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雀鳥攝影技巧分享(上)

文︰www.dcfever.com
攝︰蘇國樑(部分雀鳥相片)、www.dcfever.com

香港由於西北面后海灣附近有佔地約 2,700 公頃的濕地,為遷徙性候鳥提供理想的暫居環境,每年冬季會有超過 300 個品種、逾 50,000 隻水鳥遷入,可謂自然界的一大奇觀。候鳥及其他香港留鳥為喜愛生態拍攝的攝影愛好者提供大量的題材,而香港的雀鳥攝影愛好者更有愈來愈多的趨勢,近年甚至吸引不少來自國內的攝影愛好者專程來港「打雀」。作為攝影愛好者,究竟怎樣才能「打得一手好雀」(拍到好的鳥攝作品)呢?

器材先決

對於人像、風景、生活寫實等攝影題材來說,創意可能比器材更加重要。不過雀鳥攝影絕對是「器材先決」的一種題材,先不說光圈、連拍等考慮,單單是鏡頭焦距不夠長,就無法在野外拍攝到清晰的雀鳥相片。所以,長焦鏡頭是拍攝野鳥的最基本條件。400mm 至 500mm 焦距的 super telephoto 鏡頭已經是基本級數,有時由於距離太遠還得裁剪一下,如光圈夠大(如 500mm f/4)也可加上一個 1.4x 使用。以焦距而言,600mm 自然是更加理想,不過由於重量比 500mm 高出不少,使用此類焦距的鳥攝愛好者為數不算多。現時也有的高倍變焦 DC,焦距可達 800mm 以上,比專業拍友的 600mm 大炮更強,只不過對焦及連拍速度較慢,拍攝一些靜態的鏡頭還是應付得來的。


Nikon AF-S Nikkor 600mm f/4G ED VR


Canon EF 600mm f/4 L IS II USM

要捕捉雀鳥飛行、獵食的動作,相機反應一定要夠快,這裡所指的反應是指對焦及連拍速度。基本上愈是高級數的單反相機,對焦系統便愈先進,連拍速度也較快,快門時滯(按下快門掣與實際曝光之間的時間)及觀景器遮黑時間也較短,對於拍攝動態的雀鳥相片較為有利。此外,高級的單反相機通常會有較多的對焦點數,覆蓋畫面的較大範圍,即使雀鳥偏離畫面中間仍可準確對焦。而數十個對焦點中,如果當中的十字對焦點數目愈多,對焦反應便愈靈敏,對於拍攝淨色的雀鳥會有較佳的表現。要注意的是,由於長焦鏡頭大部分都鏡身內置超聲波對焦馬達,因此對焦速度亦很大程度受鏡頭的對焦設計影響。

Nikon 旗艦單反與其 51 點對焦點分佈 Canon 旗艦單反與其 45 點對焦點分佈


一支 600mm 長鏡連機身的重量隨時超過 6kg,即使鏡頭設有防震,但要長時間手持幾乎是沒有可能,因此腳架及雲台亦是鳥攝的重要週邊器材。雲台方面,最基本可以使用球形雲台,在追蹤雀鳥時鬆開雲台鎖來拍攝,以幫助穩定鏡頭。較專業的可以用懸臂架,亦即俗稱的鞦韆架,上部由一個活動架組成,可將鏡頭連同鏡頭架裝上插板,下方則為水平轉向軸,兩者配合便可令沉重的器材靈活擺動。至於在三腳架方面,除了要注意負重之外,同時也可留意抗扭及吸震能力,後兩者對三腳架的穩定性都有很大影響。

Gitzo GT5541LS 三腳架,最高負重 25 kg。 專為大光圈長焦鏡頭而設的 Manfrotto 393 鞦韆架。


鳥攝的注意事項

為了要逃避被獵殺,避開人類是野生雀鳥的天性。牠們無論進行任何活動都會與人保持一個安全距離,一旦被牠們發現人類入侵了安全距離範圍,雀鳥便會自動走遠一點,甚至是即時飛走。為了爭取較接近的距離拍攝雀鳥,拍攝時要盡量減少驚動雀鳥的機會。最基本當然是減低聲浪,一些噪音如電話鈴聲、談話聲音等都會令雀鳥變得警覺。此外,衣物亦盡量避免鮮艷的顏色,穿較接近大自然的顏色(如啡、綠色)會有「保護色」的作用,所以有些鳥攝愛好者拍攝時會穿上迷彩軍服,甚至將鏡頭包上迷彩偽裝。


