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ex
一道風景擺在眼前,各人有各人的拍法。同樣道理,把同一張 RAW 照片交到 7 位專業風景攝影師手上,經過後期編輯之後,會得到甚麼結果?
▲RAW 原相
發起這次「執相」挑戰的 Christian Möhrle 邀請了 7 位專業的風景攝影師,包括:Antonio Valenta、Daniel Laan、Enrico Fossati、Gavin Hardcastle、Nick Page、Stefan Forster 及 Tristan Todd。至於 Möhrle 挑選這張原相(見上圖)的原因,主要是認為它有較高的可塑性,可以有多種的後製方法。例如明確的天際線很容易就可以把天空更換。另外,照片中的色調有一點偏暖,再加上一大片細節豐富的前景,又提供很充足的前後距離感,相信對接受挑戰的攝影師來說可以有很多啟發。
後製結果
▲Stefan Forster
Stefan Forster:觀感相對最自然,曝光平均,色調不太飽和但不致於平淡,沒有過度強調細節,是最接近當時肉眼所見的效果。
▲Tristan Todd
Tristan Todd:白平衡明顯變成了冷調,草地及倒影也比原相暗,增加了照片整體的戲劇性。
▲Nick Page
Nick Page:在光暗對比上,取向與 Tristan Todd 近似但幅度更強烈,例如草地會比 Todd 的作品有顯著的光暗變化。在白平衡方面,Page 的作品非常暖,取向完全與 Todd 相反。
▲Gavin Hardcastle
Gavin Hardcastle:作品完全超出 Möhrle 的預期,為大家帶來驚喜。無論如何,他仍然很感謝 Hardcastle 的參與。
▲Enrico Fossati
Enrico Fossati:一如所料,有人會把圖片作出大幅度修改。Fossati 的作品加入原相沒有的雲霧,照片下半部分亦變得更暗,整體來說令到左上角的一小片光亮區域看來更受注目。
▲Daniel Laan
Daniel Laan:透過裁切令倒影成為照片的焦點。略低的飽和度與柔和的影像,再加上金黃的暖調,令人有放鬆的感覺。
▲Antoni Valenta
Antoni Valenta:遠景的山峰與中間的草地都經過銳利化,較高的明暗反差與明顯的偏黃色調,為大家呈現一幅感覺強烈的影像。
▲Christian Möhrle
Christian Möhrle:至於 Möhrle 自己的後製也採取中庸之道,拒絕誇張與「重口味」,但亦不會味淡如水。
有興趣學習修圖、執相的影友,Möhrle 還在影片後半段(9:24)詳細說明其後期編輯的步驟,值得一看。
來源:PetaPix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