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Kyocera FineCam S4 測試報告

縮.水.奇.機
四百萬像素 Kyocera FineCam S4

去年四百萬像素級 DC 剛推出的時候,大家看到 Canon PowerShot G2、Casio QV-4000、Sony DSC-S85 之後,可能會先入為主的認為高像素的 DC 一定是 Professional,一定有相當的重量及體積。其實四百萬像素 CCD 面積很多時都跟三百萬像素的一樣,有超輕巧的三百萬像素 DC,不難想像會有相同類型的四百萬像素 DC。Pentax Optio 330 後繼機 Optio 430 推出時成為一時佳話,更細的 Kyocera FineCam S4 自然引起更大迴響。

使用香口膠電池操作

對於電子隨身產品,香港人都有愈細愈好的偏好,例如電話、MD Walkman 等等,真的愈細愈貴。DC 在某程度上也是電子消費品,輕巧機款自然有一定的捧場客,Canon Digital IXUS 便早於兩年前帶起了頭,到了今天仍然長青,可惜始終停留在二百萬像素的級數。三百萬像素或以上的超輕巧機款,有一段時間處於真空狀態,大家的唯一選擇只有 Sony DSC-P1。Optio 330/430 及 Kyocera FineCam S3/S3x/S4 等超細機種的出現,為這個悶局帶來一點生氣。

Optio 430 已經夠細,Kyocera FineCam S4 為甚麼能夠更上一層樓?主要是因為 S4 採用較 CompactFlash 細小的 SD/MMC 記憶卡,而且更用上類似 MD Walkman 的香口膠電池,在各方面設計配合下,不輕磅才怪。在這個細小得令人嘖嘖稱奇的機身中,竟然還藏有一支 3X 變焦鏡頭,更是奇上加奇。

FineCam S4 有幾細?跟一部小型手機差不多吧﹗ 這種 Size 都配一個 3X 變焦鏡頭,都算非常難得。
使用 MMC/SD 記憶卡,有助減低機身體積。 用香口膠鋰電操作,在 DC 來說較為特別。


在外型上,S4 的設計相信大家都知道源自三百萬像素的 S3x,不過機身顏色改為更富專業感的灰黑色。握上手的第一感覺是,S4 比想像中紮實,機身沒有任何多餘部分,而磨砂表面更有助避免留外指紋。彈起式閃光燈也是始自 S3x,比起 S3 的左上角閃光燈,彈起式閃光燈距離鏡頭較遠,應該可稍為改善紅眼情況。相比其他彈起式閃光燈,S4 的閃光燈模式設定是有點特別的。別人的閃光燈的開關由閃光燈是否已經彈起而決定,要啟動閃光燈,便必須按掣將閃光燈彈起,一不小心忘記彈起,便會有機會拍攝了一張手震或曝光不足的照片。相對之下,S4 的設計較為 Fool-proof,只要一開啟 S4 的電源,閃光燈便會強制性彈起,閃光燈模式的設定由機背閃光燈模式設定,與普通內置式閃光燈無異,一般入門用家較為容易適應。

智能方向偵測

入門 DC 競爭激烈,正如 Minolta 香港老闆所言,沒有特色或新技術的機種,根本不能爭取到市場。Canon 當然也深明此道,IXY Digital 200a 也不是只是 Facelift 便算數,當中也有不少新加進的功能及設計上的改善。廠方其中一項重點推廣的功能稱為「智能方向偵測」(Intelligent Orientation Sensor),即使使用者以橫向或垂直方向拍攝,在重播照片時相機都可自動將照片旋轉為適合的觀看方向,免卻將相機轉來轉去的麻煩。不過 DCFever 的看倌都可能知道,這項功能並不是 Canon 首創,去年推出的 Casio QV-4000 已經具備同類功能,不過 IXY Digital 系列是首批將此功能應用在二百萬像素級的機種,用家反應看來相當受落。

閃光燈會在開機反自動彈出,關機時又自動收回。

變焦快得出奇

在按鈕安排方面,理念跟隨一般超輕巧 DC,一切以精簡為主,那四方位方向掣加上中間的確定掣已經可以讓使用者在 Menu 中設定大部分功能。最有特色的拍攝/重播/設定撥鈕,在 DC 中算是比較少見,相信設計靈感來自 APS 傻瓜機的 P/H/C 照片比例選擇掣。使用跟機的 MMC 記憶卡,要處理四百萬像素的檔案大小,讀寫時間會稍長,轉用 SD 相信會好得多。值得一提的是,S4 的變焦速度奇快,感覺上比 Optio 430 還要快一點,不過同時也跟 Optio 430 一樣,變焦的馬達聲略嫌較高。

