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娘(均翅亞目) Damselflies
《豆娘》是屬於均翅亞目的肉食性昆蟲,體型大多數比蜻蜓小,停棲時大都會雙翅合併。
蜻蜓目分為3個亞目,香港2種為差翅亞目Suborder Anisoptera的蜻蜓和束翅亞目suborder Zygoptera的豆娘.兩對翅膀,膜質,前翅後翅單獨活動,可作不同步拍打,善於飛翔.可作直線飛行.複眼發達(由1萬至3萬小眼組成),上半部作遠視,下半部作近視.咀嚼式口器,肉食性昆蟲.不完全變態.幼蟲在水中度過,稱為水蠆.dragon fly為空中飛龍,在空中是最強的捕獵者,眼光銳利,飛行速度快,可達時速35-40公里,翅膀拍打可達每秒100次.遷飛類蜻蜓會利用盛行風遷往其他地區.香港最新記錄為112種蜻蜓和豆娘,其中蜻蜓分4科共75種,豆娘分10科共37種.
石炭紀時期昆蟲開始長出不會摺疊的巨大翅膀(稱古翅群),非行不方便,逐漸被淘汰,只留蜻蜓繼續發展.後期翅膀演變,出現能摺疊的樣子.稱為今翅群.蜚蠊在當時出現,至今亦保留原狀.
豆娘Damselflies-37
昔蟌科-1
色蟌科-2
鼻蟌科(鼓蟌科)-1
溪蟌科-2
絲蟌科-2
山蟌科(蟎蟌科)-2
蟌科(細蟌科)-17
扇蟌科(琵蟌科)-4
扁蟌科-4
原蟌科(樸蟌科)-2
蜻蜓Dragonflies-74
蜓科(晏蜓科)-11
春蜓科-16+1
偽蜻科(弓蜓科)-8
蜻科-39
小常識
香港第一個蜻蜓記錄在1854年為方帶幽蟌Black-banded Gossamerwing
3種香港特有品種endemic to Hong Kong:
黃紋棘腹蟌Hong Kong Flatwing
摩彎尾春蜓Small Hooktail
伊中偽蜻Spangled Shadow-emerald
2種被IUCN列為瀕危的品種endangered species
廣瀨妹蟌Four-spot Midget
斑灰蜻Mangrove Skimmer
香港也有全球最細小的豆娘:白腹小蟌Milky Midget(雄腹+肛附器16-18mm);黃尾小蟌Wandering Midget(雄腹+肛附器16-17mm);杯斑小蟌Orange-tailed Midget(雄腹+肛附器16-17mm)
香港最巨大的蜻蜓:凶猛春蜓Marauder Clubtail(雄腹+肛附器76-81mm);薩默碩春蜓Giant Hooktail(雄腹+肛附器76-80mm)
香港最細小的蜻蜓/世界上其中一種最細小的蜻蜓:侏紅小蜻Scarlet Dwarf(雄腹+肛附器10-11mm;雄蟲總長17-17.5mm)
以香港命名的蜻蜓
白瑞原扁蟌Protosticta taipokauensis
優美纖春蜓香港亞種Leptogomphus elegans hongkongensis
香港鐮扁蟌Drepanosticta hongkongensis
香港的扁蟌科PLATYSTICTIDAE有4個品種,都是在香港首次發現而命名.
香港鐮扁蟌Blue-tailed Shadowdamsel
黃頸原扁蟌Short-winged Shadowdamsel
白瑞原扁蟌White-banded Shadowdamsel
緒方華扁蟌Yellow-spotted Shadowdamsel
六斑曲緣蜻Asian Widow和三角麗翅蜻Sapphire Flutterer被認為模仿蜜蜂飛行.
大溪蟌Ochre Titan為仍存活的最古老蜻蜓.
斑麗翅蜻Variegated Flutterer和黃蜻Wandering Glider都會成群出現.
碧翠蜓Common Evening Hawker和黃蜻Wandering Glider為遷飛品種.
前後翅三角室相似的為蜓總科,不同的為蜻總科.
小活動
漁農自然護理署出版的"香港蜻蜓圖鑑"是一本很好的參考書籍,詳列香港111種蜻蜓和豆娘.進行戶外活動時,帶備參考書,雙筒8X望遠鏡,數碼相機(微距功能相機是最基本的設備),每次找到一種蜻蜓便在書中記錄日期,地點.相信搜集蜻蜓目14科各一款的相片,和累積首55個的記錄都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半年的考察
一個自學最簡單的方法便是在同一地點的進行多個月的連續觀察.雖然大埔沙螺洞以找到過半數的蜻蜓和豆娘而出名,卻因交通困難,少人到而不適合觀察.反而大埔滘自然護理區內的野外研習園和附近地區是最好的觀察點.可以從4月份開始到10月為期半年到該地點進行記錄,其中會經過最少數量,最多品種,最多數量,連續大雨後,風雨前等的多個階段.尋找舊殼,水蠆,觀賞交尾,產卵等都是常見現象,在各現象中分門別類便要下一番苦工了.至於觀察羽化較難掌握時間,可以在家中用水缸飼養水蠆,記錄牠的幼蟲成長.
參考資料:
http://www.tspes.tpc.edu.tw/~afu/111.htm 呢個最詳細
剛剛退殼慢慢成蟲
紅腹細蟌 Ceriagrion latericium ryukyuanum Asahina, 1967
橙尾細蟌 Agriocnemis pygmaea (Rambur, 1842)
未熟雌蟲腹部紅色。
亞東細蟌 Ischnura asiatica (Brauer, 1868)
複眼上半部黑色,下半部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