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非原廠鏡殺到 【RF mount】Sigma 18-50mm F2.8 評測

Sigma Canon RF 恆定大光圈 標準變焦鏡

文、攝:Alex


▲Sigma 18-50mm F2.8 DC DN | C(RF mount)

有別於過往的 EF 鏡年代,Canon 用家有大量的副廠鏡選擇,來到 RF 接環無反鏡年代,由於 Canon 不願意開放授權,以致獨立鏡頭無法循正途生產及推出採用 RF 接環的鏡頭。一直到今年初 Canon 態度終於軟化,宣佈先開放 APS-C 鏡頭的授權,而首支 RF 接環副廠鏡 Sigma 18-50mm F2.8 DC DN|C(售價 HK$4,500)亦在最近抵港。


▲Sigma 18-50mm F2.8 DC DN | C(RF mount)配合 Canon EOS R50,整體重量只是 675g。

自 Canon 在 2022 年中推出 R7R10 首兩部 APS-C 片幅 EOS R 系列無反相機以來,原廠 RF-S 鏡頭至今僅有 4 支。相信此數字或多或少會令想入手「半幅」EOS R 系列機身的準買家猶豫。幸好廠方如今覺醒了,Sigma 亦很快作出回應,宣佈發表 18-50mm F2.8 DC DN|C(RF mount)。雖然此鏡是「舊鏡新 mount」之作,但實用的標準變焦焦段,再加上恆定 f/2.8 光圈和非常輕巧細小的體形,相信對追求高畫質的「半幅」EOS R 系列相機用家來說仍有一定吸引力。


▲f/2.8、1/1,250s、ISO 100、50mm
用最大光圈拍攝,整架船的細節,例如:船頭的鐵鍊、繩索以及浪花等等都十分清晰,而背後的碼頭已經開始不在清晰景深範圍。

大接環讓 RF 版本相對最重
Sigma 18-50mm F2.8 DC DN|C 早在 2021 年底面世,最先推出的是 L 接環與 Sony E 接環版本(評測報告)。一年後此鏡再推出 Fujifilm X 接環版本(評測報告),如今再搶佔先機成為第一支開售的 RF-S 接環副廠鏡,大有搶飲頭啖湯之勢。值得一提的是,在此鏡現有的 4 個版本中,以 RF 版本相對最重,達 300g,Sony E mount 和 L mount 版本次之(290g),最輕是 Fujifilm X mount 版本(285g)。


▲採用 55mm 直徑的濾鏡。鏡頭正面也刻上型號與產地資料。


▲021 標示鏡頭最早版本在 2021 年推出。

對比 Canon 原廠的標準變焦鏡 RF-S 18-45mm F4.5-6.3 IS STM(建議售價:HK$2,980),Sigma 18-50mm F2.8 DC DN|C 除了焦段相對接近,其餘規格都有一定的差異。Canon 鏡由於光圈相對較小,鏡片結構也較簡單(7 組 7 片),重量自然較輕(僅重 130g)也較細(69 直徑 × 44.3mm 長度)。不過,這支 Canon 平價鏡依然備有鏡身防震功能,提供 4 級防震效能,透過協同運作可再提升至 6.5 級,對於使用無機身防震的機款的用家來說,這支 Kit 鏡仍然具有一些優勢。


▲由廣角端轉移至遠端,變焦環約需轉動 60°,鏡身伸長 22mm。


▲f/2.8、1/400s、ISO 100、50mm
盡量靠近石獅子,以塑造淺景深效果。在最大光圈及 50mm 焦距下,失焦的背景也算有足夠的模糊程度,亦算柔和漂亮。

RF 接環版本僅重 300g
Sigma 18-50mm F2.8 DC DN|C 的定位始終比 Canon RF-S 18-45mm F4.5-6.3 IS STM 高一級,所以重量及尺寸上看來比 Canon「輸蝕」其實合情合理。事實上,Sigma 18-50mm F2.8 DC DN|C 的輕巧細小,在現有的 APS-C 片幅恆定 f/2.8 光圈標準變焦鏡之中當屬數一數二。例如配上今次拿來配搭測試的 EOS R50,機、鏡整體重量只是 675g(375 + 300),用起來可謂無甚負擔,讓用家真正可以輕輕鬆鬆去影相。


