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編輯 Alex:總要有一支看門口,Canon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測試

文、攝:Alex


▲Canon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在 Canon EF-M 系統上有支 EF-M 18-150mm f/3.5-6.3 IS STM 天涯鏡(HK$4,380),配合標榜細小輕便的 EOS M 系列機身,成為不少只希望「有部相機影吓相」或攝影入門新手的理想選擇。來到 Canon RF-S 無反世代(按:其實 EF-M 也符合無反相機的定義),這支天涯鏡迅即換上新接環,以新面孔與接近的價錢(HK$4,680)跟大家見面,看似舊酒新瓶之作究竟是否值得大家入手?


▲Canon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重量只有 310g,即使配搭 EOS R7,整體重量仍只是 922g,算是輕便。

舊有光學結構再加性能改良
查實說新鏡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是舊酒新瓶,大概只能算 9 成正確。撇除因更換新接環而造成在長度(新鏡 84.5mm、舊鏡 86.5mm)、直徑(新鏡 69mm、舊鏡 60.9mm)及重量(新鏡 310g、舊鏡 300g)上的輕微差異不計,新鏡雖沿用 13 組 17 片光學結構,但鏡身光學防震系統的補償能力由 4 級微升至 4.5 級,若配合具備機身防震的 EOS R 系列相機使用,更可提升防震效能至 7 級!而最大的差異其實在近攝能力,讓鏡頭適合拍攝更多的主題,有關細節下文將再作詳細介紹。


▲變焦環長約 45mm,採用直條坑紋,由 18mm 變焦至 150mm 大約要轉動 90°。從這角度清楚見到整支鏡身都比接環細小。


▲由 18mm 變焦至 150mm,鏡身約伸長 42mm。

幼鏡身、闊接環
作為一支有 8.3 倍變焦能力的天涯鏡,提供 28.8-240mm 等效焦距,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既是一支稱職的旅行鏡,亦幾乎可以「橫掃」一般生活攝影題材,實用性頗高。無可否認,跟大部分天涯鏡一樣,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的成像畫質不能被納入「非常出色」的類別,但輕、細的體形若能再配合「對等」的機身(例如:Canon EOS R10,鏡頭若裝到全片幅機上,相機會自動打開裁切模式),至少不會令人抗拒經常把相機帶在身邊。值得一提的是,官方規格稱鏡頭直徑為 69mm,但此數字實際上應指最闊的接環部分,鏡身部分例如變焦環的直徑其實只是 63mm 左右,跟舊作 EF-M 18-150mm f/3.5-6.3 IS STM 接近。


▲鏡頭採用 55mm 直徑濾鏡,正面也印有鏡頭型號。


▲鏡頭最尾組鏡片位置固定,並不會隨焦距而改變。留意鏡片明顯凸出,所以要特別加上圍邊保護。


▲f/6.3、1/200s、ISO 400、150mm(照片亮度及白平衡經過輕微調校)
中焦位置的葉片,其葉脈及邊緣鋸齒都清晰銳利。由於光圈較小,背景的紅葉虛化程度相對不算高。

鏡身外殼全採用塑膠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還有一些小改變。採用簡約設計的鏡身依然保留闊大的變焦環,其長度大約有 45mm,花紋則由細小菱形改為直條。在舊鏡上,近前端的控制環保留小菱形花紋,但闊度(約 9mm)稍有增加,手感較佳,亦方便用家單靠觸感便能操作。至於變焦時,鏡身仍然會伸長,幅度約 42mm。內對焦與 55mm 濾鏡直徑設計也沒有改變。鏡身物料依然以高級塑膠為主,甚至接環也是塑膠製造,手感大致算紮實。


▲序號低調地印在鏡身底部。


▲鏡頭用上塑膠製接環,產地為台灣。


▲f/6.3、1/1,000s、ISO 640、76mm
以最大光圈拍攝,天台觀景台尚算線條分明,甚至遠方大廈天台上的物件(如:碟型天線)也有紮實的輪廓,惟照片底部的繩纜與車呔則稍嫌細節太少。

遠攝端對焦速度稍慢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依然配備 STM 步進馬達,對焦寧靜,但不算特別快速,特別在遠攝端,對焦過程會明顯地較慢(詳見對焦速度測試)。鏡頭本身的最大光圈值與同類產品相若,惟「下降速度」略快:轉到 24mm(鏡頭實際焦距)已跌至 f/4,到 35mm 就變成 f/5,然後未及一半(即 82mm),在 65mm 左右已「觸底」f/6.3,換言之用家有三分二機會使用 f/6.3 光圈拍攝,拍風景以至人景合照問題還不算太大,但想玩淺景深與波波散景的話,就要花點時間找出合適的背景與拍攝角度。


▲光圈有 7 片光圈葉;收細光圈可拍出 14 針星芒效果。


▲f/4.5、1/40s、ISO 640、32mm
32mm 實際焦距的最大光圈已跌至 f/4.5,因此背景相對仍然清晰。

AF 速度測試


▲Canon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光學結構圖


▲Canon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MTF 圖

下一頁︰解像力及其他評測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1 小時前
中國初創攝影品牌 10Art.CC 宣佈,他們正開發一款全新可摺疊即影即有相機 Pocket Fold 66,設計靈感源自經典的 Polaroid SX-70 即影即有相機。不過...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國內鏡頭品牌 Viltrox 近年相當積極,產品線分類幾近可以媲美傳統大型副廠鏡頭品牌,加上高性價比,近年已有愈來愈影友選用 Viltrox 鏡頭,成為國產...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非賽事打造的限量版賽車 499P Modificata 突然到港,給一眾法拉利車迷一個大驚喜!連同 499P Modificata 一起的還有其他 V6 家族成員!包括由 V6 引...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Samsung 全新超輕薄 AI 摺疊手機系列 Galaxy Z Fold7 及 Z Flip7 現已正式發售!兩款新機以超薄機身設計及超輕重量,成功突破摺機界限,超窄邊框設...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HUAWEI 年度拍攝旗艦 Pura 80 Ultra 正式登陸香港市場,我們搶先在泰國曼谷取得實機,為讀者深入體驗這款定價 HK$10,988 的攝影王者。本代產品在影...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Vivo 今年除了推出多款旗艦機型外,其中階產品 Y04 與 Y39 5G 也已悄然在香港上市。根據街鋪顯示,這兩款手機分別以 HK$798 和 HK$1,880 的親民價格...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全球手機市場份額數據在網上比較容易找到,不過由 GFK 調查的香港手機市場份額報告,數據因為需要付費取得,故較少媒體能取得這些數據。不過,近日... (繼續閱讀)
1 日前
Canon EOS R7 於 2022 年發表,這款屬品牌的 APS-C 片幅旗艦無反產品周期相信接近尾聲。傳聞指 Canon 或在短期內推出後繼機 EOS R7 Mark II,新機的... (繼續閱讀)
1 日前
國內品牌 AstrHori(岩石星)繼早前引入 6.5mm F2 Fisheye 魚眼鏡後,似乎正準備再下一城,推出焦距更短的 6mm F2.8 超廣角鏡頭,針對使用 APS-C 片... (繼續閱讀)
1 日前
「波神」Michael Jordan 雖已退役多年,但旗下波鞋 Air Jordan 1 系列依然熱銷,不但周不時推出新配色,更耐唔耐有聯乘之作。不過勢估唔到最近品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