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4 級防震試煉 Canon 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 測試

100mm Macro 的兄弟是誰?是 50mm Macro 嗎?錯!是腳架。在沒有腳架下使用百微,想手持得到穩定影像可謂高難度動作。不過自從 Canon 推出了 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配合新防震技術 Hybrid IS ,終於可一試放下腳架拍微距的滋味,兄弟班終於可以分頭行事。

新版兼顧斜角度防震
新版百微採用了新技術 Hybrid IS ,在防震的方向性有明顯不同。過去的防震運算主要是分為垂直 (上下) 及水平 (左右) 的晃動,但對非平面的傾斜角度震動,則不能完全解決。這種問題常見於從高角度近距拍攝花卉及昆蟲,由於對焦範圍未必在一個水平面,加上距離接近容易失焦,而 Hybrid IS 則可以補償斜角的震動,比上一代的防震表現更佳。

Canon 更聲稱新技術除了提供最高 4 級防震外,在 1 : 1 微距放大倍率下達到 2 級防震,是市面上暫時可以達到此水平的防震鏡頭。理論上,鏡頭在的安全快門可以「 1 / 焦距」計算,100mm 即 1 / 100 秒下拍攝可保持影像穩定,4 級防震即依次類推為快門速度為 1 / 50s、1 / 25s、1 / 12.5s (約 1/15 - 1/10s)、1 / 6.25 (約 1/8 - 1/4s) 左右;1:1 近攝則為最慢 2 級補償 1 / 25 s,如果目標不動,用手持微距不用腳架,是有可能的。


新鏡線條設計比較筆直,與上代同為內對焦設計,亦略長少許,但卻只重 625g,比上代多 25g,仍算輕身。

濾鏡為 67mm,比上代 58mm 大。 保留了距離刻度,手動對焦時可更清楚狀況。
隨鏡附有遮光罩 ET-73,使用時令全長增加 60% 左右。

9 片光圈頁設計呈圓形,令散景更佳。

金屬卡口,設有膠邊,具防水滴防塵功能。 鏡頭後組有消光設計

對焦操作更仔細
新百微的對焦系統改良了焦點切換,由 Full 、0.5m 至無限遠及 0.3 – 0.5m,比上一代的只有 0.31m 至無限遠及 0.48m 至無限遠的選擇更仔細。實測拍攝花蕊時發現,用 Full 的話會經常迷焦,如果用 0.3 – 0.5m 焦點範圍,反應立即提升,在效率上更切合實際使用時的要求,值得一讚。


鏡身旁有 3 個分為距離範圍、自動/手動及 IS 切換鍵。

防震測試
今次進行了幾方面的測試,首先是防手震,用 S mode 固定在 1 / 25s,ISO 1600以最近對焦距離 30cm 拍攝 1:1 放大率。用一枚 5 元硬幣貼在一個紙盒上正面拍攝。


f/2.8、1/25s、ISO 1600 [ori]

100% 局部裁放

測試過程試拍了 5 張,從最清晰從圖片所見,主要是中央部份清晰,應該是因為測光後要用最大光圈 f2.8,景深非常短,結果稍微的對目標平面垂直不足,就會令中央範圍以外不能準確對焦。

由此可見,即使此鏡可以 2 級防震拍微距,仍要注意景深問題。由於不僅可能上下左右四方移動,甚至會稍為向前後移動,1mm 的差距,足已令目標失焦。所以如果在室外,光線充足進行微距拍攝,大可以藉防震降低快門速度,同時收細光圈,加長景深,令中焦的範圍加長。但當然要肯定主體也處於穩定狀態。

對於今次的 2 級微距防震測試,基本上合格。如果在使用時能以兩手肘在平台上作為支點,穩定機身,成功率會相應增加。


f/4、1/10s、ISO 1000


以 100% 局部裁放,手持 1m 左右拍攝,以 1 / 10 秒快門在
4 級防震下保持畫面清晰並無難度。


f/7.1、1/4s、ISO 400


另一個較極端的例子,手肘在桌上作支點,持機距離約 0.5m 拍攝沙糖包上的字,
可在 1/4s 成功保持清晰,防震力帶來了莫大幫助。

景深測試
不少人使用百微,除了因為微距出色,加上畫質清晰及光圈夠大可以製造散景,會兼用作人像鏡使用。為了解百微的景散效果,我們以一個欄河上的金屬球作目標,光圈以跳級測試的方式,看看由最大光圈 f/2.8至最 f/16 細光圈所產生的變化。

f/2.8 f/3.5
f/4.5 f/5.6
f/7.1 f/8
f/11 f/16

從圖中可發現,由 f/2.8 至 f/5.6 這個範圍,背景的景散算是夠圓,去到 f/7.1 開始已起角。這個僅為近距製造出來的效果,百微在實際人像拍攝,拍攝頭部特寫較佳,如取景至半身,散景似乎仍未能與 85mm f/1.2 大光圈人像鏡的融化背景比擬。如果用在 APS-C 機種身上,距離主體更遠,像散就更打折扣。


