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Owen
Canon EOS R5 在兩年前發表,超高像素、強勁的自動對焦表現和 8K30p 攝錄規格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過隨之而來就受到拍片過熱問題所困擾,令攝錄時有所限制。後來 Canon 亦曾經透過韌體更新改良過熱停機情況,至於坊間更針對 EOS R5 的「熱力」而推出不少改機方案,拆機更換散熱貼、玩水冷,甚至是較普遍加風扇作氣冷式散熱。Canon 似乎也深明改善散熱問題對日後相機/專業攝錄機發展很重要,故日前在美國申請專利,利用在相機內部的液冷裝置,解決針對拍片而設的無反相機在長時間操作時出現的過熱問題。
▲愈來愈多相機加入強勁的拍片功能,要做到保持高解像度之餘,又可以無間斷長時間攝錄,高效的散熱系統是很重要一環。
專利提到這個散熱系統結合磁力和地心吸力使液冷裝置內含有磁性的液體可以在導管內順暢地流動,將熱力由感光元件部分帶到機身內較為涼快的地區。Canon 表示,散熱導管可以分為四個區域:Zone 1 利用磁性液體將感光元件的熱力帶走;Zone 2 利用導管將磁性液體引入冷卻元件;Zone 3 為冷卻元件;Zone 4 將已冷卻的磁性液體經導管從重流入發熱區域。由於這類的液冷系統需要一些空間才能正常運作,從 Canon 遞交的圖片可以看到相機接環至手柄之間的距離可能較一般相機的長,藉以容納散熱導管,至於系統的冷卻部分可能被設置在相機手柄內部。
雖然以磁性液體作冷卻液用在相機身上會是一個新嘗試,但是若冷卻區域設置在手柄內部的話,可能又會衍生另一些問題:就是一般相機的手柄部分都是用來容納電池,而電池在操作期間又會發熱,變相影響冷卻系統效果。當然,如果這套系統用於旗艦機種或會沒有問題,因為很多旗艦機採用一體化式設計,電池會以橫向方式進出相機底部的電池倉。
▲Canon EOS R5C 機背部分凸起,內裡設有氣冷式散熱風扇和散熱鰭片。
來源:PetaPix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