▲接環以金屬製造。


▲鏡頭不設防塵、防水濺性能,但接環周邊仍有加上膠邊。


▲f/5.6、1/400s、ISO 100、23mm
收了光圈拍攝,整張相片的畫質都銳利,特別是中央位置的牆上浮雕更是立體感十足。

轉環有不同坑紋方便觸感操作
Sigma 18-50mm F2.8 DC DN|C 鏡身設計極其簡單,除了必備的變焦環以外,餘下就只有控制環。考慮到鏡頭的目標對象是入門及對價格較敏感的用家,少一些控制裝置也可以理解。與 Canon RF-S 18-45mm F4.5-6.3 IS STM 相比,Sigma 鏡兩個轉環的位置剛好對調了,但變焦環的轉動方向保持一持(18mm 在左邊,50mm 在右邊)。此外,原廠鏡兩個轉環採用不同式樣的坑紋,而 Sigma 鏡的兩個轉環都加上直條坑紋。當中變焦環的坑紋較疏且帶有軟膠的質感,而控制環的坑紋則較密,質感堅硬。基本上習慣之後應可單憑觸感就能操作,使用上也算就手、方便。


▲f/2.8、1/1,250s、ISO 100、50mm
對焦在較近處的遊艇上。在最大光圈下,中間位置的線條都相當俐落分明,但在左右最邊緣位置的船艇相比之下卻出現少許鬆散。


▲Sigma 18-50mm F2.8 DC DN | C(RF mount)光學結構圖


▲Sigma 18-50mm F2.8 DC DN | C(RF mount)MTF 圖

下一頁︰解像力及其他評測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更多主題:Sigma Canon RF 恆定大光圈 標準變焦鏡
最新消息
10 分鐘前
旅行時拍了上千張照片,回來後不知從何整理起?手機記憶體總是爆滿,卻捨不得刪掉任何一張珍貴回憶?想找特定時間地點的照片,找了半天仍然找不到?... (繼續閱讀)
10 分鐘前
香港電訊(HKT)近期發佈了一系列創新 AI 應用與黃金漫遊服務,不僅為香港市民帶來智能生活新體驗,更在消費電子、娛樂與旅遊領域引發熱議。HKT 個...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推出以來,相信大家已觀看不少開箱影片,然而其前後鏡頭的實際拍攝與錄影表現卻較少被深入探討。本文將為大家詳細.....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Sigma 的全片幅 Foveon X3 感光元件計劃雖歷經多年波折,但品牌社長山木和人(Kazuto Yamaki)近日再次強調,公司仍在持續開發這款備受期待的感光... (繼續閱讀)
19 小時前
每隻狗狗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個性與魅力,不少主人都樂意將他們的狗狗充當模特兒。不過,要怎樣才能夠展現狗狗千姿百態的美麗和吸引力呢?最簡單的當...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西澳州,簡稱西澳,是澳洲聯邦的州,位於澳洲西部,今劃分為142個地方政府區域,幅員廣達2,525,500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1/3,是澳洲面積最廣大之...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擅長將日系新車改裝成復古風格的光岡自動車(Mitsuoka Motor),確認復刻大受車迷歡迎的 Buddy 車型,但只會限量生產。Buddy 是基於 Toyota RAV4 改... (繼續閱讀)
1 日前
由台灣 Silence Corner 設計的 MAMBAPOD 便攜三腳架,絕對是 One Man Band 和內容創作者的必備工具!它比一罐可樂還輕,可以輕鬆放入袋中,但功能卻... (繼續閱讀)
1 日前
週末時分,一眾影友們總期待帶著相機外出,尋找值得記錄的特別場景。然而在不想費心查閱資料的時候,那些期間限定的打卡景點往往成為便捷選擇。近日... (繼續閱讀)
1 日前
已故日本恐怖漫畫鼻祖楳圖一雄的經典之作《漂流教室》,跟《伊藤潤二》的恐怖作品一樣,是不少人的童年「陰影」,以筆者為例又要驚又要睇,時至今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