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A95、A400 生產過程揭秘,直擊 Canon 珠海廠房

大家都知道數碼相機現時有多普及,現時不少家庭都擁有一部或以上的數碼相機。大家在使用數碼相機拍攝的同時,有沒有想過手上的數碼相機是如何生產的呢?DCFever.com 最近就應 Canon 邀請,參觀 Canon 的珠海廠房,深入一般人不能進入的廠方禁地,一睹 Canon 的數碼相機、打印機及其他產品的生產過程。

海外最大生產基地

在介紹 Canon 的數碼相機生產過程之前,或者大家要先了解珠海廠房在整個 Canon 生產線的角色。現時大部份(約 60%)的 Canon 產品都是日本製造的,而其餘 40% 則在中國、泰國、印度等 11 家海外廠房生產。成立於 1990 年的佳能珠海有限公司是 Canon 在海外最大型的廠房,佔地 90,000 平方米,投資總額約 US$169,880,000,主要負責生產菲林及數碼相機、彩色激光打印機、掃描器、傳真機等產品。至於珠海廠房的生產量究竟佔 Canon 的總生產量多少,該廠總經理中村清也沒有確實數字,不過他估計約為 5-10 % 左右。珠海廠房今年的銷售額為 9.3 億美元,中村先生預計明年更會達到 10 億美元,由以上數據可以了解 Canon 珠海廠房的規模及重要性。


佳能香港董事長小西謙作先生以及佳能珠海有限公司室長中村清先生。

Canon 珠海廠房的一系列出品,有些產品如黑色 A400 是香港市場沒有的。

過八千員工

Canon 珠海廠房現時約有八千多名員工,跟不少工廠一樣,超過八成都是女性,平均年齡約為 21 歲,可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女兒國。在生產線上工作的,幾乎清一色都是年紀輕輕的女孩子,男性是稀有動物,只有在會計、運輸、貿易等部門才會見到幾個男性員工。雖然這些工廠女工年紀輕輕,不過據我們所見,她們大多數都十分勤快、專心,即使被一眾記者以參觀動物園般的眼光盯著,依然可以若無其事的工作。可能大家很難想像一台五百萬像素的 DC 是經這些才廿歲出頭的女孩子生產出來的,不過看到她們的動作又是那麼熟練,真的不知道是因為 Canon 公司的管理好,還是國內女工水準高了。

在八千多個員工之中,只有約 60 人是日本人,其餘的員工都是國內居民,可見 Canon 在十多年間已經從當地培訓出一班設計、管理、會計等人材。雖然始終是一間日資公司,不過想到 Canon 的海外最大生產線是由幾乎全部是中國人的團隊運作著,可見國內的工業水平近年正在不斷進步當中。


生產線上幾乎是清一色的女工。

女工小心翼翼地焊接相機的線路。

年產接近三千萬台 DC

以前 Canon 珠海廠房生產的相機以菲林便攝機為主,自 03 年起才開始進行入門級 DC 的生產,近年的代表作有 A95、A400、A310、A80 等。由於 DC 在不同銷售地區可能會採用不同的型號名,因此 Canon 的 DC 在廠內亦有另一個內部代號,例如 A95 就是 EC153,A400 就是 EC145。由於生產型號、銷售都在增長當中,因此廠房每年都會相應提高 DC 的生產量。2003 年 Canon 珠海廠房的 DC 產量為 26,317,376 台,到今年將會超過 2 千 9 百萬台,可說相當驚人。難怪以 Canon 珠海廠房的設備及面積,也要以三班輪更作業方式 24 小時不停運作了。


生產鏡頭筒、機殼等塑膠部件的機器。

即使是辦公室內的員工也要穿著整齊制服。

日式管理

為了應付不斷增加的年產量,除了增加人手外,亦可透過多種的內部檢討、改革提高生產效率。即使 Canon 珠海廠房已經運作了 14 年,不過透過張貼於四周的進度表、改善報告、告示等,可見到仍有不少提高效率的方案正在執行當中。例如貨品由以前的長條型排列方式,改為多行排列後,便可以增加貨品的儲存量;將地上的長條型膠紙放貨標示,改為只用一小截膠紙標示四角之後,便可減省更換膠紙的時間。這些告示大多數是圖文並茂,而且同時有中文、日文兩種文字,務求使所有員工都清晰知道改革的目標及進度。