四個方向掣,相信大家一拿上手便知怎用。 拍攝/重播/設定撥鈕的設計參考 APS 相機。

設多種手動功能

由於 S4 的設計以方便易用為大前題,有一些較為手動化的功能,都被安排在 Menu 之中。例如光圈先決、手動對焦、長時間曝光、三種測光等,不過最常用的曝光補償及白平衡設定,都設在 Menu 最上層的地方,使用起上來也得心應手。較為有趣的是,可能 S4 為了令入門使用者更容易明白,S4 的感光度不以 ISO 100/200/400 來表示,而改用 Standard、2X 及 4X。在重播模式中,竟然還可以將照片旋轉,以適應觀看者的角度,這跟剛測試的 Olympus Camedia C-720UZ 有異曲同工之妙。

竟然有光圈先決模式,雖然只有兩級選擇,不過已經相當體貼。 CCD 感光度以 Standard、2X 及 4X 表示。

Kyocera FineCam S4 規格

  • 有效像素: 395 萬像素
  • 最大檔案大小: 2272 x 1704
  • 鏡頭焦距: 35 - 105 mm
  • 變焦倍數: 3X 光學,2X 數碼
  • 最大光圈: F2.8 - 4.8
  • 快門速度: 1 - 1/2,000 秒,支援 B 門曝光
  • ISO 範圍: 自動,100,200,400
  • 錄影︰ 15 秒 AVI 短片拍攝模式
  • 儲存媒體: SD / MMC 記憶咭(跟機 16MB )
  • 電池: 3.6V 900mAh 鋰離子充電池
  • 尺寸: 91mm x 57mm x 31.5mm
  • 重量: 不含電池重量 175 克

DCfever 相薄


我們共收錄了 12 張 Kyocera Finecam S4 的測試相片,請按此觀看



最新消息
1 小時前
繼在東京移動展發表一系列新車後,Honda 近日舉行技術發布會,預告會推出一個全新的中型車平台,該平台預計將廣泛應用於品牌旗下包括 Civic、Accor... (繼續閱讀)
2 小時前
Canon EOS R6 Mark III 正式發布後,不少影友認為今次規格升級頗有誠意,甚至有意重新投入 Canon 系統。為了讓大家更清晰了解 Canon 在產品線上的策... (繼續閱讀)
3 小時前
Meta 作為全球頂尖的社交媒體巨頭,在承載數十億用戶日常互動的同時,其龐大的廣告系統與盈利模式也成為詐騙廣告滋長的溫床。根據路透社於 2025 年...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7Artisans 正式推出全新 Floral Bloom Art Cine 系列(繁花系列)藝術電影鏡頭,首發型號包括 37mm T2.9 與 57mm T2.9 兩支全片幅 PL 接環定焦鏡頭...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市場調查公司 Kantar 分別於今年 6 月與近期公布了兩份針對全球 Z 世代消費者(指出生於 1997 年至 2012 年間的族群)的調查報告,評選出最受歡迎的...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在 2000 年網際網路泡沫破裂時期,香港民間曾流傳一句俚語:「High Tech 揩嘢,Low Tech 撈嘢」,意指投身科技產業往往面臨虧損,而從事傳統行業反...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Leica 再次為旗下全片幅無反相機 SL3 推出特別版本 SL3 Reporter,新機延續過往 Reporter 特別版相機的標誌性深綠色塗裝,並以高強度芳綸纖維(Ara...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Canon 今天(11 月 6 日)在香港舉辦全新產品發布會,正式推出混合型全片幅相機 EOS R6 Mark III 及配備 F1.2 超大光圈的標準定焦鏡頭 RF 45mm F1.... (繼續閱讀)
1 日前
隨著 Honda 把經典 Prelude 復活並重返車壇,車迷期待著 S2000 能夠復活的一天。可是 Honda 雖然有心,但並不是件易事。近日,主導 Prelude 開發的... (繼續閱讀)
1 日前
在 Canon 一眾 EOS R 系列全片幅無反相機中,EOS R6 系列一直被視為「速度與實用兼備」的代表作,如今屬「三代目」的 EOS R6 Mark III 終於登場,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