以街燈作為拍攝目標,與頭部比例相若,f/2.8 全開的散景融化程度接近大光圈人像鏡。


離目標 2 米之外,影人像約為上半身,光圈直徑不夠大,
散景融化明顯不足,不過如圖中的光點效果也不失趣味。

眩光測試
也許是主要作近攝用途,新百微在抗眩光方面表現只算普通,面對陽光拍攝,眩光立即現形,只是範圍不算太大。一般用途來說,沒有人會正對陽光拍攝,而且可加上遮光罩遮擋斜角進入的光線,大可不必過分擔心這問題。


光圈為 f/13

色差測試
而邊緣色散方面,嘗試拍攝金屬測試,則發現遠攝時會有較明顯邊緣色差,收細光圈未能改善。但近攝的話,相片中的金屬部份並沒有這種問題,鏡頭內的 UD 鏡片似乎發揮了作用。可見此鏡與其特質如出一轍,近攝最佳,遠攝表現只算中矩中規。


100% 局部裁放


100% 局部裁放


四角失光測試
而四角失光方面,則發現開到最大 f/2.8 光圈,拍攝較遠的物件會有邊緣較暗的四角失光現像。不過只要收光圈至 f/4,問題隨即改善。

f/2.8 f/4

變形測試
離牆 3m 拍攝,線條平直,並不見有彎曲跡象。


總結:
作為一支微距鏡,Canon 的 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 的成像保持一貫微距鏡水準,從測試的相本所見,可看到微距及近攝影像的銳利度及色彩還原度均非常出色。加上採用新防震技術,只比上一代高 2000 多元,在天氣好外拍花草昆蟲,可以不帶腳架,便利性已經值回票價。如進行夜攝,更可以用較高的 ISO 配合慢快門,減少雜訊令畫質進一步提升。
若要挑剔,主要是作為一支長焦鏡頭,遠攝的解像力表現未見突出,當然這得看使用者在是否懂得發揮此鏡的優點。微距拍攝除了自然生態,也是拍攝美食及創意攝意的好工具,值得擁有一支以備不時之需。

相片樣本:

f4.5、1/320s、ISO 100 [ori] f5.6、1/640s、ISO 200 [ori]
f6.3、1/250s、ISO 100 [ori] f5.6、1/400s、ISO 400 [ori]
f5、1/250s、ISO 100 [ori] f2.8、1/800s、ISO 200 [ori]


鏡頭規格:

Canon 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

焦距
100mm
視角
19.8°
最大光圈
F/2.8
光圈葉片
9 片
鏡頭群組
12 組 15 片、包括 1 片 UD 鏡片
最近對焦
0.30m
放大率
1:1
防震
Hybrid IS 防震技術
濾鏡直徑
67mm
尺寸
φ77.7 x 123 mm
重量
625g
配件
ET-73 遮光罩


最新消息
18 分鐘前
上個月才盛傳 Canon 會在 5 月 21 日(星期二)至 23 日(星期四)之間公佈新品,不過剛踏入 5 月,有關消息變得愈來愈明確。日前 Canon USA 在社交... (繼續閱讀)
3 小時前
Astell&Kern (AK) 的旗艦播放器 SP3000,自推出以來,已經應用不同的外殼物料,如 904L 鋼、HV96 Cu+Ag 純銅及 24K 鍍金 (基於 904L 鋼機身),推出... (繼續閱讀)
6 小時前
智能手錶的健康測量功能特多,不過用戶對智能手錶與民用健康測量儀器的準確度差距,相信亦有存在疑問。最近 Apple Watch 就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國內不少品牌,都希望搶先應用新一代旗艦晶片,增加產品賣點。已經多次搶先應用 Qualcomm 旗艦晶片推出手機的小米,成為市場第一人。最近有指小米新... (繼續閱讀)
8 小時前
雖然平治剛發表了全新電動版本的 G-Class,可是 G-Class 在車迷心目中一直以硬漢子形像存在,並以出色的性能及操控而聞名,尤其耐用。原來自 1979 ...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一部份串流或雲遊戲 (Cloud Gaming) 平台,由於不需花費很多金錢,添置昂貴的電腦硬件設置,只需要網速穩定,就能透過串流遊戲平台或雲遊戲的伺服器... (繼續閱讀)
12 小時前
早前本網為大家介紹過被喻為全球最貴的鏡頭—Leica APO-Telyt-R 1:5.6/1600mm。此鏡不但定價達 1600 萬港元,重達 60kg,長度亦達 1.2m,真的有錢也... (繼續閱讀)
12 小時前
Sony 會於 5 月 17 日舉行發佈會,有傳當日會公佈兩款新機,當中 Xperia 1 VI 已經流出大部份規格。另一款新機 Xperia 10 VI,亦已經在發佈前將主要...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話說有網民請來專業攝影師拍照,要求只有一個:相片要讓人想起奈良。結果這位網民看過相片後,大讚相片的構圖、背景、拍攝時機都恰到好處,專業人士...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Laowa 在去年曾經推出支援全片幅的 Ranger 系列電影鏡頭,今年品牌將 Ranger 系列電影鏡擴展至 Super 35 格式,當中包括 S35 Ranger 11-18mm T2.9...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