磨到泛光、露出底下... (繼續閱讀)
1 日前
在今年的東京移動展(Tokyo Mobility Show )上,比亞迪除了展出首輛純電 K-Car Racco 外,還展出了小型純電動貨車 T35。這亦代表著比亞迪正式踩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