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復古味電子鏡,Voigtlander Nokton 50mm f/1.2 X 拍出柔順散景

文、攝:Brian

如果要數最能配合數碼相機的復古鏡頭,相信一定要數到福倫達 Voigtlamder。他到現時為止都堅持推出手動對焦鏡頭,並保留了以往全手動對焦鏡頭的外形設計。不過 Voigtlander 近年推出的鏡頭,不但光學上改進成更貼近數碼相機的需要,在不同接環的版本上更會加入可以跟機身溝通的電子部件,讓用家在享受手動攝影趣味的同時,也享受著數碼系統帶來的高質素和便利。這支 Voigtlander Nokton 50mm F1.2 X,就是其中一支。

▲ 外形是一貫復古鏡的設計

▲鏡身非常小巧

Voigtlander Nokton 50mm F1.2 X 是一支 Fujifilm X 接環的 APS-C 規格鏡頭,等效焦距相當於 75mm。雖然擁有達 f/1.2 大光圈,但鏡身直徑只有 63.9mm,並只重 290g,十分輕巧。光學上基於 Sonnar 的設計,採用了 8 組 9 片的結構。配合最大 f/1.2 的光圈,光圈採用了 12 片葉的架構,讓用家收細光圈使用時仍得到最柔順的散景。最近對焦距離為 0.39m,可造到 1:6(0.17x)的放大率。

▲ 最近對焦距離為 0.39m

▲ MIJ 可能對一些朋友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

鏡頭內設有電子組件,不但可以將基本的焦距、光圈和對焦距離等資訊傳遞給機身,以用於 EXIF 記錄和作出更準確的曝光計算。另外當用家扭動對焦環,相機更可即時放大設定好的對焦區,讓用家能更清晰準確的對焦,這是一般無電子組件的手動鏡不能做到的。而且 Voigtlander 一向都是製作手動對焦鏡頭,因此對焦環的阻力是恰到好處的,扭動過程亦十分順滑,操作感覺更佳。

▲ 擁有電子接點讓鏡頭可跟機身溝通

以下樣本是由此鏡配合 Fujifilm X-T5 拍攝,在全開光圈的情況下會發現鏡頭的效果比較柔和,紫邊較易出現,是一貫老鏡的味道。而且光圈夠大,背景接近但散景亦見有足夠的模糊。不過筆者會建議大家可以收細一點光圈使用。在操作上,對焦環確實十分順滑,但又有一定的阻力。但光圈環設在前方,這雖然是一貫 Voigtlander 的風格,但因為 Fujifilm 鏡頭都設在後方,如有關方面能將光圈環設計到在後方,用家一定更加高興。

▲50mm、f/1.2、1/1300s、ISO125(可按上圖連結至圖庫下載原相)

定價:HK$5,880

最新消息
6 小時前
Fujifilm 終於發表 XF 23mm F2.8 R WR 薄餅鏡頭,並以今日發表的 X-E5 無反相機的套裝鏡率先登場,預計 8 月上市,本港定價 HK$3,280(淨鏡),不過... (繼續閱讀)
6 小時前
前面三回,分別介紹了甚麼是美學原則、美學原則的常見版本,以及美學原則超越視覺的特性。為免流於齋講天下無敵,本回分享一些應用心得。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Tesla Model Y 改款後,一直未見傳聞已久的 7 座和 6 座版本。沉默了一段時間後,Tesla 終於有新消息!現時傳出 Tesla 已透過電子郵件通知美國消費...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vivo 官方正式宣布,新一代旗艦摺疊手機 X Fold 5 將於 6 月 25 日在國內發表。除了備受期待的 Zeiss 認證主相機外,官方已提前揭露四大創新賣點,...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FUJIFILM 終於公佈傳聞中的 X-E5,並搭配全新 XF 23mm f/2.8 鏡頭!今天謝飛、都生和坂本搶先實測 40MP 高畫質、7 級 IBIS 防震、對焦性能與新鏡銳...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Manfrotto 推出全新「Manfrotto ONE混合式三腳架」,配合當今同時從事攝影與影片創作的混合內容創作者設計。相比起之前Manfrotto的Befree系列,這...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HUAWEI 正式發表年度攝影旗艦 Pura 80 Ultra,筆者第一時間前往深圳 HUAWEI 專門店為讀者帶來開箱實測。 (繼續閱讀)
23 小時前
Sigma 於本月 17 日發表兩款 APS-C 片幅鏡頭再起變掛!市場事前預計 17-40mm F1.8 DC|Art 與 12mm F1.4 DC|Contemporary 將會以「拍拖更」形式雙雙... (繼續閱讀)
1 日前
市場盛傳 OMDS(OM Digital Solutions)將於下星期二(17 日)於美國紐約舉行的 Bild Expo 發表 OM SYSTEM OM-5 Mark II,一度更指新機會用上堆疊... (繼續閱讀)
1 日前
Nikon 在 2023 年中發表有 "Baby Z9" 之稱的 Z8 全片幅無反相機,成功以旗艦機性能和高機動性吸引影友的眼球!事隔兩年,Nikon 在原有基礎上再下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