穿接近大自然顏色的裝束,鏡頭甚至加上迷彩偽裝,可減低驚動雀鳥的機會。

另一方面,由於雀鳥是不能受控的主體,在拍攝時我們只能夠自己配合雀鳥的習性,所以觀察、了解雀鳥的習性對鳥攝有很大幫助。野生雀鳥最基本要留意的習性是牠們習慣早上及黃昏覓食,下午通常會休息,如果想拍攝飛行、覓食等動態就要注意拍攝時間。另外,在濕地覓食的候鳥活動範圍也會受潮汐影響,例如在大潮退時會靈出大片的沼澤,雀鳥覓食時就會有空間走遠一點避開人類,拍攝起來會較困難。相反在大潮漲時,潮水將沼澤泥地全部覆蓋,雀鳥就根本不會在水面覓食,只會在樹上休息,所以在潮汐漲退之間是最佳的拍攝時間。


黑臉琵鷺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全球數量估計約 2,000 隻,但其實在冬天的南生圍一帶並不難見到蹤影。


春天燕子餵餔幼鳥。


飛翔中的小白鷺最考相機的追焦功力。


早上鳥兒會在泥灘覓食。

雀鳥的活動、逗留時間是有季節性的,多作準備可以增加成功拍攝的機會。如果想知道現在「當造」的鳥攝題材,可以參考一下作品發表區的「打雀」標籤作品,看看最近發表的作品,又或者是往年同期的作品都可以參考一下。

香港的熱門鳥攝景點︰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Bird Watching Map

相關連結︰

DCFever.com 野生雀鳥攝影大賽

shop@dcfever.com 鳥攝專題企劃

最新消息
8 小時前
作為其 Art 系列針對 APS-C 無反相機的首款標準變焦鏡頭,Sigma 17-40mm F1.8 DC Art 除支援 Fujifilm X、Sony E、 L-Mount 系統外,更是 Sigma 首... (繼續閱讀)
12 小時前
HONOR 近日宣佈進佔香港手機市場份額第二位置,今日再度於香港市場帶來強勁新機,包括備受期待的摺置屏幕手機 Magic V5、旗艦級平板 MagicPad 3,以...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Nikon 近期積極進軍高端電影攝影領域,最新公開的一項專利及多方消息顯示,公司正開發具備大尺寸感光元件的新一代電影攝影機,預計能大幅提升動態範... (繼續閱讀)
23 小時前
中國初創攝影品牌 10Art.CC 宣佈,他們正開發一款全新可摺疊即影即有相機 Pocket Fold 66,設計靈感源自經典的 Polaroid SX-70 即影即有相機。不過... (繼續閱讀)
1 日前
國內鏡頭品牌 Viltrox 近年相當積極,產品線分類幾近可以媲美傳統大型副廠鏡頭品牌,加上高性價比,近年已有愈來愈影友選用 Viltrox 鏡頭,成為國產... (繼續閱讀)
1 日前
非賽事打造的限量版賽車 499P Modificata 突然到港,給一眾法拉利車迷一個大驚喜!連同 499P Modificata 一起的還有其他 V6 家族成員!包括由 V6 引... (繼續閱讀)
1 日前
Samsung 全新超輕薄 AI 摺疊手機系列 Galaxy Z Fold7 及 Z Flip7 現已正式發售!兩款新機以超薄機身設計及超輕重量,成功突破摺機界限,超窄邊框設... (繼續閱讀)
1 日前
HUAWEI 年度拍攝旗艦 Pura 80 Ultra 正式登陸香港市場,我們搶先在泰國曼谷取得實機,為讀者深入體驗這款定價 HK$10,988 的攝影王者。本代產品在影... (繼續閱讀)
1 日前
Vivo 今年除了推出多款旗艦機型外,其中階產品 Y04 與 Y39 5G 也已悄然在香港上市。根據街鋪顯示,這兩款手機分別以 HK$798 和 HK$1,880 的親民價格... (繼續閱讀)
1 日前
全球手機市場份額數據在網上比較容易找到,不過由 GFK 調查的香港手機市場份額報告,數據因為需要付費取得,故較少媒體能取得這些數據。不過,近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