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1236 於 2007 年 6 月 22 日 上載

金蟬脫殼

蟬的羽化



昆蟲由幼蟲變作成蟲的過程,如金蟬脫殼、蝴蝶與飛蛾破蛹而出,都稱為「羽化」。蟬蛻除的外殼稱「蟬蛻」,又稱「蟬退」或「蟬皮」,主要成分含甲殼素及蛋白質,味甘、鹹、寒,入肺、肝經,是重要的辛涼解表中藥。



每年的三月尾到九月初,本地的蟬都會大合奏;但蟬在羽化後的生命很短,通常只能活數周,故雄性的蟬會以鳴聲吸引異性,爭取時間交配,延續下一代。因此,這橫跨三季的奏鳴曲,其實是由多種的蟬接力而成。只有雄蟬才有發聲器設於腹尾下;部分蟬的鳴聲可高達120分貝。



蟬的幼蟲要在地下活一段長時間後才可羽化,一種在美國的蟬便需要十七年才長大「成蟲」。由於蟬在羽化時破土而出,在我國古代被視為再生的象徵;漢代放在死者口中陪葬的「玉含」,便多作蟬形。

23
讚好
1.5k
瀏覽
24
回應
Fat1236 最近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