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penny 於 2010 年 3 月 17 日 上載

譚公仙聖

筲箕灣譚公廟,又稱譚公仙聖廟,是一所位於香港筲箕灣的廟宇,用來供奉譚公。廟宇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現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其前身是一間小型的鄉村古廟。該廟曾於2002年重修,在2009年3月19日發表的1,444幢歷史建築物建議評級被降級為三級歷史建築。

譚公廟的正門石額刻有「譚公仙聖」四字,是光緒乙巳年間倡建廟宇時所刻。廟內牆上刻有多塊碑記,記錄了譚公廟興建和重修的歷史,可說是筲箕灣歷史發展的印記。昔日,譚公廟不但是附近鄉民議事的地方,也是鄉民設立學校之處,兼具宗教、教育、鄉政的功能。現時,譚公廟正殿供奉著譚公神像,傳說他練成了長生不老之術,雖然年紀老邁,外表仍然像個小孩,所以人們設廟供奉他時,仍將他的樣貌雕塑成小孩子一樣。
供奉多尊神祇
除譚公以外,廟宇還供奉其他神祇,如赤松黃大仙、五通財神。廟內還設有關帝宮及列聖宮殿,前者供奉關聖帝君,後者供奉如龍母等諸神。譚公廟旁則為觀音寶殿,內裡供奉望海觀音,信仰者多為漁民。譚公廟的香火十分鼎盛,每年農曆四月初八譚公寶誕,廟前都會搭起戲棚上演神功戲,灣內停泊的漁船會張燈結綵,善信從四面八方而至,場面異常熱鬧。上演神功戲的首天,善信會恭敬地將譚公的神像移到戲棚前,讓譚公跟善信一同看戲,以體現「人神共樂」的宗教意義。

時至今日,隨著香港經濟的發展,香港漁業日漸式微,筲箕灣已變成了大廈林立的商住地區,漁村風貌固然不能再見,就是形狀有如筲箕的海灣也因填海工程而消失,留下屹立於海旁的譚公廟為筲箕灣的漁村歷史作見證。

3
讚好
3.4k
瀏覽
3
回應
banpenny 最近期的作品
PET
1 1,129
0 1,249
14 1,240
3 1,206
0 1,109
5 1,225
4 1,403
15 1,519