Canon 珠海廠房對於產量及質素的要求都相當之嚴格。由鏡片打磨以至部件安裝,每條生產線的產量都被每年、每月、每天甚至每小時紀綠著,並且畫成圖表貼於當眼位置。此外,工廠對生產線甚至會定出每小時的產量目標,不過奇怪的是,紀綠了的每小時產量大多數都會跟定下的目標一致,竟然沒有多也沒有少。QC 方面亦都十分全面,解晰度、紫邊情況等等都是其中一些測試項目。每條生產線的良率又是會每天紀錄並畫成圖表,廠方表示 DC 的整體良率約為 96.5%,而大多數公司一般認為有 90% 的良率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職員為已生產的相機作檢查。

大多數的生產線員工都是站著工作的,不同顏色的頭巾代表不同的職能。

後記

現時不少國產產品的質素仍然十分參差,難怪不少用家都會對相機的產地格外留意。不過由於國內的生產成本實在太具競爭力,為了使自己的產品價格不致太貴,很多頂級品牌已經在很久之前在國內投資設廠。現時大家使用的名牌子鐳射打印機、LCD 顯示器、CPU、記憶卡、手機、筆記簿電腦等高科技產品,很多都是寫明「Made in China」,這是現時國際間的大趨勢。其實只要生產商本身有嚴格的管理及 QC,產品也有一定的質素保證,這樣大家就可以放心使用國內生產的產品。隨著國內的生產水平不斷提高,加上消費者累積了一定的使用經驗,相信有一天「Made in China」的商品會跟「Made in Japan」一樣吃香。

最新消息
18 小時前
專業級的相機性能越出越厲害,然而市場反映,玩味級的相機亦有價有市!到底就相機而言,何謂真正性價比?大家又會否同意謝飛和都生的意見? (繼續閱讀)
1 日前
Fujifilm 很大機會於本月 22 日發表以半格相機為概念的 X-Half(暫名)便攝相機,暫時流出的訊息均指 X-Half 會配上 10mm F2.8 定焦鏡頭和 1"、2,00... (繼續閱讀)
2 日前
Canon 在 3 月初公佈 EOS R5 Mark II 的 1.0.3 版本韌體,當時其中一個修正項目為「修正了在特定變焦範圍使用自動對焦時可能干擾相機正確對焦的問題... (繼續閱讀)
2 日前
Tesla 近日過得不太好,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導致他們的銷量受壓,一直傳的入門級電動車計劃,亦看來是指為 Model 3 與 Model Y 推出全新入門車型,... (繼續閱讀)
2 日前
Red Dot 設計大獎創立於 1955 年,是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權威的設計獎之一,分為產品設計、品牌與傳達設計、設計概念三大類別。今年共有來自 60 多個... (繼續閱讀)
2 日前
用手機聽歌已成主流,雖然多數用戶偏好藍牙耳機的便利性,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其內置電池設計會影響耐用度。最近推出的 Campfire Axion II 採用了 USB-... (繼續閱讀)
3 日前
鏡頭蓋在許多攝影師心目中,並非優先關注的裝備。在完成拍攝後,影友往往忙於收拾腳架,收好記憶卡或者與同好交流,重新蓋上鏡頭蓋很多時在電光火石... (繼續閱讀)
3 日前
對於厭倦手機攝影、又不想入手無反相機的 Z 世代,平價的輕便型相機自然是他們那杯茶。年初 Yashica 發表價位親民的 City 100 和 City 200 輕便相機... (繼續閱讀)
4 日前
Samsung 首款智能戒指 Galaxy Ring,被譽為 Samsung 去年最令人期待的產品,產品在香港推出 6 個月之後,有渠道就可以用 6 折買到,想知怎樣買到就... (繼續閱讀)
4 日前
智能家電品牌 Roborock (石頭科技) 正式進軍香港,一口氣推出乾濕全能洗地機 F25,掃地機器人 Qrevo S、Qrevo Curv 及 Saros 10R,定價由 HK$2,999...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